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的专业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校企产学研联合、特色鲜明、国内优秀、重庆领先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装备设计为重点,以重庆制造业发展战略及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目标。
培养目标: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工程机械人才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平台,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外交流,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沟通能力。从专业、素养、沟通交流等方面,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先进制造技术、工程机械设计。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行业以及其它机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测和管理等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机械装备产业,以机械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以装备制造、运用及维护为重点,以制造业及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目标,服务于重庆乃至西部和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括“工程机械”和“机械设计与制造”两个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工程机械及现代通用机械设计与制造、运用、管理以及维护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机械设计部门、机械制造企业、交通部门、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从事工程机械与其它通用机械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维护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机械方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控制工程技术、机械测试技术、工程机械构造、工程机械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
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测试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可靠性设计。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行业以及其它与机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及现代通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测、管理和销售等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在金属塑性加工、塑料及橡胶材料加工、焊接、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优秀、重庆领先的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专业本着服务于重庆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汽车、船舶及钢结构件制造等行业的需求,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塑性加工设备、模具CAD/CAM、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汽车、摩托车、船舶、家用电器、国防军工以及其它轻工机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机械制造业、汽车、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胶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与材料成型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面向机械工业及交通领域中的自动化领域,培养能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结合重庆市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我国交通建设,力争建设成具备车辆工程特色和交通机电工程特色,在重庆及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能够在生产企业、工程单位、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车辆电子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经营销售和教学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嵌入式开发、工业机器人。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机械、交通、车辆、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行业的企事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通用机械、车辆等对象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等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工业和机电设装备产业,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和交通工程为背景;以工业电气自动化、交通装备电气自动化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结合重庆地区产业发展战略,本着服务于西部西部机电行业和区域经济为发展目标,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西部一流、重庆优秀的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可在电气工程和工业自动化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系统等行业及大专院校,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在汽车和城市轨道车辆领域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优秀、重庆领先的车辆工程专业,结合重庆“汽车之都”,面向全国培养汽车和轨道车辆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测、运用等方面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括“汽车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两个方向,主要面向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优良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车辆设计、制造、试验、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车辆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管理维修等领域从事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的设计开发、试验研究以及运用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汽车工程方向: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方向: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城市轨道车辆构造、电机与电力拖动、轨道交通车辆电器与装备、轨道车辆设计理论。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汽车、城市轨道车辆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汽车、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应用管理、销售服务和教学等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交通工具,面向多种产品形式,以设计学和机械工程学科为背景,以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为重点,开展符合产品开发与设计需要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建设成能适应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和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发展需要,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型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其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与色彩、构成基础及应用、立体造型、设计快速表现、模型制作、工业设计史、造型材料及工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产品系统设计。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家电产品、家具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业设计相关的各类设计机构,主要从事产品创意及外观设计、产品设计相关的平面设计、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环境与室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工作。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空调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及科研设计院所,以工程热物理学科和能源应用为背景,以汽车发动机及空调通风、节能为重点,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结合重庆地区产业发展战略,本着服务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空调工程)行业为发展目标,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在西部有一定知名度、重庆领先的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括“动力机械及工程”与“空调工程”两个方向,培养培养适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从事内燃机、流体机械以及暖通空调的设计、制造、科研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方向: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空调工程方向: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泵技术、燃气输配。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动力机械(汽车、摩托车、船舶等)或空调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燃机、暖通空调、新能源利用等)的设计、制造、科研、教学、管理、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