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2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第二十天:第 16 章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了解处于社会背景中的行为。对于复杂的社会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期待看到的和愿意看到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编码,而且我们总会带着过去的知识来解释当前的情景对于社会知觉,了解他人行为并进行分类的过程。我们要了解某种归因以及社会知觉造成的外部世界与我们的预期一致的原因。

归因理论的起源:

归因理论归是社会知觉者如何利用信息得出因果解释的一整套方法。弗里茨.海德认为因果分析中的主导问题是搞清楚行为的原因在人(内在的或特质的原因)还是在情境(外在的或情境的原因)以及谁对结果负责。凯利提出了协变模型,认为要做出判断就要评估三方面的信息协变: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一贯性: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

一致性:其他人在同样情境下是否作出同样的行为。

罗斯提出基本归因错误,指出人们在归因时会高估特质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情境的力量常常是无形的,我们需要练习“归因宽容”,这在具有独立自我构念的西方文化中很重要(文化归因风格)。

自我服务偏差:在很多情境中倾向于对成功作特质性归因,对失败做情境性归因,这种归因模式有利于提升短暂的自尊。

因此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我们要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对自己行为的归因要消除自我服务偏差。当然我们需要额外的心理努力去避免反射性的自我服务偏差。

我们对某种情境所持的信念和期望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的试验充分展示了自我实现预言的潜在影响力。罗森塔尔效应对低成就学生的生活影响最大,教师应该利用好自我实现预言指导好学生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所处的社会情境的性质是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社会角色是在既定的环境或群体中活动时按别人期待作出的一系列界定的行为模。情境决定扮演的角色,也界定了对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行为指南和规模。

规则有外显的方式表述和或内隐的(通过特定情境中与他人交往而习得)。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角色与规则的作用令人吃惊,情境力量能够导致普通人做出极其可怕的行为,角色创造了在监狱中有效的地位和权力差别,是对他们在社会互动中已体会到的行为模式的修正和强化。我们在考察道德和科研的动机时,也应该看到这个试验对部分参与者的益处,详见路西法效应!

社会规范调节群体情境下人们的所渴望的行为,可以是泛泛的指南,也可以是特定的操行标准。调节方式有两种:行为整齐划一或违反规范的负面后果。规范有利于成员适应形势,调节互动。偏离标准行为的程度也是规范的一部分,可以限制成员偏离规范的程度。

从众: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实际上就是遵从社会期望。影响因素两种:

信息性影响:谢里夫的自主运动效应,显示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他们自身就倾向于永久存在下去,跨代产生影响。模糊情境下,信息影响规范具体化(规范共识性,常模一致性)指规范形成和固化。

规范性影响:希望被别人喜欢,支持。接受。阿施效应,在客观事实绝对清晰的情况下判断线长短,参与者屈从于多数人的意见,低估了社会压力的影响,还低估了他们自己从从的频次。

阿施研究的启示:部分人能坚持自己;即使在极其明确的情境下也会有从众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从众现象很多,如青少年群体吸毒行为,节能领域以及自杀邪教等。

莫斯科维奇针对少数人影响的研究显示,信息性影响只是偶尔让少数派克服多数派成员的规范性愿望,规范性使得人们避免让自己成为反叛者或观点与众不同。

在群体决策中存在着两种力量:

群体极化:与单独决策比,群体倾向于做出极端的决策,倾向于使群体更加谨慎或者更加冒险。存在两种内在过程:信息影响模型:群体成员为群体决策提供不同信息。社会比较模型:群体成员极力将群体的观念表达的比群体真实的基准还要极端一点,以获得同伴的关注。

群体思维:欧文.贾尼斯提出,决策群体具有过滤不中意的观点使其保持一致,尤其使之与领导的见解一致的倾向。来自于1960年入侵古巴猪湾事件的历史分析。他认为凝聚力高,脱离专家,受领导直接操纵的群体更容易陷入群体思维。

米尔格拉姆为区分人格情境变量,他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服从试验,显示大部分的参与者屈从了权威,虽然部分有口头拒绝,但未有行动上的反抗。米尔格拉姆通过操纵一些试验条件来证明服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情境有关的变量,而不是人格变量。杰里.伯格部分重复了米尔格拉姆的试验,修改程序以解决道德顾虑,得出的结论是“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影响参与者服从的情境因素在今天仍起作用”,文化改变了,服从仍然继续。

服从权威是有利于社会的,也是从小形成的固有习惯的一部分,但过度应用规则,盲目服从权威,而不再关心要求与命令是否正当侧不利于生活。

态度是对人,个体或观念的积极或消极评价。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解释社会现实的方式。在预测行为方面态度有一个属性-可获得性,态度客体个体对该客体评价的联系程度。基于直接经验的态度或是比较经常的反复听到的态度比较容易获得,行为更可能与态度一致。如果态度长时间保持稳定也能较好的预测行为。

通过改进态度的测量可以提高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内隐联想测验显示出无意识的偏好。

说服(刻意努力的改变态度)要奏效,必须满足某些条件.先学习一种说服的理论:精细可能性模型。描述人们有多大可能将他们的认知过程集中在精神考虑说服性信息。

存在两种说服路径,采取哪种路径取决于对信息的动机:

中心路径:态度改变取决于论点的强弱,高度精细化

外周路径:对情境中的表面线索作出反应,低度精细化。

广告商希望我们采用外周路径,在最兴奋的时间段(夜猫子型和晨鸟型)接受说服信息更容易采取中心路径。精细可能性模型表明要避免被说服必须要付出努力,应该尽力让自己能投入所有的心理努力。

下面我们将要学习两种自我说服的分析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是指在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失调就有激活作用,推动采取行动减弱不愉快的感情,减少失调的动机会随着认知不一致所产生的失调程度变大而增强。在高度失调的条件下,个体事后会竭力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并且会进行自我说服。研究发现自我构念的文化差异可影响认知失调。

自我觉知理论:贝姆提出,用有关行动和情境因素描述内在的状态(信念,态度,动机和情感),通过自我觉知获得自我知识的过程有一个缺点:即对情境力量的影响程度不敏感。

顺从:行为变化与直接要求一致。互惠:推销人员常利用互惠规范。演变出以退为进的技巧(对较大的请求说不之后,往往会对适度的要求说行)。

承诺:登门槛技巧,起初的行为使你形成了对自己的特定的看法,你希望前后行为与自我形象保持一致,忠于自我感,顺从最初的要求是特质归,因登门槛就有效,初始行为情境归因,登门槛效应效果就变差。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来抵制这种影响:尝试忽略毫无意义的恩惠,常是避免愚昧的一致性,尝试觉察觉虚假编造的稀缺,行动之前一定要花时间思考和推理。

偏见:是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态度,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倾向。

偏见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分类,通过社会分类,人们把自己和别人分成群体来组织社会环境,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塔杰菲尔说明最简单群体的影响范式:差别细微的认同线索即可造成内群体偏见。对于外群体,某些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被一些习得的偏见所误导,如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在现代,人们更多的表现出现代种族主义和现代性别主义,要全面了解个体对其他群体成员的反应,必须同时测量外显和内隐态度。

刻板印象是对一群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人们倾向于用刻板印象中的信息来填补遗失的数据,会造成行为确认,反过来为维持一致性人们有可能对与他们的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加以贬低。

研究发现单凭信息通常并不能减少偏见的原因,人们会贬低与以前刻板印象矛盾的信息。

受刻板印象威胁的人并不能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心理资源,在生活方面却都会有损于人们的表现。

偏见很容易产生却难以消除,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当前和早期环境的信息,在无意识层次上使用这些刻板印象的知识可能产生自助的偏见行为。

偏见会导致敌意,谢里夫等人发现分享共同目标的行为合作行为,在互相依赖时可能消除敌意。罗伯斯的洞穴试验表明简单接触并不能减少偏见,还必须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其他研究同时发现友谊和间接接触对消除偏见同样有用。目前社会心理学家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消除全部偏见。

对于人际吸引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喜欢:人们倾向于喜欢能近距离接触的人。

曝光效应:会越来越喜欢邻近的人。

外表吸引力在激发友谊方面起一定作用,会影响各类判断,如刻板印象会认为外表吸引力的人其他方面也会很优秀。但具有不同自我文化构念的人会给出对外表吸引力会不同的人际判断。

相似性:相似性能促进友谊,差别却往往会导致强烈的排斥。吸引力会产生相似性的知觉,我们会认为喜欢的人会与自己更相似,虽然说事实并非如此。

互惠: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我们认为喜欢我们的人,自我实现的预言。

爱:爱的类别有三个方向方向:激情(性激情和欲望),亲密(真诚与理解),承诺(投入和奉献)。爱人与“与人恋爱”并不同,后者包含性激情的体验。激情之爱(强烈,专注)到伴侣之爱(强度降低,亲密加深)。文化期待可影响爱的体验。独立自我文化依赖对爱更加重视,对潜在伴侣要求高,相互依赖文化会将爱调整到集体目标。

研究发现那些将他人包括在自我之内的人最可能长期对伴侣承担责任。早期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成人的依恋风格,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最为持久。同样依恋关系还能预测个体嫉妒的方式,焦虑性依赖的嫉妒体验更为频繁和强烈。

人们之间降亲密关系外还会发生攻击行为,对其他个体造成心理或生理的伤害的行为。研究通常表明,遗传因素在攻击行为上的强大作用,不同的基因对不同的攻击行为所起的作用不同。父母的教养,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水平以及人格都会影响攻击行为。

我们根据冲动型攻击(对情境的反应,由情感驱动,在最激烈时作出反应)和工具性攻击(有目标指导和认识基础的攻击,或是攻击行为是为了有预期的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研究证实:有工具性暴力倾向的个体,常常有一套独立的人格,有冲动性攻击倾向的个体有较高的情绪反应性。

挫折-攻击假设可用来解释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攻击行为。我们建构社会现实的方式,把模糊的情节解释为挑衅时会引发攻击行为。更宽泛的社会规范同样影响人们攻击的可能性。研究者用一般性攻击模型来解释接触暴力媒体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媒体人们掌握了一整套与攻击有关的知识结构。通过对暴力视频游戏短期影响的研究,发现暴露在暴力游戏下会感觉整个世界是暴利的,而且对暴力的反应会更麻木。

丹尼尔.巴特森认为有四种动机可促成亲社会行为:

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利己中心:一种绝对自我有利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

集体主义: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原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

同样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有多个目标,研究者考察了基因重叠程度对人们利他行为的影响(基因重叠越大越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另外,其他社会关系(情感亲密)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互惠性利他主义: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利他行为,用来解释熟悉者与陌生人的利他主义,但并不能解释具有社会性种族中的所有利他行为。

间接性互惠作用使人们表现出利他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将来他们会成为利他行为的受益者,人们会获得乐于助人和值得信任的荣誉。我们还可以用同理心-利他行为假设解释在非亲属间的利他行为,同理心会引发助人的利他动机。

情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我们要了解责任分散,当不止一个人可以提供帮助时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愿意或应该帮忙,自己会退缩或不介入。责任分散式是旁观者不帮忙的一个原因,我们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在一定的时间对情境作出准确的评价。在处于一种需要帮忙的情境下,我们应当尽可能的让旁观者把责任集中到自己身上,可通过建立一种与他人之间的特殊的联系,从而改变情境,减少责任分散。

二十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从认真读书到认真做笔记,这个过程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体验是:我们读书是为了使自己成长,为了对社会和人的更好的理解。笔记读书是边读边记,然后又经过重新整理发布在此,内容较详实,也较多,是希望有一天只需要看笔记就能回忆起所有的内容。

致敬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