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起”,债务压顶的华晨汽车如何自我救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再陷债务风波。

10月23日,华晨汽车规模为10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到期,而其发行人华晨汽车未能按期兑付,发生实质性违约。按照相关规则,华晨旗下所有债券即将停牌。这是华晨汽车在公开债券市场上的首次违约。

随后,华晨汽车在当日的公告中证实了这则消息,并回应称:“当前资金确实出现暂时困难,所以未能按期兑付到期债券,集团正在积极努力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华晨一定会积极妥善解决债券问题。”

 

 

华晨集团的债务危机,早有端倪。

今年8月,中证评级披露的高隐含违约率债券名单中,华晨集团旗下的“17华汽01”、“18华汽01”、“18华汽03”赫然在列。此后的几个交易日,华晨集团旗下多只债券持续下跌。

随后,华晨汽车发布债券调整交易方式的公告,“20华汽01”、“19华集01”、“19华汽01”、“19华汽02”等8只债券暂停竞价系统交易,仅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

 

 

除了债券问题,华晨汽车也未能按时足额兑付江苏信托-信保盛158号(华晨汽车)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此,江苏信托日前召开受益人大会,经大会审议、表决,江苏信托向华晨集团发出提前还款的通知书。

该提前还款通知书显示,华晨汽车应于10月12日兑付贷款本金10.01亿元、利息2000万元、罚息668.38?万元,但截至10月15日,华晨集团并未按约定兑付贷款本息。

随着华晨汽车债务风险恶化,华晨集团的主体信用评级也在下降。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东方金诚将华晨集团的主体信用由AAA两次下调至AA-;大公国际将其主体信用由AAA两次下调至A+,连掉4级。

评级下调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担心华晨集团还不上债。

大公评级认为,华晨集团银行授信额度下降,未使用授信额度小,面临一定融资压力。同时,公司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涉及多项股权冻结事项。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华晨集团合并口径的银行授信额度为325.65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23.6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67%和48.22%,公司再融资能力受到冲击,现金流压力被进一步放大。

此外,扉旅汽车通过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晨集团频频被列为被执行人,仅9月一个月就高达15次,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超过5亿。

 

 

据悉,截至2020年3月末,华晨集团负债总额(含华晨宝马)已达1226.7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78%,资产负债率接近7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华晨集团共存续15只债券,存量规模为175.73亿元。其中2020年年内到期的债券金额为13.73亿元,2021年到期的债券金额为65亿元。共有101亿元将于1至3年内到期,61亿元将于3至5年内到期。

可见,华晨集团的短期偿债压力巨大,并不是10亿那么简单。

 

 

“华晨汽车违约的原因主要在于自主品牌盈利弱,盈利严重依赖华晨宝马(长期以来,华晨宝马系列产品营收占比超过90%),即将剥离华晨宝马对公司再融资能力产生冲击。”

 

 

华晨汽车旗下拥有华晨中国、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和新晨动力四家上市公司,其旗下品牌有华晨中华、金杯、华松、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五大品牌。

但华晨宝马却成为了唯一的挣钱利器。

2019年,华晨中国全年营收为40.27亿元,税前利润却有62.92亿元,税前利润高于营收的秘密正在于华晨宝马的贡献上。如果没有华晨宝马贡献的76.26亿元,华晨中国在2019年的税前利润亏损为13.34亿元。可以说,华晨集团的利润几乎全靠华晨宝马“输血”。

而华晨中国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更是如此: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14.5亿元,净利润更是达到40.4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华晨宝马上半年贡献了高达43.83亿元的净利润,这也意味着华晨中国其他板块亏损3.4亿元。

与此同时,从财务数据中不难窥探出华晨汽车自主阵营品牌的失败表现。据乘联会数据,上半年华晨中华销量仅为3186辆,金杯汽车上半年总销量为7661辆,和华晨宝马同期26.2万辆的销量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显然,现今的华晨汽车,全靠华晨宝马吊着一口气。

 

 

不过,这口气很快也将消失。

2018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将放宽中国汽车业外国投资者股比限制,将于2022年开放中国乘用车市场。随后华晨集团与宝马公司达成协议,36亿欧元转让华晨宝马25%拥有权给后者。

上述交易交割将于2022年条件允许后完成,交易完成后华晨集团将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从中获取的利润也将腰斩。

困局之下,华晨不是没想过自救。

今年5月,华晨集团向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出售华晨中国2亿股股权,相当于股本总数的3.96%;7月其再次出售4亿股,由此获得32.8亿港币资金,目前辽宁交投共持有华晨中国12%股权。

随后,市场上传出辽宁交投牵头私有化华晨中国消息,但遭到华晨集团否认。

华晨集团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增进战略投资合作关系,为集团战略转型奠定基础。

 

 

“2025年要形成整车195万辆的年销量规模。”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华晨集团还宣布了新的五年计划,希望借此来回击那些猜度它是否会在危机中倒下的言论。

据悉,该计划包括围绕着华晨制造公司展开乘用车板块的框架调整;与国内同行商谈共用平台开发合作;借民营合资公司华晨新日启动电动车计划;在商用车板块酝酿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在跨国合资公司中争取更多资源等等。

“生死都未可知,遑论那么高的目标。”要知道在2019年,华晨集团整体销量仅为80万辆。

而如今对于深陷债务危机、丢失“现金”奶牛的华晨而言,195万辆的销量目标和近150%的涨幅,更像是空中楼阁。事实上,无论从企业经营层面还是主营业务上来看,华晨都已经积重难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