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有很多与中文相似之处?

第1个回答  2013-10-11
因为以前我们有文人去那转播文化 大约在唐朝
第2个回答  2020-12-22

为何日文和中国汉字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3个回答  2020-04-18
日语是中文演变出来的。
第4个回答  2013-10-11
他们学的是从我们这传过去的。
第5个回答  2013-10-11
日本在绳文时代是没有文字的。到了飞鸟平安时代(公元600年左右),受到隋唐文化的影响,借用汉字的某些偏旁或者汉字,日本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很多日语单词的读音也是由当时传入日本的汉语单词的发音演化来的。例如“椅子”这个词,日语发音是“いす”(i su),据考证和宋代“椅子”的发音相似。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很多词语的发音发生了改变。大部分日语的单词都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音读的发音一般类似于汉语的读音,训读则是日本人自己形成的读音。例如“大和”这个词,音读是“tai wa”,有一点点像汉语;训读是“yamato”(玩过星际的都知道)。
以上是汉语→日语的过程,基本上是中国比日本强大的时代。
到了清末近代,日本先于中国进行了改革维新,使国家走上了富强扩张的道路。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等各方面逐渐超过了清朝的中国。这个时代有很多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通过日本传播到中国。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也由日语转换成汉语而被中国文化吸收,比如“铁道”,“政治”,“资本主义”等等(记得不全,可能有误)。这个时候的汉语也吸收了日语的一些先进词汇,对中国的民主维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上是日语→汉语的过程,基本上是日本领先中国的时期。
而到了80,90年代之后,以动漫为主的日本文化风靡中国大陆,又有很多新鲜词汇融入汉语,比如“亲子”,日语是“亲子”,指父母和孩子。还有“耽美”,完全是不加修改地照搬。同时,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日本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大陆出现的新情况,一些日语里没有的词汇也被照搬进来。比如“和谐社会”,被翻译成“调和を取れた社会”。还有“晩婚晩育”(ばんくん ばんいく)等等。
当前的时代,汉语和日语呈现了紧密地互动,这和当前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展的广泛交流是分不开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