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导游论文】...不差分...

给朋友写导游论文.我不是那个专业的 不知道怎能写
求好友们帮忙 不差分 可以在加【五十分】
要求:按着他们的格式。别去别的地方复制过来.要自己写
用附件形式发到我邮箱 我今天通宵等

论文(设计)书写格式
1、封面:一律使用旅游系统一的论文(设计)格式。(其中论文或设计题目应简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目录和中文摘要:目录置于论文(设计)的第一页,摘要是论文(设计)的缩影,置于论文(设计)的第二页,文字力求精炼、准确,主要说明本论文(设计)的论述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尤其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内容摘要字数在400字左右。为便于文献检索,要注明3-5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排在其论文(设计)摘要的左下方。
3、正文:正文是论文(设计)的主体、核心部分。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论点、论证、结论和建议等部分。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整齐。结论是整篇论文(设计)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论文(设计)正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中专班3000字以下)。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及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以避免论文(设计)抄袭现象发生。使用文内注释。
4、附录: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对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可列入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设计)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视论文情况也可无此项。
5、参考文献:按论文(设计)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6、后记:主要是作者的致谢词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
【导游专业论文参考题目】
1、怎样认识国内旅游业
2、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6、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7、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9、景区服务质量
10、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1、旅游景区营销策略
12、论旅游业整体行销的魅力
15、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17、论导游的思维与口才
18、旅行社价格管理与市场竞争
22、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4、论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25、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27、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28、百年中国社会风俗变迁
29、现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异
31、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34、突发事件处理与政府危机公关
36、浅论管理沟通中的诚信
37、舆论与监督
39、浅谈我国康乐业的发展状况
42、试论商务礼仪在职业中的体现
45、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
46、浅谈形体训练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47、浅析形体训练对个人形象塑造的重要
48、浅谈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前景
49、如何全面理解公共关系观念
51、浅谈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52、旅游购物消费的心理分析
53、旅游心理学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作用

第1个回答  2010-04-27
可以到原创论文网去看看,那里论文挺多的,而且大部分为原创,免费资料也很多,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第2个回答  2010-04-29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阆中市江南镇龙潭村的“农家乐”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旅游产业取得了极大发展。尤其近年来,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以及人民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知。乡村生态旅游成了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在乡村生态旅游给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破坏、不正当竞争、破环社区生活等。本文将以我的家乡阆中市江南镇龙潭村的“农家乐”为例,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家乡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对策与意见。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问题 对策

所谓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的,以农业产业为支撑的、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以田园风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为主要形式,融观光体验、认知与旅游活动为一体,以农业支撑、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社区参与、收入反馈、生态家园建设等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目前,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很多还是停留在“农家乐”(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为主要活动)这一内容比较单一、投入比较粗放的组织形式上。这一形式最早是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我国大中城市的周边。作为案例分析的阆中市地处四川东北部,阆中古城是全国四大古城之一,距离省会成都有340多公里,于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第五条旅游精品线路的龙头。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核心面积达2平方公里,共有百余条古街巷,百余座古院落,二十多个景点。古城建筑风格至今保持着唐宋格局,明清风貌,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建筑的实物宝库”。古城山环四面,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2300多年的历史为古城留下了义秉千秋的汉桓侯祠(张飞庙);有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四川清代贡院;有被誉为“阆苑第一楼”的华光楼;有被伊斯兰教所向往的“东方麦加城”巴巴寺;有中国目前唯一的民间风水博物馆;还有各具特色的民居古院等众多名胜古迹。 由于本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阆中市以及成为川北第一旅游产业核心。而位于其中部的江南镇龙潭村居民在1987年左右就已立足自身优势,大兴农家乐,当前人均生产总值已排在四川省各区前列。接下来,本文将以其为例,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⒈江南镇龙潭村的“农家乐”开办情况简介
龙潭村位于阆中市的中部,背靠嘉陵江,在其周边亦有其他的风景区,因此可以说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据了解,该村居民有一大部分从事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模式。较为分散,经营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目前村里较大的一家名为“志勇农家乐”较具规模,可同时入住150至200人人左右,里面实行较为正规的酒店式管理。其余的规模较小,一般只能入住40到60人左右,室内环境已经较少有农家的特色,设置也较一般。农家乐的主要活动仍为传统的“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等。其主要客源是成都市区及其周边的人,多数为阆中古城旅游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因此龙潭村有的“农家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农家旅馆,其农家乐的特色以较为模糊了。每年的五一、十一以及春节,其余时间为淡季,零散有一些客人。
尽管目前该村搞的农家乐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农家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作的贡献。这种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本村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了传统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实现农民就地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这种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生态旅游的形式容易对当地农民进行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污染物的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据了解,自村里开办农家乐以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会自发的开展一些清洁活动。除此而外,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居民对当地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当地居民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认识了文化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了他们对乡土文化、乡土特色的传承。

⒉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问题剖析
在乡村生态经济给当地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2.1缺乏合理规划,自身定位模糊
在龙潭村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的乡村生态旅游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没能够整合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劣势,完成自身定位。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该村的农家乐小院较为分散,各自为政,互不通化,旅游产品定价各行其是,提供服务的质量方面也参差不齐。很多农户盲目投资,广修房屋,大搞装潢,一味扩大规模,而不注重市场的份额与顾客的需求调查与分析,当然这也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有关,相信在此当地政府的引导角色的缺失也不无关系。当前各家所组织的活动也较雷同,缺乏新意,还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没有顺应时代的变化与顾客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作相应的调整与创新。此外,农家乐也没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背靠阆中古城的地理优势让为数不少的农家乐甘为旅馆,完全失去农家的特色。走访中,我们参观了一户农家小院,室内装修几乎和城市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相信这是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农村居民的经营与建设出现了“城市化”倾向,这大大破坏了乡村景观,影响了城市人的“乡村意向” ,而乡村意向是区别于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往往没有的核心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大资源优势,从而限制了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2.2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也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在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之初,往往意识不到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顾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一味扩大规模,忽视对自身的环保教育以及对游客的环保宣传。国外调查显示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素质高、有责任感的旅游者群。生态旅游者是在一地停留时间长,花费高,倾向于使用简朴的住宿设施(茅舍树屋)、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同时遵守严格的行为准则,这些人不仅具有强烈的回归自然的愿望,更具有极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愿意从行动上、经济上真正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的经营者都不具备很好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素质。这从近年来黄金周景区游客走后大量的垃圾即可看出,当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开办生态旅游的可能性。据村委会的人员介绍,尽管当地居民部分已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行动上还是不明显。现在有的农户为了扩大规模,毁树造房,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在前面已经提到农家乐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没有结合自身的地方特色与优势进行创新。乡村生态旅游应该包括田园观光、农时参与以及民俗体验等内容。而龙潭村在民俗体验上做得有些欠缺。其实不只是龙潭村,很多其他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也都存在这个问题,旅游产品缺乏特色。那么特色旅游产品从何处来呢?个人以为地方性的旅游特色产品很多还是要从民俗中来。民俗具有地域性特征,如今回归传统、面向民俗,寻找城乡之间、地区间的文化差异,用他乡的生活他乡的故事吸引旅游者,已经成为投入产出比较大的、很有前途的旅游开发模式。
2.4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水平落后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各个农户各自为政,互不容纳,在客源充足时尚能和平相处,平时也会有恶性竞争,比如拉帮结派,相互压价,最终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以及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据调查,全村没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各个农户进行集中管理、指导和培训。农户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练,不太懂得专业服务的技巧与手段。除此而外,很多农户对当地的发展史、人文景观、周边的景区也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造成农户的服务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影响客源,最终也影响到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集体形象。

⒊应对策略
3.1进行合理规划目标
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比都是农民自发、盲目地发展起来的,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市场调查,旅游项目缺乏特色,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浪费和破坏。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乡村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项目,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同步进行。同时应加强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用地结构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而规划,合理开发,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相统一。由于各地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小同,要有选择性重点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开发时序和布局上要循序渐进和具有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地历史与民族文化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和大型景区优势发展,以点带而、示范带动,在科学的策划下进行发展。
3.2保护资源和环境
资源和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其保护程度是衡量生态旅游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并使之贯穿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具体的要求有①开发前,对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开发规模、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价,对客源市场规模、客流量等进行预测,并以此为依据决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策略;②发过程中要重视环境、资源的检测和管理,使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退化。“乡村性”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卖点和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尤其要注意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
3.3开发特色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农”味“土”味、“野”趣和生态性。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乡村文化的一个窗口;并使之融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要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如利用现代都市人崇尚的无污染农产品,开发出品种多样、味道鲜美了营养丰富的特色绿色食品和富有特色、具有观赏性或实用性、蕴含了当地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特征和农业文化特征的旅游工艺品,以满足游客的食用和购物需求等。
3.4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乡村生态旅游需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来监控每个环节;需要完善的法规条例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需要完善的制度来协调包括当地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之前已经指出我国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家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相对比较分散,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滞后、发展比较混乱、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政府和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制定乡村生态旅游质量等级标准,适时监督检查进行评估,使乡村生态旅游逐步走向规范化,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除此而外,当地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与指导的功能,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服务于各农户,牵头或是承办针对农户的服务技能、文化知识培训班,以提高农户的各方面素质,积极打造良好的旅游品牌,形成规模化效益。具体措施有:①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旅游的技能、乡村地理历史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知识;在不断完善农科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注重加强景区旅游接待水平提高。每年都要对各农家乐(乡村酒店)的业主、从业服务人员进行多次的培训,让各农家乐能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②积极收集和挖掘地方民风民俗和乡村文化,鼓励乡村艺人和通晓乡村历史文化知识的人上对当地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进行研究、整理,并做好对年轻一代的传承、帮助和带领的工作。
三、结论:以上就是在对阆中市江南镇龙潭村乡村生态旅游经济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以及结合相关资料与当地情况提出的一些对策,相信对我国其他以乡村旅游经济为支柱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是符合我国政府对“三农”政策的支持,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必须做好产业规划及引导,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地方产业特点,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飞:《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版
[3]邱云美:“乡村生态旅游刍议”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7月第35期
[4]关华:“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探析” 《甘肃农业》2006年第11期(总第244期)
[5]张升北《阆中古城-我的家乡》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第3个回答  2010-04-27
你去 晋升论文看看 有没有你想要的文章 嘿嘿 我是路过哈
第4个回答  2010-04-27
上网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