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胞健康入手防治作物疑难病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植物病害,甚至是 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不 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 幻 想找 到什么 特效药 ,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反而使 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 结果 越治越 糟糕 ,效果 甚差 。

一、 作物生病,实是细胞染病、损伤、坏死

必须明白: 细胞是 生物体 的 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 , 只有细胞健 壮 ,作物才健康 , 如果细胞出了问题,病 害 就随之而来 。 作物 感 病 ,实则细胞感病、损伤、坏死,因此,要有效的防治植物病害, 不但需要杀菌 抑菌 ,还 必须 补充 植物 营养, 提高作物组织 细胞 自身的营养水平, 增强 其 免疫能力 和抗逆性能 ,稳定内部环境,才能抵御外部病菌及逆性 环境 条件 的危害 。 比如茄果类作物的青枯病以及草莓的红中柱根腐病,就是作物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导致作物的传导组织受到损坏,一部分具有传导功能的细胞坏死,致使营养、水分无法正常的上下传输,从而诱发整株作物生长势的衰弱、病变,甚至死亡。

这个时候,用传统化学农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要在杀菌的同时,补充营养,修复受损细胞和受伤的生理组织,恢复作物的生理功能,维持作物健壮生长势,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病患。

    1 、细胞结构 、 功能 与病害发生

细胞是 生物体 的 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 ,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成。 细胞壁主要是由 纤维素 和 果胶组成的,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是细胞结构的第一道保护层,植物的抗病性能与植物细胞壁结构、厚实程度密切相关。

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薄膜,有保护细胞内部物质,兼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膜包着的黏稠透明的物质叫细胞质,细胞质中有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液泡等,这些细胞器共同承担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细胞质有细胞液、 细胞器 组成,细胞器有 叶绿体 、线粒体 、 液泡 等 组成 , 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 具有 不同的 生理 功能,共同完成 植物体的各种 生命活动 ,承担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营养运转等生理代谢功能 。

细胞质中, 液泡 充满着液体,叫做 细胞液 。 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其 浓度 与各种成分的含量有关, 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

细胞健康 与下列 因素 有关,分为外因和内因,内因指的是植物体本身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健壮,和生长势状态;外因就是作物细胞所处的生态环境。

(1)、 植物自身生理代谢、营养状况与生长势对细胞健康的影响

      当作物表现出缺素状态时, 植物因缺少相应酶类物质所必须的营养元素,造成酶类物质缺少,其相应的生理代谢功能受阻, 细胞的 营养供应不足,细胞 基本机构 会 出现变化,细胞壁、细胞膜变薄,难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和抵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如作物缺钙时,会出现脐腐病、苦痘病、软腐病等病害;缺锌时,株体的抗病毒能力下降,出现小叶、畸形的症状;缺镁、缺铁时,株体的叶绿素 难以生成,其 含量显著降低,光合作用差,合成的有机 营养物 质少,株体 营养物质缺少 ,抗病能力差。

作物在生长初期 , 例如萌芽、展叶、开花阶段,高能量物质如多糖、多肽、氨基酸类等物质供给不足,会出现细胞间隙大、气孔大、蜡质层薄等现象,在逆性环境和病菌侵入的情况下,易引发病害 。

作物的生长势从 微观 角度 说就是细胞的营养状态 ,细胞健康了,作物也就健康, 简单地说,就是让 植物 细胞能 够 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从而促进细胞的 分裂繁殖,生长膨大、 修复再生,使其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就是说:作物壮实了,细胞健康了,其抗逆性、免疫力强,病害自然不会和难以发生 。

作物体养分代谢有三种分配途径,一种是用于抽条、生根、营养体建造消耗的营养,第二种是用于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果实膨大消耗的营养,第三种是秋季养分回流到根系、枝干中的储备营养。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应遵循冬季轻剪或不剪、生长季修剪、调节的修剪理念,严格控制春条多发、夏梢徒长,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对于第二种情况,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疏花疏果,尽力减少营养消耗;第三,储备营养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好坏,也影响着植物体内细胞的健康程度。所以,一定要改善秋季风光、肥水条件,促进光合作用,增加营养储备,促进作物的生长健壮。   

(2)、生态 环境对 细胞的影响

每一种作物根据本身的生理特性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宜生态环境。比如猕猴桃,原产我国北纬40度左右,海拔500-800米的山陵背阴面,比较耐阴,喜欢凉爽的气温,其根系是浅层肉质根,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比较高,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壤土。

但是,由于产业化种植的需要,很多作物的生长环境并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作物在各种逆行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病害。

例如:高温时,水分蒸发快,细胞液浓度提高,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叶片发生萎蔫症状,细胞膜与细胞质间隙大,细胞膜易被破坏,在有病菌的情况下,易引发病害。

遭遇水涝时,细胞液浓度低,易出现吸水膨胀现象,细胞不健壮,细胞膜易破损,导致细胞死亡,诱发病害。

作物 遭遇虫害、导致 伤口时, 细胞壁破碎, 质 液流出,流出的细胞液, 其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无机盐、 糖、氨基酸 等,这些营养物质失去保护,为病菌 繁殖提供了 丰富的 营养基础, 病 菌侵染能力增强,病害会迅速 蔓延 。

当作物受冻时,会导致细胞液结冰、膨胀, 挤压 细胞壁破损,细胞死亡,在病菌来袭时,难以抵抗而发病。

遇到大风时, 组织失水迅速,枝叶相互 摩擦产生伤口, 易被病菌感染, 诱发 病害。

土壤板结、不透气的情况下,根部细胞 缺氧, 呼吸作用 受抑制 ,产生的能量 传递物质 ATP较少, 能量 传输功能受到抑制 ,细胞衰弱,诱发病害。

病菌侵染,是诱发植物病害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真 菌、 细菌 、病毒等 侵入植物细胞后,会产生有害的毒素,阻碍正常生理循环,破坏其 它 健康的细胞 组织 ,使细胞 的 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丧失生命力,诱发病害 。

二 、 中草药制剂 的优势与医养结合

(一) 、中草药制剂的优势

中草药制剂 , 具有安全性高、传导性好、无抗药性、杀菌广谱、营养复壮、累积性好等优点。

     1 、 传导性好

中草药制剂具有 良好的传导性 , 用药方式多样,可喷 洒、 可灌 根、 可涂抹 枝干 , 能 有 效地全面 杀 菌、抑菌,并能将侵入 植株 体内 韧皮部或维管束的病原菌 杀死,能 多途径防治 植物各种 病害。

中草药主要 来源于 药源 植物 、和 部分矿物元素 ,这些物质经螯合加工,多转化为氨基酸、多糖、甙类、植物碱等抗病、抑菌物质,都 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作物亲和 力强 ,能够被作物快速的吸收传导。作物细胞吸收后 , 无需转换 ,可 直接参与作物营养物质 代谢 循环并发挥作用 ,显著提高植物自身的营养水平和抗逆不良生态环境的能力 。

    2 、 安全性高 , 无药害 发生

中草药 杀菌 、抑菌 剂 , 是利用 药用 植物里含有的抗菌 、抑菌 物质,或经诱导产生植物防卫素,杀死某些病原菌 , 或抑制菌丝生长。

植物体内的抗菌 、抑菌 物 质, 是植物体产生的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 次 生代谢产物, 如 生物碱类(黄柏碱、小檗碱等)、黄酮类、黄氏多糖等。 这些物质对植物体安全性强,不发生、或极难发生药害。

某些 敏感作物 , 有对病害和对药物敏感的双重特性,作物生长的敏感时期 ,多 是病害侵染的 绝佳 时期 ,即易感病期 , 若在 敏感时期用药,用药量少了 ,对病原体作 用 差、甚至无效果 ,用药多了易引起药害。

而 中草药 制剂, 具有安全性高的特性, 在 病害高发时期 之前, 或重症发生 期用药 , 不但 可以 提前早期预防,而且治愈效果优良,药效持久 。 即便 高浓度用 药 ,对作物 亦 安全 ,防治效果更好。   

    3、 无抗药性

中草药 作用机制的多样性 , 以及与植物的亲和 性, 长期 连续 用药, 无 抗药性 发生 ,避免了抗药性强的 化学合成 药物连续使用 , 药效降低的问题 ,保障了药效持续、良好。

    4、 杀菌广谱 、效果良好

中草药 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 , 对真菌、细菌 、病毒等 病原 , 在接触、潜育、侵染、危害不同阶段 , 均有 良好的 杀 灭抑制 作用。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 , 均有防治作用 , 有一药多效的效果,利于多种病害 的预 防 、 治 疗,且 省工省药、 安全环保、效果良好 。

    5、 营养复壮

中草药 制 剂 ,因 含有植物所 必须 的多种营养成分, 如氨基酸类、 多糖类、脂肪酸 类 、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 喷洒后,不但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病害发生,而且 能够直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 物质 ,提高植物 体 自 身 营养 水平 ,使植物生长良好 、 健壮,达到营养 、 复壮 、抗病之 效果。

    6、 效果 良好

中 草 药制剂 , 成分 多样 ,在防病治病的同时,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效果良好。并且能直接补充植物体多种营养物质。 长期持续使用,对作物不伤害 、 不抑制,反能补充养分,复壮作物,长势越来越好,投入越来越低,收益越来越高 。坚持施用, 病害 难以发生, 是 病 害防治和作物生长良性循环的保证。

7、中草药制剂,对人、畜、家禽、蜜蜂、鱼类、田地、生态环境极为安全,施用后无毒、无害、无残留,是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的最佳选择。

(二) 、 “ 医 ”“ 养 ” 结合 防治植物病害的最佳选择

   1、 何为“医”?“医”的作用包括直接 和 间接杀菌 、抑菌 两种方式。

(1)、 直接杀菌 、抑菌

中草药制剂中的小檗碱、黄芩素、绿原酸及薄荷酮等,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小檗碱还能破坏细菌结构,抑制细菌糖代谢的中间环节 ,如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过程;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 。

   螯 合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合物 , 可破坏病原菌的氧化还原过程, 具有良好的 杀菌 、抑菌 作用 。

      皂苷类化合物可破坏病菌细胞膜,即在膜上形成小孔 , 从而破坏膜的完整性,致其死亡 。

      黄柏碱等生物碱 , 主要作用于病原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和脂多糖,破坏其细胞壁、使其原生质裸露、继而瓦解。同时还破坏细菌鞭毛的蛋白结构,使其失去活性,降低侵染能力 。

      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对细菌及其毒性产物 , 有直接抑杀和解毒作用;

      黄酮类物质可通过破坏 病菌 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 病原菌 的生长,起到抑菌作用。

(2)、 间接杀菌 、抑菌

    中草药制剂 , 可以提高植物酶 的 活性,提高作物免疫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具的《“沃丰素”和“靓果安”对猕猴桃树相关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实验 验证: 用中草药制剂处理后的猕猴桃 , 叶片中POD和PPO的酶活性均明显提高,POD 直接参与细胞壁的木质化和角质化、生长素代谢、受伤组织的栓化愈合及对病原的防御;PPO 是含铜离子的酶, 当细胞受轻微破坏时某些细胞结构解体, PPO 与底物接触发生反应, 将酚氧化成棕褐色的醌, 醌则对病原菌有毒杀作用,这说明中草制剂 , 可以 比较明显地 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调节免疫系统。 中草药制剂 所含的多糖类(如黄芪多糖、当归多糖等)及中、微量元素S、Zn、Ca等物质,能补充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 营养 成分, 利于 作物生长 健壮 , 并 通过调动 植物 体免疫防御功能 , 间接起到抑菌、抗病作用。

     皂苷类化合物,能增加粒细胞,激活 植物 内源激素,加速原生质流动和转化, 提高 植物 体 的免疫功能。

    2、 何为“养”? “养”即是给植物体直接补充营养,促进植株健壮,提高其抗逆性能,快速实现预防、治愈病害之功效。

( 1 )中草药制剂,能 提高植物叶片中 的 叶绿素含量,增 强 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自 身 营养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具的《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实验证明,用中草药制剂处理后的猕猴桃 , 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处理者 比未处理的提高了近一倍。

(2)提高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中草药制剂中含有多糖、多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被作物吸收后 ,可 提高细胞液浓度。

(3) 补充 植物 营养,优化 细胞壁、细胞膜 结构 。中草药制剂中 ,含有 Ca、Mg、Zn、B等中微量元素,这些 元素 都是植物细胞的重要 营养物质和 组成成分 ,能够补充细胞营养,激活细胞活性,优化细胞壁、细胞膜结构,提高其抗逆性能 。

(4)中 草 药中的脂肪酸类物 质, 依附在植物表面后 , 能增加植物表层 组织的 腊质层,对果实具有涂腊增光 、 净化果面 、增强 果 面 光洁度, 还能 提高叶片 与果实的 抗日灼 功能 。

(5) 中草药中的 脂肪酸类化合物 , 能为 植 物体储存 、和 提供能量 ,用其 浸种、灌根 、涂抹枝干, 不仅能防病治病 , 同时能提高种籽发芽率, 促苗健壮 。

三 、 中草药制剂能有效地防治植物各种 疑难病害

( 1)枝干类病害

用 中草药掺加有机硅,细致喷洒株体 、涂刷 枝 干、灌根, 不但能 杀灭 植株 表面 、 以及潜藏在 体内 维管束中的病菌, 预防病害发生,还能 激发植物 细胞 自身的 潜能, 促进细胞快速分裂、 修 补 伤 损的细胞 和组织 、 恢复植物的各种 生理功能,营养增厚树皮、提高树皮韧性, 愈合伤口, 减少裂纹 等发生 。

   ( 2)根部病害

中草药具有良好的 传导性,用 其 灌根、 涂抹枝干、 喷雾 ,可通过 传导 功能,不但 杀灭韧皮 部 内 、甚至髓部 潜藏病菌,促进细胞愈合、修复伤口,恢复 植物体的各种生理 功能;还能直接补充多糖类、 氨基酸类、 多肽类等植物自身所需养分,参与代谢循环,维持正常 健康 的生命活动。

( 3)叶、果病害

中草药具有安全性高的特征,在作物生长敏感时期 , 可以适当高浓度使用,起到早防 、全防 的作用,在病原 菌 活跃初期 , 最大 限度的将病菌 杀灭 ,防患于未然。 同时,药肥 兼具 的营养成分(多糖、多肽、中微量元素) 能 直接被叶片、果皮吸收,直接营养其相应部位,使叶片 增 大、厚实,光合作用能力提升,及早由消耗储备 营 养阶段 , 转为供应 有机营养的积累时期。其 果皮吸收多糖类 、 氨基酸类物质, 能 使细胞密实、皮孔变小,从而减轻或杜绝了侵染性、生理性病害 的发生 。

( 4)病毒类病害

在萌芽、花前、花后等作物细胞分裂高峰期用药,通过钝化、抑制病毒复制和营养细胞,提高作物自身的免疫能力,减弱病毒的侵染力,削弱病毒的寄生能力,使病毒寄生的空间不断减少,从而达到控制 病毒病发生 的 良好 效果。

实践验证:多年来生产中用化学农药难以防治的花叶、锈果、厥叶等病毒病,青枯、软腐、髓部坏死等细菌性病害,枯萎、根腐等真菌性病害,腐烂、干腐等枝干病害,施用中草药,配合有机硅等防治,都能有效的防治其扩展蔓延,快速控制其危害,并治愈病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