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水利人底色 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什么是水利精神?有人说水利精神就是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2019年2月13日,《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也明确了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短短十二个字,却为水利人在做人做事方面提供了风向标。而我从事水利工作十余载,从懵懂无知的青涩少年蜕变成如今用生命践行水利精神的水利人,亲眼目睹并践行着这十二字箴言。

“忠诚、干净、担当”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人底色。

忠诚是水利人的政治品格。纵观中华悠悠五千年的水利史,不管是为了促进经济和农业发展,还是保证安全、治理河道,抑或是出于政治目的,便于通航,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提倡“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我们用行动证明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和对水利事业的忠诚,始终胸怀天下、情系民生,致力于为人民提供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中国水利梦,承担起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光荣使命。

干净是水利人的道德底线。水利人承担着助力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保持廉洁尤为重要。西藏拉洛枢纽工程对灌区人民2020年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而我有幸参与其建设,在藏的4年,不管是我个人还是工作团队,始终牢记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贵品质,在资金分配、项目建设、监督考核中始终严格自律。在大力提倡反腐败的新时代,水利人更要追求至清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逾越党纪国法底线,始终保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形象。

担当是水利人的职责所系。水利是艰苦行业,坚守与担当是水利人特有的品质。尤其作为一名监理,工程质量的好坏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工作的十几年就是和施工单位战斗的十几年,虽然经常被施工单位诅咒,但是严把质量关,担起监理的责任,让国家放心,让人民放心,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在新时代,我们要倡导水利人积极投身水利改革发展主战场,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科学、求实、创新”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事底色。

科学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水利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治水要有科学的态度。水利工程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建设的过程工序之多,技术之难超出想象,但是工程再难,工序再简单,我们都不敢掉以轻心,每一道工序都会认真编制出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在新时代,水利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求实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水利事业不是空谈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细数涉足水利行业的数十载,是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关注下情、熟悉水情,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坦言直言、善于纠正错误的数十载。在倡导实事求是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更应求水利实际之真、务破解难题之实,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水利事业推向前进。

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驱动发展,水利实践无止境,水利创新无止境。水利人克服艰难险阻无数,打破世界纪录无数,用创新驱动水利事业改革巨轮前行。在创新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更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理念思路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统筹解决好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五千年精神传承、新时代实践创新,彰显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厚植了水利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在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需要相应调整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