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读:《喜剧之王》——喜剧经历多了,自然是悲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表演天分。随便找一个场合,都能充当“特约演员”。

李荣浩,这位安徽蚌埠的男子,在《喜剧之王》里面唱的,就是“为所有的悲剧,当特约演员。”

我们不妨想想自己是哪一类的特约演员?吃瓜观众类?哑剧类?喜剧类?精英类?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以为悲剧是自己的,喜剧是别人的,丑剧是和自己无关的,财经资本剧是未来的这样一种混杂体质。中国人民普遍变得不满意起来,处处有气愤。

用当下热剧《人民的名义》来总结,就是:

“贫富差距太大带来的被剥削感,权利不受监控带来的不公平感,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安全感,这老百姓能不浮躁吗,这社会风气很危险呀。”

处于这样的国家时代,我们又确实没有牢固的信仰,还匆匆遭遇了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冲击,有甚至有句名言都被改变了,叫 “人定胜天,但不一定胜网络”。

《喜剧之王》这样的歌曲,处于如此背景,依然具有经典魅力,又不乏新潮的讽刺。

黄伟文写的这词,俨然的痞子特性风格,不得不说一句,人活在这世上没点特色还真是没有存在感。 “我看着颗猕猴桃,眼泪突然被引爆” 夸张又有深入神态的词,一听就让人感觉不一样。整首词和原来同名的电影《喜剧之王》有很多重叠的影子,新闻上报道该专辑时也写道:歌词内容几乎就在呈现电影主角尹天仇的人生,虽然表面上名为“喜剧”,但内容却极度悲伤,颇与歌词想表达的《戏剧人生》切合。

自带IP的创作背景,经过黄伟文的灵感撞击,就出来了这么一首略带“魔性”的歌词。

没有精工对偶,反而是浪漫夸张,自晒自怜的个人色彩,却让人反复吟唱,放佛是一个人喝醉了,如小丑般登台,四下坐着背对的观众,毫无忌惮地开始倾诉自己的故事,不快,情怀,抱负。相当悲惨:

继而 “我伤的断肠,我笑的夸张” ,其实到最后,累了也就好了,充其量等才华散尽,美人归于他人怀抱,天下不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想想当初,也只不过是 “只为了红几年”。

再回过头来说说李荣浩,85年生于安徽蚌埠,这地方我前年出差去过,是座挺有历史的古城,但是现在都被房地产商霸占了, 从老城区到新城,都是无人居住的“超级大盘”。话说远了。

李荣浩是位安安静静唱歌的男人,尚且年轻,2013年9月第一张专辑,2014年11月第二张,2016年1月第三张,做专辑是不忙不乱,精品作风。每首歌曲的前奏特别带质感,高潮也是温柔刀刀到肉,能让人十分放松,丝毫没有违和感地将情感带进歌曲中。

李虽然没有薛之谦那么能闹腾,但是表演天赋还是有的。目前参演过的电影就是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那双精致mini小版眼睛,居然还在影片中被当作一个梗。请看电影剧照。

不得不赞一下,李荣浩同学,小眼睛为他的帮派老大身份增加不少气度。虽然平时也睁不大开的样子。同作为小眼睛的一派,我感到很欣慰,有人小眼睛还长得挺好看。小眼睛,看瘆你!

至于那条“李荣浩给古巨基写了《怪物》,给薛之谦写了《丑八怪》,给自己写了《模特》”的微博,不能怪人家,曲是他作的,词可不是人家写的呀。《怪物》是由香港词人李焯雄填的,《丑八怪》是上海词人甘世佳,《模特》作词:李荣浩……好吧,毕竟是他自己作的词,难逃议论,不过人家《模特》唱的也并非自恋,顶多也是“美丽的失落”。

好了,看李大眼的词。

前言:歌曲演唱的主角是一位平凡人,但是世上的事事都让其饱受苦涩,自夸自恋自乐,最后有深刻的觉醒。

我看着颗猕猴桃  /  眼泪突然被引爆

我可不是 可不是 特别爱闹  /  这叫做 这叫做 心灵感召

不信你问李清照

我天生不爱炫耀  /  却太多艺术细胞

我谈的情 拍的拖 也许很少  /  中的枪 捱的刀 受的煎熬

华丽得无法低调

为什么 全世界的恋 我都失一遍  /  为所有的悲剧 当特约演员

我伤得断肠 我哭得夸张  /  像一套港产片

为何 普天下的泪 我先流一遍  /  市面上的纸巾 都由我代言

站在我旁边 你不算可怜  /  这也是种贡献

每一天 都活在 电影里面  /  每一天 都活在 小说里面

每一天 都活在 K歌里面  /  每一天 都活在 MV里面

这世界本来就是场 真人秀表演  /  实在难避免

幕揭开 全世界的恋 我都失一遍  /  为所有的悲剧 当特约演员

我伤得断肠 我哭得夸张  /  只为了红几年

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湎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科马克·麦卡锡《路》

如果非要在后面补上一句,那我想是:“如果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