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面的正宗配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0
饸饹面制作技术要点

调制热水面坯是制作饸饹面的关键

1、调制面团前应该先将高筋粉过筛,避免面团中夹杂着干粉颗粒或杂质。

2、调制面团时水温应以80℃~85℃为宜。若水温过高,由面坯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粘牙,没有嚼劲;若水温过低,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僵硬,缺乏柔软感。

3、面粉与热水的比例以5∶3为宜,若用水量过多,面坯会较软,面条的筋力就不足,并易断裂;若用水量过少,面坯则较硬,挤压费时费力,面条还缺乏弹性。

4、揉成团的面坯要及时摊开晾冷,否则面坯中的热蒸汽散不尽,就达不到“四生”面坯的质地要求,并且挤压出来的面条口感粘牙。

5、调面坯时,要把适量食碱提前在热水里搅匀成碱水,若是把食碱直接加入面坯中,不易揉匀,会出现“花碱”现象。

△.热水调碱液

另外,若食碱的用量过少,制成的面条易断、浑汤且缺乏嚼劲;若用量过多,制成的面条不但色泽偏黄、口感僵硬并略带苦涩味,而且还会破坏面条里的B族维生素。

6、调好的面坯用湿纱布盖上,以防表面结皮,饧面的时间以1小时为宜,这样有助于面筋网络进一步延伸,使得面条成熟后表面光滑且不粘连。

汤臊制作是体现饸饹面味道的支撑

1、制作汤臊的油脂以荏油为佳。荏(紫苏)是甘肃陇东地区出产的一种农作物,用其榨取的油脂为汤臊注入了特殊的琥珀香气。

2、土豆和豆腐宜切成0.6厘米见方的小块,切好的土豆粒要提前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3、细辣椒面下入油锅时,油温不宜过高,以五成热为好,防止炒煳,影响汤臊的色泽。

4、土豆粒、豆腐粒、西红柿小块、菠菜和香菜下锅后以煵香和匀为好,不宜炒制过久。锅里注入温水后,用小火烧开5分钟即可关火,否则汤汁易变稠,影响汤汁的清澈度。

面条成型和熟制是饸饹面质感的保证

1、用床子挤压面坯时用力要均匀,否则挤压出来的面条表面不光滑且易断裂。

2、煮面的水不宜过于沸腾,煮制时间以二三分钟为好,另可根据面条的粗细度去灵活掌握煮制时间。

3、把面条煮熟后捞入加有熟油的盘中拌匀抖散,此法做出来的面条粘糯感较强,嚼劲一般,适合老幼人群食用。把面条煮熟后捞入冰水盆里透散,再捞出来控水,这种面条有较强的嚼劲且爽滑,适合年轻人食用。
第2个回答  今天 04:19
饸饹面的正宗配方
饸饹面,又称“饸饹”,是一种起源于山西省的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闻名。制作正宗的饸饹面并非易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配方。
原料:
高筋面粉 500 克
水 220 克
盐 适量
制作步骤:
一、和面
将面粉倒入盆中,加适量盐,然后分次加入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待面粉成絮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的过程要充分,这样才能保证饸饹面的口感筋道。
二、醒面
将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住,放置在室温下醒发 1 小时左右。醒面的目的是让面筋充分松弛,这样饸饹面吃起来才会软糯可口。
三、制饸饹
醒发好的面团擀成厚度约为 3-4 毫米的长方形面片。将面片叠起来,切成宽度约为 1 厘米的长条。然后将长条用饸饹机或饸饹刀压制成饸饹面条。
四、煮制
将饸饹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煮制时间约为 5-7 分钟。煮熟后捞出,过一下冷水,沥干水分备用。
五、制作浇头
饸饹面的浇头有多种,常见的包括:
肉臊子:猪肉末加上酱油、蚝油、料酒、花椒粉等调味料炒制而成。
西红柿鸡蛋:西红柿切块,鸡蛋打散,一起翻炒至西红柿软烂,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
素臊子:胡萝卜、香菇、木耳等素菜切丁,加上酱油、蚝油等调味料炒制而成。
六、食用
将煮好的饸饹面条盛入碗中,淋上浇头,即可食用。饸饹面的口感爽滑筋道,浇头香浓可口,两者搭配堪称一绝。
小贴士:
制作饸饹面时,面粉一定要选择高筋面粉,这样才能保证饸饹面的筋道。
醒面的时间不宜过短,否则饸饹面容易断裂。
煮制饸饹面时,一定要煮至熟透,否则容易影响口感。
饸饹面的浇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也可以加入其他食材,如青椒、黄瓜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