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康宜是一个生长在基隆盲人院的十七岁女生,小时候,父亲即因车祸双眼失明,母亲也意外身亡。后来父亲再娶并开了一间按摩院,于是康宜和父亲、阿姨、阿公、弟弟、以及三个活泼爱谈唱的盲人按摩院员工,组合成一间「纯」按摩院。
暑假来临,在外求学的康宜又回到基隆按摩院的家中,在长廊上遇见阿平,他独特的眼神和气质深深引著康宜,也注定这个暑假,将为她带来另一场美丽与哀愁的回忆。
阿平是一个外省老兵的儿子,母亲早亡,因老爸决定独自回大陆定居,在军校打架被退学的他,被父亲送交给昔日军中好友,黑道大哥代为照顾。遇见阿平对康宜来说是这个暑假新鲜的开始,虽然盲人院一如往常吵吵闹闹,但随著大哥带阿平来按摩院,康宜也更进一步了解他,由于康宜的主动邀约,她与阿平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也开始了她的初恋……不过自认是康宜男友的国中同学阿麟,却死缠著她不放。当喜悦悄悄降临,随即而来的现实生活却也一件件发生。初恋情人阿平在一场兄弟间的争执混乱中被刺死;康宜也差点被阿麟的友人强暴;接踵而至的,是老爸中风送医,最后竟仍回天乏术。
暑假快结束了,康宜一如往常与家人准备吃晚饭,然而今天她望著窗外基隆港的烟火,想著今年暑假的快乐、悲伤,康宜突然领悟、释怀地笑了,回过头看着客厅,她仿佛看到了心中的那道曙光……
版本二
黑暗中,盲人按摩院内依旧吵杂声不断,十七岁的康宜,从台北回到基隆港边的家中与家人、盲胞共同度过她十七岁的暑假。康宜总是在黑暗中望着窗外,望着港边的轮船、天上的星光,一个平静、淡淡的暑假。直到一个十八岁刚从军校退训的男孩——阿平,出现在按摩院前……
版本三
康宜是一个生长在基隆的漂亮女孩,生活的艰辛使她早熟。弟弟心智不全,父亲和继母都是盲人。在康宜的协助下,父亲成功地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院。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康宜结识并爱上了英俊的小伙子阿平。阿平是一个小黑帮的人,刚刚搬到康宜家住的这栋楼里。康宜主动、坦诚地向阿平表达自己对他的好感,阿平开始还有些勉强,但最终两个人还是幸福地恋爱了。不幸的是,另一黑帮团伙的人陡然滋事,一场年轻人之间的调情引发了一次后果惨痛的黑帮之战,结果阿平被杀。
没过多久,又有两场灾难袭击了康宜的生活:自己险遭恶人强暴,父亲中风不治。在影片的结尾,以前那个活泼的康宜在已经饱尝了人世间的伤痛和责任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望地盼着那些她爱过的人重新活在她的身边。
幕后制作
在电影《黑暗之光》中,导演张作骥运用了写实主义来述说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黑暗之光》其实并没有什么光,那只不过是一群迷失的人,在暗夜里玩的一些爱情游戏。康宜的暑假亲身体会了生离死别、风花雪月,然而这又能证明了什么,无非是电话铃声响起之后,再次燃起另一种对爱情的渴望而已。在黑白两道错综复杂的残酷现实中,爱情的表现方式也揉入了许多暴力的因素,其实众人所谈及的生活或者爱情的曙光,早已经随着男友阿平的惨死街头而烟消云散了,对于曙光之说,确实是无从谈起。影片基于某种真实与虚构的界痕,展现了更大的人道写实主义的动人力量,让人感觉更像生活现场的再现,而非戏剧的虚矫安排。导演张作骥认为:台湾底层的人们是愈底层愈有生命力,他希望从影片中传达出让人感动的情感,而台湾观众能更注意与关心这部片子。如同片名所透露出的论调“人生总有光明和阴影的交错”,正是导演透过影片“黑暗之光”传达给观众的意念。
一句话影评
雷光夏的那首歌也叫 黑暗之光 是个很令人动心的名字。张作骥的电影对我有种吸引力。我爱他电影中的阴郁,灰色,隐忍 和 张力。有一种非常贴近现实,却又非常诡谲的美感。第一部看得是 蝴蝶。第二部就是 黑暗之光。
一个生命悄悄的来又悄悄的去了。一个女孩的心里悄悄的留下了一个人的影子,也永远的住下了。斗然生离死别,风花雪月。一家盲人按摩院安宁幸福的一家。最终一瞥眼,终将看见那黑暗之光。
台湾电影的希望,就是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之光》。
获奖纪录
本片获得了第1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奖、最佳影片奖和亚洲电影奖三项最高奖。专辑《黑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