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中鬼子为什么都爱说“大大的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4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日军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仅在物质上,也在文化、社会风俗等无形领域。语言交流的障碍便是其中之一。
在众多抗日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日本鬼子说出一口“地道”的中国话:“你的,花姑娘的,哪里的有?”而汉奸们则应和道:“太君,这里的,花姑娘的,大大的宽伍有!”这是真实的历史现象吗?
实际上,这种影视剧中常见的对话并非真实情况。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一种叫做协和语的中介语言。由于汉语和日语发音差异较大,互通性极低,大量来华的日本人与中国人交流时,便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语言。
协和语的特点是词汇量较小,表达简单,往往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交流,如“要不要”、“你的”、“我的”、“他的”、“买不买”、“多儿钱”、“干活计”、“来”、“什烂森么”、“王八”、“没有”等。句子结构也比较固定,便于在不同场合重复使用。
协和语作为汉语和日语的混合产物,引入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日语词汇,如“哟西(よし)”、“咪西(めし)”、“哈依(はい)”等。同时,协和语还受日语影响,出现了汉语中不常见的语法特征,如谓语后置等。
这种语言的出现,是由于日本军人汉语水平普遍较低,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语言教育效果有限。而日军在占领区推行的“皇民化教育”,虽然培养了会说日语的民众,但在大陆的日军由于自大和对汉语的轻视,导致他们不愿学习汉语。
协和语并非首次出现的混搭语言,早在英国和美国在广州等大型口岸进行东亚贸易时,便产生了皮钦语,即Business被广州人讹读为Pidgin的产物。后来上海开埠,洋泾浜英语也随之诞生,这种语言同样简单破碎,语法简单,发音受当地语言影响。
然而,协和语和洋泾浜英语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协和语在日本战败后不再使用,而洋泾浜英语也在上海失去其魅力后逐渐消亡。如今,只剩下“拿摩温(number one)”等少数词汇仍存留在方言中。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