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刀的鼻祖唐刀,为何未能在中原大地上流传下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近十几年来中国冷兵器爱好者几乎同时迷上了一种早已失传的兵器——唐刀。 唐刀在 历史 上确实占有独特地位, 目前根据史料记载所谓唐刀一般是指唐代研制的四种独有刀型:横刀、陌刀、障刀、仪刀。 传说这些唐刀工艺精良、威力巨大,在当时就享有盛名,并且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的冷兵器爱好者之所以对唐刀产生一种独特的感情,应该还是由于日本武士刀就是源自于唐刀。 尽管中国古代冷兵器有灿烂的 历史 ,但在世界上并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精品。而日本武士刀却早已享誉世界,跻身世界十大名刀之列,出于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人对于武士刀的老祖宗唐刀自然会倍加推崇。 可惜的是,享有盛誉的唐刀工艺早已失传,甚至至今也一把唐刀实物传世,让人不禁惋惜。

那么如此精良的兵器为何没有留下?这么精良的工艺为什么没能传承下来?作为学习者的日本为什么造出了巧夺天工的武士刀,而中国的冷兵器自唐代之后就没有超越日本的精品? 冷静下来翻一翻 历史 的故纸堆,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深层的原因,从一把刀也可以窥见中国 历史 的发展轨迹。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唐刀确实出现过,并且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绝没有后人所推崇的那般神奇。 除了四款独有刀型之外,唐朝的刀剑类兵器实际上很多,既有传承前人的工艺,也有创新研发的产品。独特的唐刀只是在兵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朵奇葩,犹如一颗灿烂的流星,绚丽而短暂。 翻阅史料可以发现,即便在唐代,唐刀也只是少部分人能够配备,大多数的官兵装备的还是普通刀剑。 原因很简单, 唐刀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唐朝国力强盛,有足够的条件在兵器上追求精益求精,但这种追求并不能和中国人价值观相契合,很快便被淘汰。

没错,唐刀及其工艺并不是因为特殊 历史 原因失传而是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可以通过和日本人的对比来看为什么说唐刀这种精品在中国被淘汰,在日本却能够发扬光大。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原王朝就是大国,地大物博,同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战火也从未间断过。有战争就要有兵器,刀剑也因为战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汉代以后,单刃的刀在战场上逐步取代了双刃剑,原因很简单,刀铸造工艺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威力也更大,实用价值是刀能够最终胜出的原因。


当然,刀也是从剑发展而来的,汉代环刀和唐刀都是直刀,后来逐步发展出了奇妙的弧度,威力倍增。 中国的统治者们对待兵器最看重的是威力,其次是成本,工艺是否精良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在战场上再精良的刀剑也经不住连续地劈砍,一次战斗下来,基本就报废了。 维修是肯定来不及的,因此他们需要装备更多的兵器来替换。造价太高的兵器无法提供给消耗巨大的军队。

而日本却和我们完全不同,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岛国,面积小,资源极为稀缺,这种特殊国情也导致日本人非常珍惜资源,尽可能的将物资用到极致。 所以他们用极为珍贵的铁铸造兵器的时候,会倾注巨大的心血,以至于将兵器做成了精致的工艺品。 除非战争时期,他都非常珍视自己的佩刀,很多日本家族将佩刀作为传家之宝。甚至很多在战斗中损坏的武士刀也流传了下来。 这和中国的情景是完全相反的,在讲究实用的中国人看来,刀就是用来砍的,砍人、砍盾、砍铠甲,刀和刀的正面互砍也是必修课,无论什么样的刀,硬碰硬总归要损坏的。 所以,与其精益求精不如以多取胜,坏了再换把新的接着砍,修不好的就回炉重练,反正工艺要求不高,成型能砍人就行,毕竟铁家伙本身就够硬。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刀工艺太过复杂,铸造时间长,对于原料的要求肯定要比普通兵器高,而毁损程度和普通兵器并没有什么区别。另外, 唐刀中最为普遍的横刀,其自身的设计也是有缺陷的。 从史料的描述、配图以及今人复原的成品来看,横刀尽管铸造工艺精良,刀锋极为锐利,但是刀身相对太窄,太薄。由于是直刀,劈砍的威力较小,应该还是和剑一样,主要的攻击动作是刺。 这种兵器这能作为防身武器,在重甲重盾的战场上根本占不到便宜。 日本人在后来的摸索中无意间发现了能使直刀出现弧度的方法,使日本刀的威力大大增强,而横刀却始终没有再继续发展下去。

唐刀被淘汰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并不缺乏替代品,其实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更重、更宽、有弧度的刀具,并且始终在发展。 唐代后期,鬼头刀就开始逐步流行,后来就成了中国战场上的重要短兵器。 所谓鬼头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刀片子,刀宽且重,使用简便,普通士兵选择和自己力量相匹配的型号装备。 并且这种刀外形有些夸张,但一看就知道杀伤力极大。 实际上这种刀就是为了使用方便和发展出来的,战术动作以劈砍为主,并不需要特殊的功底,当年十九路军大刀队就是用一招"斧劈华山"威震日寇。 可以试想唐刀这种细且长的工艺品是无法适应战争需要的,繁杂的工艺也给传承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唐刀被 历史 淘汰也是必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