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小学排名前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7

呼市小学排名前十:苏虎街小学(新城区)、农大附小(赛罕区)、北垣街小学(新城区)、青山小学(新城区)、满族小学(新城区)、关帝庙小学(新城区)、娜荷芽双语学校(赛罕区)、南门外小学(赛罕区)、南马路小学(回民区)、太平街小学(回民区)。

1、苏虎街小学(新城区)。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小学的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绥远省归绥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1950年更名为绥远省立干部子女小学。1954年更名为苏虎街小学。1978年被确定为自治区、市、区三级重点小学。

1984年改为实验小学。从1960年起,进行学制改革和集中识字实验。1984年以来,系统进行学制、集中识字、阅读课单元序列教学、讲演课等项目的教改实验。学校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农大附小(赛罕区)。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是经教育厅、内蒙古农业大学、新城区教育局批准,2000年1月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子弟小学转制而成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实行民办公助的办学体制。转制五年来,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校风良好,校园文化浓郁,有较好办学条件和较高教学质量,办学特色鲜明,在社会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校。

学校校园面积3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有前后两个10000平方米的操场,98个多媒体学生教室,4个计算机教室,2个科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舞蹈教室,2个美术教室,一个多功能厅,1个1700平方米的半地下风雨操场,学校还有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室,印刷室等。

3、北垣街小学(新城区)。

北垣实验小学始建于1963年,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街星火巷。校园占地面积为9240平方米,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6人。有教职工104人,获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有62人,占60%。获市级以上荣誉的优秀教师34人,占32%。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是北垣小学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早在年初,新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上,就将北垣小学北校区以及满小分校列为重点工作,如今满小立项,北垣小学北校区也有了新进展,根据接近学校人士透露的消息,此次2020038号地或为北垣小学北校区建设用地,此外该地块还要求竞买人提供《府兴营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建学校协议书》,并承诺学校建成后无偿移交新城区政府。

4、青山小学(新城区)。

青山小学创建于1949年,和共和国同龄的这所农村小学正好见证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室装备、教学仪器配备达到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标准基本要求。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近100名学生,拥有一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7名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都从教12年以上,都为合格学历,其中大专学历教师2名等。

据了解,新城区青山小学和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相邻,每天两所学校门前接送学生的家长和车辆较多,时常拥堵,学生上下学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鉴于此,新城区交管大队提出建议,在金海路桥下道路恢复时,将两所学校门前临街空地安装隔离护栏,构建上下学安全防护区,学生、家长、接送车辆分流至安全通道。保障学生及家长人身安全。

5、满族小学(新城区)。

建国后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办满族小学。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满族小学。始建于1957年。截至1990年,有14个教学班,学生700余人,教职工近50人。建校以来,共毕业学生3000余人,其中五分之一是满族学生。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建起教学大楼,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历来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多次被上级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极具满族特色的呼和浩特满族小学,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以满族族名命名的小学。(另外一所在广州)

6、关帝庙小学(新城区)。

坐落于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中心位置的关帝庙街小学始建于1911年,历经沧桑,孕育和积淀了优良的学校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铸就了“乐于奉献,敢于超越”的关小精神,无数英才俊杰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关帝庙街小学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教职工71人,其中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带头人”一人,内蒙辅导员“标兵”暨内蒙教学能手一人,呼市教学能手二人,新城区教学能手十人,新城区学科带头人一人,新城区教学新秀三人,新城区十佳班主任一人。

7、娜荷芽双语学校(赛罕区)。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娜荷芽双语学校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是我市第一所英汉双语学校,首批内蒙古民办示范校。学校占地10764平米,自有食堂、公寓楼,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娜荷芽幼儿园同属一个管理团队。

现有在校生1027人,教学班27个,教职工127人,秉承“求实创新 走向世界”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校二十余年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认可。

寄宿制学校,自有宿舍楼、食堂,免去双职工家庭无人接送孩子困扰,锻炼孩子自理能力。每间学生宿舍配备专职宿舍管理老师,设有独立卫生间、洗漱间。学校设有医务室,聘有专职校医一名(具备副主任医师资质),保健员一名。

8、南门外小学(赛罕区)。

处于第一的是锡林南路小学,其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曾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是内蒙古重点小学。紧随其后的是伦南路小学,其也是位于赛罕区,是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家长们比较重视的小学。

呼和浩特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文化积淀深厚,始终坚持建设崇高先进的学校文化,同时积极探索着创新办学管理模式,坚持严格、规范、精细、人文的现代学校管理。

呼和浩特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建设了“爱学生、擅合作、精业务”的教学队伍,培养了“勇担当、善思考、勤实践”的莘莘学子。学校整个校园布局科学,景观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设备齐全,集功能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

9、南马路小学(回民区)。

学校具有非常完善的教学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数字语音教室、2个微机室、2个大型的能同时拥有60位教师工作的的精神家园。教师电子办公室、29个班班通多媒体教室、3个公用多功能多媒体教室、6个年级图书馆阅览室、自然实验室、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和音乐大厅。

南马路小学把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办突出信息化教育基础上的优质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为此,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人性化的管理为保障、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载体积极创建温暖温馨的校园文化,开创有利于学校每一个人发展成长的学习工作环境与空间,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位师生学习工作甚至是生活的精神家园。

10、太平街小学。

太平街小学祥生城校区是由祥生集团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政府、太平街小学,于2021年4月30日正式完成签约捐建。回民区太平街小学总校始建于1948年,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在全市的小学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随着太平街小学祥生城校区的复工建设,回民区第二幼祥生·东方樾分园签约落定、“呼市二中优秀生源基地“秋实学校的高中部的复工建设,组成祥生城项目周边优质的K15教育链。回民区第二幼儿园祥生东方樾分园,是祥生地产与回民区教育局于2022年4月29日完成签约,该园总校是内蒙古首家托幼早教基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