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孩子认识高科技产品,却没有生活常识,该如何改变?

孩子没有生活常识该怎么办?

第1个回答  2019-08-19
其实并不是说城市的孩子就一定没有生活常识,这得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怎么样一个观念。有些家庭认为孩子需要的就读书一件事情,所以回到家就让孩子在房间看书,别的什么都不需要管,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会生活常识更缺乏一些,但是有些家庭不会这样,该让孩子帮着干家务还是得帮,外出买东西也会让孩子去买,孩子也能听到家长说一些日常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导致生活常识缺乏的情况。当然,就算家长不教,实际上城市的学校也不仅仅是教学习,相比农村的学校,他们会更多地有社会实践的课程和外出实践的活动,这都是对孩子生活动手能力的一个培养,每年还有春游秋游,这时候父母都是不在的,小孩子们到了地点就可以结伴玩,自己买东西,自己可以选择怎么吃午餐之类。其实并不是大家普遍认知的那样城市孩子就会缺乏生活常识,只不过是电视上经常那样把城市孩子塑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形象好跟农村孩子进行对比而已。
第2个回答  2019-08-19
1.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所以确定一个明确计划和目标并为之坚持21天.
2.树立各种实力较量的竞争意识,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就是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强迫自己去完成习惯的培养和计划,去挖掘隐藏在大脑里的潜意识.
3.做出一份对于自己的奖惩模式,强迫自己每天完成自己的计划.
第3个回答  2021-12-03
这需要家长主动引导他们了解生活常识 当他们做错的时候,去给他们讲解生活常识是怎么做的
第4个回答  2019-08-19
城市的孩子认识高科技产品,却没有生活常识。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有生活常识,如果没有生活常识,那些都是父母惯的,父母没有教育好
第5个回答  2019-08-19
应该鼓励孩子学习之余时间多参加课外校外活动,学习自己生活或者说是生存本事,增长在学校没教的东西,如果学校组织的或少年宫等组织的活动尽量争取参加,也给孩子发展、生长机会,长大后能自力更生,独立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