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批改小学生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问题一:怎样批改小学生作文 、明确批与改的执行者。 作文批改,实际上包含两层次: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教师批阅,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这里写.

问题二:如何批改小学生作文及给评语 精彩的作文评语会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作文评语为老师和学生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让老师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教与学的乐趣。那么如今学生习作应该如何改,特别是对刚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作文,我们应该如何改,才能更好的实践新课程教学目标?一、师生共批互阅中品尝快乐《新课标》在设定习作初始阶段的目标时,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自信心上,目的是首先要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差异的,学生的习作也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个别,注意因材施教,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其潜能。因此,对习作我们可以采取评赏性的评改方法,就是教师首先要当好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在不同的层次上针对不同层次的习作进行不同层次的批改,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1、一条精彩的评语对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激起孩子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我们可以用欣赏的角度去修改他的文章,错字和病句这一定得改,这对于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来说挺重要的,孩子毕竟还小,对于纠错的文字和语句接受能力还是挺快的,看了老师的修改后,他下次也不易再犯了。所以,我们批改学生的作文,对于不同层次的文章需进行不同层次的修改,不全批全改,只抓精批细改,写贴心的评语。除了老师批改外,偶尔也可以让学生互改,让学生有个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促进的机会,互改后老师再收起来修改一下。当然这种情况不宜多用,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只是利用这种形式让孩子体验批改作文的乐趣。不管用什么方式批改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都要及时,尊重儿童的实际,能蹲下身子,倾听花开的声音,不能以成人的意识代替儿童的童心童趣。二、让学生在阅读评语中品尝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开始练习习作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也就是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强调真实表达,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可以发挥评语、评分的更大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存在的问题及怎样修改。比如,我对学生的游记习作评语:看到你写了这么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老师恨不得马上飞过去去感受下你的快乐,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的旅行快乐,你能否试试?又如,对学生平时习作给等第时,宜多纵比(学生现在跟以前比),少用横比(同学跟同学比)。评分时,我们不能用优生的尺子来衡量中等生或差生的作文成绩,对那些尽管还有某些不足但已基本达到本次训练目标或有鲜明个性创意的习作,都应给高分甚至满分。同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分别对待。写的评语要通俗易懂,要从孩子的角度来写,与孩子同感受,多鼓励、表扬他们的优点。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句生动的语句、一个逼真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都应给予肯定,增强他们习作的兴趣,只有这样才更贴近孩子的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中明白道理,提高认识,品尝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

问题三:如何批改小学生作文 当我们的学生满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写下一篇篇不太完美的作文,交给老师判阅时,他们在期待着,期待着老师用同样一颗爱心去赏识他们的作文,真诚地指出作文存在的不足,以待有所提高。然而我们有的老师却如同法官一样,冷冰冰地给学生的作 *** 出了如下的“判决”。好的作文统一是: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中等的作文统一是: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差的作文统一是: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老师冷冰冰的态度和这标签一样的评语,慢慢地使学生那一颗火热的心也渐渐地冷却下来,他们不爱看老师的评语,久而久之他们写作文的热情也渐渐地冷却下来。
其实,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的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地进行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为此,一定要优化作文评语。我觉得优化作文评语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 赏识性。
赏识学生,就是要教师俯下身来看学生,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采的,充满着幻想,充满着期待,需要教师细心地去发现,精心地去呵护。由于认知、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表达。
二、激励性。
当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还要一路呵护好学生写作热情,即:不断地激励他们写好作文。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孩子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要求,还要为每一位孩子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要求,使得他们循序渐进有所提高。此时的教师就像一架梯子,让学生踩着梯子去摘取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提要求切忌生硬、刻板,那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数子十长”的基础上,委婉而又诚恳地指出“一短”,这一短,就是学生下次要奋斗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不要太难,让学生稍微努力就能完成这个目标。
三 指导性
一篇篇作文出自学生的心,学生的手。由于他们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不是太好,又由于他们生活经历不是太丰富,在作文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评语中有针对性地指导。
(1)导在文法处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果用一种商榷式的评语,他们更易于接受。学生也是有思维的人,他有迫切的成人意识,人格尊严,他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读了评语后,觉得老师在和自己商量,油然而生对自身的价值的认识。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你说对吗?你再去看看还会看到些什么?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才会畅所欲言。
商榷式的评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评语的作用,也带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文或思想行为提出建议,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去调整自己的言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2)导在做人上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这些话都是对作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小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在作......>>

问题四:小学作文怎样批改 1.有目的地进行批改。
批改学生的作文,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修改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措施:对于基础特别好的学生,教师只需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让其自己修改便可;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教会其怎样修改;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则要多关心、鼓励和帮助他们,并尽可能多地找出其作文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当然必要时还要进行“面批面改”。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较快地学会修改,并增强修改作文的自信心。
2.大胆探索有效的批改方法。
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大胆探索,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的方法。
3.批改要讲求实效。
批改学生的作文不应是为应付检查而批改,而要讲求实效。教师要通过批改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收获,如应学会怎样选择材料和怎样进行表达,应弄懂自己所写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并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的评语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够好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虽然写得不错,但还有改进的空间,还可以写得更精彩。
4.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师改。”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如要教会学生“增”,即增加字、词、句、段,要教会学生“删”,即删去多余的部分,要教会学生“调”,即调换词句的位置,要教会学生“换”,即把用得不恰当的词句换掉。
评论
|
0

问题五:怎样批改小学生作文(一) 现在许多教师上张,小学生的咋文,应该让他们自审白改,教师不必越沮代咆。理由是:批改作文是一项十分繁觉的劳动,但当致师理经过辛辛苦苦批改好的作文本发下去以后,学生看了一下成绩,就把它往书包里一塞,并不认真撰摩教师的批语和改笔,更不想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修改,这样,批改作文岂不成了无效劳动?这种看法,貌似有理,其实不然。 我一向主张,刘小学生的作文,要精批细改。从理论上讲,自己的作文,最好应该自己去修改;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还处在逐渐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掌握自己的兰导权,友挥主导作用,决不能放任白流。所以《大纲)(草案)》指出:“要重视作文的指导、批改和评讲。”作文的指导、批改和评讲,是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恢的三个环节。批改和评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指导。批改和评讲的内容,都是从学生的习作出发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因此就更切合实际,更能发挥指导作用。 对小学生的作文怎样进行精批细改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全批全改、教师批学生改、面批以及互评自改等不同的方式。

问题六:谈如何批改作文 一、 不要写大话、套话 有些语文老师为了“见红”,就写一些套话。如“结构不完”“中心不突出”、“选材不当”、“详略不当”等等。学生看了有什么作用呢?读起来是索然无味。如果真是结构不完整,那为什么不把合适的结构安排出来。也许我们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只要你指出来,下次他就会按这种结构去写。所以这些空话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失掉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写了一篇文章之后,就很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评价的。当乙看到这些空洞的评语之后,学生会很失望。因此作文的评语应该从小处着眼,应该落到实处。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具体指出,并且还要给出解决的方法,或者指明方向。就一些好的地方也要给予明确指出。要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的使用。只有这些细小的圈点才能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细心,感到你对他这篇文章的重视。多一个圈点就会多换一份学生的认真。 二、 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之处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写的怎么差,如果总是以这种心态去批改作文的话,那么批改作文就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学生的习作肯定是有问题的,他们还在学习写作,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我们要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要更多的看见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就是一个词语的使用。也许就是这一个圈点就点燃了学生的写作 *** 。所以我们应该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心态,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心里秘密,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注意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站在他们的角度,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我曾经有个学生,她在作文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又重男轻女,所以我活的很没有意思… …我总是抬不起头来,我害怕大家的眼神”。针对这样的文章我们就不能简简单单只把它当作一篇作文来评了,而应该把它当作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我们要充当学生忠实的听众。我引用了一句名言来鼓励她: “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 …”。这么几句简单的话语,使她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从此她每次的作文总是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充满真实的情感。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引导他们应该循序渐进,与之平等交流。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对立否定或乱棒打死,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如: “但这是你自己写的吗?”“表达不清,内容简单。”“不符合要求,重写!”“文章写得很平淡,像一杯白开水,无味!”等 不堪入目的字眼。对于学生作文,我们要善于“无中取有”,找出其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 缺点,我们应具体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评语时要满怀深情,以充满爱的评语,用饱蘸感情的红笔,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中获取进步的信心与力量。 三、有的放矢,评点到位 写作文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热情?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怎样的评语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些都需要教师绞尽脑汁,用心琢磨。绝大部分学生相当重视老师的评语,愿意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的撰写上要格外用心,看准问题,抓住关键,点明要害,指出方法。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在下评语时往往求简、求省工,不痛不痒,语义不明,甚至妄下断语。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几页“作文评语集锦”,读完就“拈”几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比如“本文结构完整,但层次不清” “应写得再具体些”“还可以”……层次有何混乱之处?怎么写才具体?“可以”是个什......>>

问题七:怎样批改小学五年级的作文 梦想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是幸福的,有梦想可以让青春永驻……可当前社会浮躁,一些人迫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出现了信仰的危机;还有不少人为了高房价、社会分配不公平、身体亚健康等而感到迷茫与失落。正因为梦想、信仰问题的出现,才成就了张大师、李神仙们。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浮躁的社会情绪不可避免地传染到了青少年身上,从而出现了“比爹”、“学好不如嫁好”、“沉迷网络游戏”、“脆弱轻生”、“厌学逃课”等不良的现象。要纠正这些思想或者行为习惯,恰恰需要引导我们的青少年从小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坚持。
让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就在那一闪念,可能是基于某人的一句话,或受某个人物的影响,或因某件事而有所触动。那瞬间的火花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