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女,你有尽孝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作为子女要做到老人想到我们就高兴,不让老人牵挂,让老人放心;要帮助老人解决他所牵挂的事,让老人安心。不让老人操心、放心、安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有些难度。

我作为独女,为了父母,尽可能将家安置在离父母不远,好多回家陪伴两老;为了父母,从不将生活、工作中的烦恼与父母分享,免得两老操心;为了父母,在陪父母交谈时,尽可能压制住想与之辩论的冲动,以免两者之间代沟发生碰撞;等等……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认为,一是尽孝要趁早;二是在尽孝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老人的心理,在与父母交流、安抚过程中,要有实质性的交流,而且要尽早的了解父母的心理,尽早消除疑虑 。三是老人待在家里不到外面走走、看看、交流,在有限的人际交往的范围内,想的更多的是孙儿和子女并为他们操不完的心,所以要多带父母外出 旅游 ,散散心。在我看来,尽孝其实就是给予父母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安心,才能安度晚年。

附 老年人心理病症如下:

1、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老年人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日常生活没有快乐,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记忆减退,甚至持续产生死亡念头。

2、焦虑症,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他们身体本无疾病,或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辗转于各处求医问药,做各种化验检查,遍尝各种偏秘祖传方;过分担忧家人的安全和 健康 等等;对某种治疗或药物过度依赖。种种表现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

4、神经衰,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绪性疲劳,失眠,头痛,心悸等,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可有间歇,病情容易反复。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多在5 7小时之间,并常常有睡眠浅、早醒、多梦的现象。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神经衰弱最主要的表现。

5、老年痴呆症,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存在智力障碍,其中1/2可发生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和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语言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推理判断思维减退等。

我的父母如今年纪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我们7兄妹都不在父母身边,只有父母两个老人在家相依为命。我的2个阿姐,2个妹妹己成家。二弟也成了家,而且在来宾市那里另有住房,叫上父母一起去住又不愿意。小弟还没成家又不愿在家陪父母,还是一直在广东打工。而我本想把生意从广东转回老家来宾发展,如生意不失败也好对离近点的父母尽孝心,虽知事不如人所愿,生意失败又下广东打工。

就如父母所说:“父母怎能怪你呢!你也有自己的家要照顾”。我真感谢父母的理解!

我每回去过年,就会对父母说:等儿子读完大学后我就回来陪您二老了!

如今,我隔3 5天又打个电话回去给父母。我明知父母很少能接到我的电话,虽然那老人手机都把铃声调整到最高声音,可父母老了听力不太好,有时听不到就没接,由此打回的电话常常如石沉大海,无回音,但我每年都坚持这样打。

这不是为了感动谁,只为自己心里好受些。别人说我没尽孝,但我说我已尽孝了,只是所尽的孝父母没能受到!由此,每年回起过年,见到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儿回来尽孝了!

啊,没有啊。家是农村的在城里买了房子。妈妈给看孩子,老爸在家里,感觉挺对不住爸的。

孝道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则以孝为根本,一个“孝”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 历史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孝呢?

在现今人们的认识中,一般认为只要赡养老人,让老人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就算是尽到孝道了。其实这只能说是孝的一部分,还不是孝道的真正含义。

孔子就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算养骡子养马,也需要按时给它喂点草料呢,如果对父母态度不恭敬,就算赡养父母,和养骡子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古人有句话说“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孝道讲究的是心,而不是事,如果把给予父母的生活条件是否优越,作为判定是否孝顺的标准,那穷人的家子弟就永远没有孝子了。但 历史 事实恰恰相反,自古是寒门出孝子,国难显忠臣,越是贫穷的人家,越容易出现孝子贤孙;越是那些富贵人家,越容易出现违逆父母的不肖子孙。

作为儿女,你是否已尽孝?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

出门在外,你是否有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说说最近的情况?

你是否高兴的时候,与父母一同分享?

回到家,你是否有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为年迈的父母打一盆洗脚水?

为父母烧一壶洗澡水?

寒冷的冬天,为父母买一件暖和的棉衣?

炎热的夏天,你是否有电话劝劝父母,不要太劳累?

父母生病时你是否放下工作,火速回家照顾?

如果这些你都没做过,赶紧行动吧?

父母不再年轻,一天天变老,趁一切还来得及,在外多打打电话,回到家多陪父母唠唠家常,一年陪父母过一个生日,这些我们都能做到。

谢谢你的邀请!
我尽孝了吗?
我觉得我没有尽孝,或者说尽孝太晚了。

我从小没有父亲,只有我妈在一个女人从36岁的时候(没有改嫁)坚持养大我们5个孩子,我有4个姐姐,我最小,作为我妈最想看到的并不是我多有钱,事业做多大,而是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都结婚生子家庭和睦,钱多与少用得过来就行,一家人相互帮助理解,这样是她的理想。如今4个姐姐都结婚儿女都有,而一提到我就是各种头疼,各种担心,当初为了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怎么如此操碎了心。年复一年,我长大了,如今30出头的人,我刚刚结婚,给她生了个孙子。或许这就我理解的尽孝。同样也与她不谋而合,现在整天开心得不得了。婆媳两个人关系好的很,一个当着亲女儿一样,一个当着亲妈一样,这也是我想要的,也是对我事业最大的精神支持。感谢妈妈!我爱你!

我妈1957年4月29日生,62岁了,念过2天书,我教会了她好多字,银行里签名,电视剧名字都认识,智能手机用的溜得很,手机一卡,还感觉烦,给她换一个开心得很,微信用的不知道有多熟练,除了不会发红包。哈哈!说起她只要不限制字,码多久的字都可以。她幽默,她善良,她认命,她思想开明,她内心强大,她多愁伤感,她老了……妈!妈妈
我还来得及尽孝,希望你平安 健康 !时光荏苒·过去的一去不复返,而未来的在我们手中前行,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心,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中国人讲孝,如果只讲孝还不够,不完整,还应该有一个顺字,我个人理解,孝是形式上,物质上对老人的义务,而顺才是对老人心理,精神的满足,现在老人不缺物质的依赖,而是缺的儿女的陪伴与安慰,一句话,让老人顺心就是真孝!

不孝子敬上,无能为力,我宁愿自己死在外面也不想就眼睁睁的看着你们就这样老去,现在这个 社会 陪伴也是要资本的,请求时光慢点,留点时间给我父母好吗!

我是死者的的弟媳妇,大外甥不管小外甥没能力拿不出钱来。我们姊妹五个每人出五千给她治病,我们家没钱欠债二十多万,做生意亏了十多万,信用卡欠三万多,这种情况下还四处借钱给我姐救命。水滴筹里面筹款,我问心无愧了,对得起我的良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