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邵武人自豪的地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10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昭武县,属建安郡。晋元康元年(291)改名邵武县,曾名昭阳、武阳、邵阳、昭武。隋开是九年(589)废县,归泉州(州治今福州);十二年(592)复置邵武县,属抚州。唐武德四年(621)属建州。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改名昭武县,五代汉乾佑元年(948)复名邵武。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属邵武军。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属邵武府,清亦同。民国初属建安道。1932年曾建苏维埃政府,1949年5月9日解放,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建阳地区、南平地区。198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现由南平市代管。
   2000年,撤销大竹乡,设立大竹镇;吴家塘农场改制设立吴家塘镇,吴家塘镇辖吴家塘居委会和坊上、行岭、杨家圩、铁罗、庄坛5个村;吴家塘镇人民政府驻吴家塘。2000年底,邵武市辖4街道12镇3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拿口镇、和平镇、水北镇、大埠岗镇、沿山镇、洪墩镇、城郊镇、下沙镇、卫闽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张厝乡、桂林乡、金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88401人,其中:昭阳街道 35198人、通泰街道 39861人、水北街道 35127人、晒口街道 8055人、城郊镇 12899人、水北镇 19045人、下沙镇 8421人、卫闽镇 7433人、沿山镇 15322人、拿口镇 21853人、洪墩镇 13790人、大埠岗镇 11312人、和平镇 14443人、肖家坊镇 9845人、大竹镇 7467人、吴家塘镇 7075人、桂林乡 9666人、张厝乡 5699人、金坑乡 5890人
   2003年,邵武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拿口镇、和平镇、水北镇、大埠岗镇、沿山镇、洪墩镇、城郊镇、下沙镇、卫闽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张厝乡、桂林乡、金坑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30.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0万人

邮编:354000 代码:350781 区号:0599 拼音:Shaowu Shi

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55′-27°36′,东经117°02′-117°50′。总面积2851.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0.13万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3.10万人。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
邵武市地处闽西北,位于武夷山南麓,史称"铁城"。全市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9.65平方公里。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134个行政村,43个居委会。
邵武是历史文化古城。自三国吴王孙权置昭武县,因晋朝避司马昭讳改名邵武,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历史上曾出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著名文学评论家严羽出生于邵武。 邵武是闽北革命根据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邵武解放,这里先后设立过中共闽赣省委、福建省委等党的领导机关,创建了112个老区基点村。
邵武是入闽重要通道。兵家必争之地,因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故名"铁城"。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鹰厦铁路纵贯全境,邵武站是铁路入闽第一大站,境内316国道全长83.7公里,沿途经过10个乡(镇)、街道,距武夷山机场仅70余公里,京福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我市肖家坊镇。
邵武是闽北"林海粮仓"。是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森林面积319万亩,林木蓄积量1402万立方米,是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同时,境内水利资源理论蕴藏总量30.4万千瓦,地下矿藏20余种,莹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邵武是武夷旅游胜地。地处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以及将乐玉华洞,境内有天成岩、和平古镇、千岭度假区、千年银杏树、音乐喷泉、黄氏峭公祠、民俗馆、李纲祠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吃住、娱、购等基础设施齐全。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几年来,邵武市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计生协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八闽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活动优胜城市、全省环境最优美县(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一级达标"城市、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2002年,邵武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邵武简介
邵武市位于闽西北绿三角的中心,距离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仅71公里,距离国家级风景区泰宁金湖仅74公里,距离省级风景名胜区将乐玉华洞141公里。是沟通闽西北“绿三角”武夷山、金湖、玉华洞三个“角”的必经交通枢纽,使邵武市处在闽西北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因而旅游区位尤为突出。

   邵武市水陆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机场76公里,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鹰厦铁路和316国道南北穿越县境,省道301线和204线纵贯东北--西南向,三条交通干线在县城交汇,与一些交通支线交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游客进得来,散得去,对外旅游交通方便。

   邵武作为全省武夷游、金湖游两大重点线路的中间点,发展旅游产业,填补了两大旅游区间的空白,有效拉近旅游区间的距离,整合闽西北旅游资源,从而有助于促进闽西北绿三角旅游经济走廊的形成。

邵武简称“铁城”,地处闽西北,位于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全市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总人口32.1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9.65平方公里。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134个行政村,43个居委会。
邵武是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历史上曾出了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著名文学评论家严羽出生于邵武。
邵武是闽北革命根据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邵武解放,这里先后设立过中共闽赣省委、福建省委等党的领导机关,创建了112个老区基点村。熙春山公园还树立着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
邵武是入闽重要通道。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鹰厦铁路纵贯全境,邵武站是铁路入闽第一大站,境内316国道全长83.7公里,沿途经过10个乡(镇)、街道,距武夷山机场仅70余公里,京福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我市肖家坊镇。
邵武是闽北“林海粮仓”。是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水利资源理论蕴藏总量30.4万千瓦,地下矿藏20余种,莹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邵武是武夷旅游胜地。地处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以及将乐玉华洞,境内有天成岩、和平古镇、千岭度假区、千年银杏树、人民广场音乐喷泉、黄氏峭公祠、民俗馆、李纲祠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吃住、娱、购等基础设施齐全。

邵武市位于闽西北绿三角的中心,距离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仅71公里,距离国家级风景区泰宁金湖仅74公里,距离省级风景名胜区将乐玉华洞141公里。是沟通闽西北“绿三角”武夷山、金湖、玉华洞三个“角”的必经交通枢纽,使邵武市处在闽西北旅游线路的中心位置,因而旅游区位尤为突出。
   邵武市水陆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机场76公里,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鹰厦铁路和316国道南北穿越县境,省道301线和204线纵贯东北--西南向,三条交通干线在县城交汇,与一些交通支线交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游客进得来,散得去,对外旅游交通方便。
   邵武作为全省武夷游、金湖游两大重点线路的中间点,发展旅游产业,填补了两大旅游区间的空白,有效拉近旅游区间的距离,整合闽西北旅游资源,从而有助于促进闽西北绿三角旅游经济走廊的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