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新根据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西洛南县,省委在庾家河(现属丹凤县)召开第18次常委会。决定:一、在鄂豫陕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二、将中共鄂豫皖省委立即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省委成员不变,随后进入创建根据地的新时期。创建鄂豫陕根据地前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红二十五为主力,第二阶段以红七十四师为主力。
第一阶段:
庾家河会议后,经过一个多月奋战,红二十五军初步在郧西、洵阳、镇安、山阳四县边区建立了根据地的基础,并扩军400余名,同时也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先后进行了许多战斗,主要有独树镇、庾家河、袁家沟口等战役,最终红二十五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1935年4月,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山阳县小河袁家沟口成立,标志着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成。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是边区最高政府,下辖镇安、五星县苏维埃苏维埃政府及山阳县苏维埃筹备处、宁陕土地委员会及13个区、70个乡、314个行政村苏维埃政权。根据地建立的农民武装有陕南抗捐第一军及鄂陕游击司令部所辖的6路游击师,在豫陕边有豫陕游击师所辖的4个大队。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前锋直达西安附近的韦区、杜曲,由于没有电台无法同中央联系。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转道西安抵达二十五军,带来了中央文件和一、四方面军会合,并有北上动向的消息。为进一步摆脱敌人“围剿”,配合主力红军取得长征胜利,15日晚省委在沣峪口(长安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西征甘肃,北上陕北,巩固陕北苏区,同时决定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统一领导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持斗争。7月30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鄂豫陕苏区,从西江口出发继续长征。随即攻占双石铺(今凤县城),连克两当、天水、秦安、隆德县城,过泾川,9月15日到达陕北的延川县永坪镇,与中共西北工委和陕北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成为红军长征中先期到达身背的第一支队伍。
第二阶段:
红二十五军离开后,鄂陕、豫陕两个特委于1935年9月9日在陕西商南县梁家坟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鄂豫陕特委,选举郑位三为特委书记,常委和委员有陈先端、李隆贵、方升普、曾焜、李书全、袁崇全、张波、郑连顺等九人。为有利于长期坚持武装斗争,特委将根据地游击队合编组建红七十四师,10月6日在商南县距梁家坟不远的碾子坪正式成立。师长陈先瑞,政委李隆贵,副师长兼参谋长方升普,政治部主任曾焜,全师近700人。红七十四师在同上级失去联系,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转战于鄂豫陕边24个县,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甚至打到华山,威胁西安。打破了敌人的三次围攻,歼灭敌正规军与地方反动武装约4000人,缴获各种枪支3000余支,取得了鄂豫陕边界地区的斗争胜利。1936年3月中旬,红七十四师接到二十五军手枪团程福才从陕北送来的“八一宣言”和《中央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文件,特委向中央汇报了七十四师情况,同中央恢复了联系。
1936年12月中旬,七十四师在蓝田县灞龙庙接到中央指示和电令。1937年8月5日,鄂豫陕特委与七十四师奉中央军委电令北上,全师2100余人前往陕西三原整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10月改为西北留守兵团第四团,中共鄂豫陕(陕南)特委撤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