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的别名是什么?这些名称有什么历史渊源?

帮个忙,语文暑假作业本里面的问题、

第1个回答  2010-08-29
  青田县建于唐各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别名“芝田”。青田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三乡”(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之誉。
  作为石雕之乡的青田,青田石雕以其石质温润如玉、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最早的青田石雕距今约有6000多年历史。青田石的质地晶莹温润,色感雅丽,硬度适中,品类繁多。因其产区、坑洞不同,各显风貌性情。最早艳名于世的是灯光冻,另外,封门青、五彩冻、蓝花冻、酱油冻、黄金耀等乃是石中极品。有诗赞青田封门冻石道:“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青田佳品的种类较多,主色调清淡脱俗,亦苍亦翠,间赭间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态,和而不犯,同中有异,具雍容娴静之姿,无取宠献媚之貌,自古有“石中俊杰”之谓。

  有“石”而后有“石雕”。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摇篮。青田石分布很广,而以山口为中心。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此,石材刻印应运而生。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

  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为贡品。其中,1790年,清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敬献的寿礼60枚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至今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民国初,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等国,并多次参加诸如巴黎赛会、巴拿马赛会、美国圣路易博览会等国际性赛会,而且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银奖。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赠送外国领导人,1956年4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访,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来访,1972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1978年我国领导人访问朝鲜,都选用青田石雕作为礼品。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平庸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青田县处于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全县总人口48.43万人,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4万亩,山地29.8万亩,水域5.l万亩。人均耕地仅0.38亩,人均林地6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显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难以自养生存。

  300多年前,青田县人开始出境贩卖石雕。清末形成一固定路线,从上海乘船北上到旅顺或营口,经陆路至东北边陲满洲出境,沿西伯利亚铁路到莫斯科,再转赴欧洲各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有位青田县人季美楷卖田凑银出国,携带两书笼石雕,与两位同乡自上海至旅顺,火车入俄境,历21天到莫斯科。兜售石雕时,俄国人摇摇手说:“这东西早买过。”只好再乘火车到德国柏林,石雕卖完后,再从国内邮寄两次石货。民国时期,青田人大多从水路出国到欧洲,不必办理护照和出境手续,只需交200银圆。由上海十六铺一些客栈里的秘密机构与远洋货轮的水手长联系,伺机扮成“水”上船,躲藏在机房水手寝室或蔬菜间、煤仓等处。到港后,趁夜深入静时被领上岸,到青团同胞客栈。另一种是办理护照出国。当时青田人在上海设有公昌、公达利、同昌等钱庄,专门代办出国护照。出国者交付300银圆,就可包。若食宿费及出国费用不足,可由钱庄贷款。钱庄还为华侨办理邮购业务。出国获得护照后,从上海乘轮船经香港、新加坡,过马六甲海峡,绕道好望角,抵达洲。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则过运河人地中海,至意大利那不勒斯或法国马赛上,分赴欧洲各国。

  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之前,青田石雕声誉日盛。民国4年(1915),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青团石雕参展,获银牌奖,由此名声大振,引起美国人的浓厚兴趣。方山龙现村吴乾奎,裘山村裘振珊,山口村周芝山、黄松轩,油竹雅番村金美斋等人,先后在美国开设石雕商店,营业颇盛。民国6年,在莫斯科与彼得格勒两地共有青田华侨100多人,贩卖花瓶、小型雕刻品等青田石雕,后因交通困难,货源不继改做皮制品(小皮包)生意。7年,吴岸黄山村王志南,由法国转至荷兰,与广东人简谭合股开设水手馆,代荷兰轮船公司招募中国海员,国内外乡亲往投者甚多。民国6年,北京国民政府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大批劳工赴欧洲参加战地服务。是年冬,县政府开展招募工作,凡报名者均被录取,共招募2000多人,每人发大洋5元,新棉衣1套。战后大多定居欧洲,其中在法国1000多人。1918年12月27日,法国总统给他们颁发国民证、享受公民权利。

  早期陆续赴欧行销青田石雕的商贩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参战的华工,奠定了青田华侨在欧洲的基础。由贩卖青田石雕行商小贩发展为经营餐馆、皮革、服装、百货等业;部分进入科学文化界;少数跻身政界。继而,旅欧华侨提携国内亲友到欧洲创业,20年代至30年代成为青田人出国的第一次旺盛时期。仅在西欧的青田侨胞,约1万人,其中旅居法国3000多人,荷兰、奥地利、意大利各1000多人,比利时300多人,西班牙300多人,葡萄牙200多人。民国8~17年,共有427人到日本,其中9~11年赴日158人。少数以贩卖石雕为业,多数靠做苦工谋生。光绪二十七年至民国26年,共有120人到巴西、智利、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其中巴西最多。1982年对方山、油竹、阜山等15个重点侨乡1816名归国华侨进行调查,其中清末(1888~1911)出国61人,民初(1912~1918)出国130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抗日战争前的18年间,出国1568人,占总数的86.3%。1937~1949年,出国仅57人。1987年,青田华侨达2万余人,遍及5大洲46个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为美洲和亚洲。2000年,青田华侨达到15万余人,遍及70多个国家。现今青田华侨达到23万余人,遍及120多个国家。现在青田县每年约5000多人在增加,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荷兰居多。

  近年来,西欧的青田华侨迅速崛起,目前约有3万多人从事国际贸易,年贸易额达30亿美元。海外青田人发达之后前往温州地区购置田产或定居,然后带动了温州地区的发展,并以外汇储量为浙江省县级第一而著名。青田县中心城区的楼价已达到2万元一平方。

参考资料:http://wuzl.blog.163.co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