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华的人物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被中国书协命名的“中国书法之乡”镇原活跃着一批中青年书法家。段建华隶属中青年书法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为人厚道,说话做事,痛快爽气,热衷于书法事业,长者或同龄人都乐于与他往来,人品书品具佳,执着于书道。
我与学生建华相识结缘于金城兰州,他与许多青年书法家一样,从人生处世初始偶遇书法的那一刻起,就一见钟情,一发而不可收拾,他说:“要做这件事就必须做好,要么就选择别的行业去干。”从这句话中能领悟出他的深沉和对书法的执着。我们师生深情交往已有十余载,我了解他的为人、为艺、为道,走帖学一路,碑帖相融,源自魏晋,取法高古,攀攻宋元明清诸家,活学活用,善于融入时代气息,日积月累,传统经典功底深厚,究其原因:勤奋、聪明、悟性高。在中国书协展会上频频入展,在甘肃书协展事中频频获奖,在当地成为颇具影响力的青年书法家,其实他取得这些成绩确实不易,在自己生活拮据的情况下,花钱去北京、下西安、到郑州、上兰州参加中国书协培训班,请专家点评作品,耗资不小,书室中宣纸成堆,资料成山,秃笔成捆,生活低调,不爱张扬,静坐书屋。平心静气地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经典碑帖,取法乎上,耐得住寂寞,踏实读书,潜心书道,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实属不易。
作为老师,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并祝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诚实做人、勤于书艺、志存高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升文化底蕴,取法多师,为己所用,存乎易心,把写帖作为一生之勤事、人书兼修,则艺不求艳而自奇,书不求妙而自高,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有理由相信,有他这种执着一心之精神,在书法历程上定会走得更高、更远,他在将来一定能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来!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评委、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甘肃书协驻会副主席翟万益2011年国度前夕于兰州冰室 “我自幼酷爱书画,醉心书法,多年来虽为生计而长期奔波,但研习翰墨痴心未改。”
段建华的艺术启蒙,起自于镇原著名书法大家蒋玉书先生家的八仙桌。从五六岁开始,每逢年节,段建华就去舅舅蒋玉书先生家里做客,年饭过后,舅舅就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铺上宣纸,泼墨挥毫,潇洒劲逸尽在笔尖。对于书法的痴爱,从那个时候在段建华的心里扎了根。初一的时候,他就舍得花五块钱去买一小幅字。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是一笔大投资。从那时,他真正走上了练习书法的漫漫征途。
早在高一时,他就在庆阳区中学生书画大赛中获得过书法类一等奖,后以绘画特长生的身份顺利的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主修美术专业,但他最爱的,仍是书法,只是那时没有书法专业课程,他只能在课余时间独自临帖研习。那时,他是全校学生中书法最好的。
1996年,段建华大学毕业,进入兰州的工厂工作,在工会任宣传干事,工会的月宣传栏、墙报都是他一个人完成,这是他擅长并喜欢的工作。业余的时间,都是在练字中度过的。那时企业里的艺术氛围特别好,每年厂里都举办一次书画比赛,身边还有一帮爱好写字画画的朋友,一起谈诗论道,诗画怡情。那时的生活是 “一杯清酒聚知音”。但那也是最艰辛的一段时光,为了生计,每逢周末,他都去城隍庙摆小摊写字、给别人做室外招牌赚钱。2005年,企业不景气,他下岗了。镇原这片热土,也从此迎来了一个有为艺术青年的回归。
“任何一种艺术修为,没有天分不行,有天分而没有科班训练万万不行。”
迷惘,是段建华在最初独自练习书法的路上最真实的心情。他走过很多弯路,直到2000年,怀揣微薄的积蓄,段建华走上了科班训练的寻师之路。先是参加了甘肃省书法培训班,后进入中央书法培训中心进修。回到镇原后,深感自己的书法水平虽有长进而未能逮古,因此而远至北京、西安、河南、兰州等地求师,其间花费不菲,生活自是艰辛,但段建华从未起放弃之念。后来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研究班,他师从翟万益教授,受教于众多艺术造诣深厚的前辈,潜心习学,方渐悟八分书法真谛。他的书法天分和勤奋,甚至让中国书协的老师们也感佩不已。2007年,中国书协在镇原办了一期培训班,出发点正是有感于段建华这样的艺术赤子和镇原深厚的文化沃土。
镇原艺术圈里的人都记得,段建华是真正意识到科班培训重要性并践行的第一人。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后来很多同行,开始走出去接受专业培训。
“任何艺术,最后的归属不是高难的技法,而是文化。”
他每天清晨起来,泡一杯茶,研墨润笔,专心写字,放下笔就读书。常常在清云起落间,心静如水,十年一日。他读黑格尔,读诗书,读法律……生活如他的镇纸上一首小诗:“书能怡我不须花,茶亦醉人何用酒”。于他而言,文化的世界内容博大,底蕴深厚,艺术亦无终点,当随时代有所创新。蒋玉书先生著名的《十八鹅》,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地方文化瑰宝,但段建华从未临习过,他只愿铭记关乎此的种种故事,但他不希望自己是站在先辈的肩膀上,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纯熟的技法,更是书法创新后清新的风骨。
技法非道,他数年坚毅追求的主题,是书道。道即文化,他痴心不改潜心研习,书品和德品共融,终有一天道法自来。
“感恩那些扶我一路走来、把着一盏明灯的良师益友。”
在段建华人生艺术的十字路口,他碰到了他的恩师----时任甘肃省书协主席的翟万益先生。是恩师引导段建华逐渐走上专业的艺术之路,也是恩师,在他进修期间生活最拮据的时候给了他经济上的真诚帮助。他感念老师厚重的恩情,每年不管有多忙,他都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去兰州看望老师。他还铭记着原县委书记赵宝玺、现宣传部常务部长兼文明办主任王佐东等众位领导对他的提携和帮助。他内心深处的感恩,晨夕难止。
生活中也许多平凡而浓烈的感动。就在几天前的文化下乡活动中,段建华遇到了一位朴实的农民。那是在新城乡集市上,他和许多同行朋友们在乡政府门口设展位给群众写字,中午11点时来了一位农民,抱着一只打算在集上卖掉的鸡,由于痴迷于看他写字,寸步未离一直站到下午六点,集散了的时候才惊觉自己怀里的鸡还没有卖掉……段建华很震撼,他感谢自己的家乡有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激这些朴实的人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他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些可以挂在墙上供人仰望的荣耀,而是真真实实产生于生活的情深意切的真善和艺术共鸣。
在深夜的醉墨草堂南窗灯下,段建华铺上宣纸,饱蘸书墨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的字,总能表现出一种特别的真诚,秀逸而刚健,蕴含着一种特别的力量和饱满向上的风骨。一如往常,他补上枯笔,一位艺术家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淋漓纸上……——镇 原县外宣办记者 法承古规形飘然
无关因果方为善,不计功名只喜书
段建华的艺术启蒙,起自于庆阳著名书法家蒋玉书先生家的八仙桌。孩童时代的段建华,每逢年节,就要去舅舅蒋玉书先生家里做客。年饭过后,舅舅便在堂屋的八仙桌上铺上宣纸,泼墨挥毫,潇洒劲逸尽在笔尖。对书法的痴爱,在段建华的心里就扎下了根,从那时起他开始走上了练习书法的漫漫征途。高一时,他在庆阳中学生书画大赛中获得书法类一等奖,之后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主修美术专业。但他最爱的仍是书法,只是那时没有书法专业课程,他只能在课余时间独自临帖研习。1996年,段建华大学毕业,进入兰州亚盛集团公司任宣传干事,一起论道修性,诗画怡情。
龙蛇走处旭惊电,墨池砥砺勤为专
迷惘是段建华在最初独自练习书法的路上最真实的心情。他先是参加了甘肃省书法培训班,后进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高研班导师工作室进修。回到镇原后,他深感自己的书法水平虽有长进而未能逮古,因此又远走北京、西安、河南、兰州等地求师,其间花费不菲,生活自是艰辛,但从未有放弃之念。原艺术圈里的人都记得,段建华是真正意识到科班培训重要性并践行的第一人。也正是在他的启发下,后来很多同行,开始走出去接受专业培训。自此,镇原书法界与外界的交流也逐渐开启。
醉心翰墨何求技,无常有道法自然
他每天清晨起来,泡一杯茶,研墨润笔,专心写字,放下笔就读书。常常在清云起落间,心静如水,十年如一日。他读黑格尔,读苏东坡……生活正如他的宣纸上一首小诗:“书能怡我不须花,茶亦醉人何用酒”。于他而言,文化的世界内容博大,底蕴深厚,亦无终点,艺术当与时俱进并有所创新。玉书先生著名的《十八鹅》,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地方文化瑰宝,但段建华从未临习过,他只愿铭记关乎它的种种故事。因为他追求的,不仅是纯熟的技法,更是从源远流长的传统经典中沉淀的精神内涵。技法非道,他数年追求的主题是书道。他痴心不改,潜心研习,书品和德品共融,终有一天道法自来。
回首翰墨来时路,良师益友恩常念
在段建华艺术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碰到了恩师——时任甘肃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的翟万益先生。是恩师引导段建华逐渐走上专业的艺术之路,也是恩师,在他进修期间,生活最拮据的时候给了他经济上的帮助。他感念老师厚重的恩情,每年不管有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去兰州看望老师。他还铭记着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宝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佐东以及其他诸多领导对他的提携和帮助。他内心深处的感恩,晨夕难止。生活中也有许多平凡而浓烈的感动。一次,在新城乡集市上的文化下乡活动中,段建华遇到了这样一件事。那天中午11时左右,来了一位农民,抱着一只公鸡,痴迷地看他写字,寸步未离,一直站到下午6点,散集的时候才惊觉自己怀里的鸡还没有卖掉……段建华很震撼。他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些可以挂在墙上供人仰望的荣耀,而是真真实实产生于生活的真善和艺术共鸣。在深夜的醉墨草堂南窗灯下,段建华铺上宣纸,饱蘸浓墨,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座右铭。他的字遒媚劲健,总能蕴含着一种特别的力量和饱满向上的风骨。一如往常,他补上枯笔,一位艺术家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挥洒在纸上……——张伟 徜徉在山阴道上的苦行僧
一一段建华书法解析
文/苗培红
帖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核心体系,自晋唐以来始终作为主流在延续和发展。窃以为,段建华书法最具魅力的地方是他对魏晋书法的深层挖掘所展现出来的,是他心无旁鹜地在山阴道上漫步的一种安闲心态和自信。应该说段建华对于魏晋书法的继承与挖掘达到了一个高度,如果对段建华书法的取法范围做一番系统的梳理,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坐标。纵向,是指一系列纯粹的“二王”法帖。从较早期的作品看来,他是以《圣教序》 作为主要基调的,而后过度到“二王”手札,《书谱》和刻帖。横向,是指一个由“二王”体系演化出来的历代书家体系,诸如苏东坡、米南宫、赵子昂、董其昌,乃至日本的“三笔三迹”。此一体系的笔墨情趣也每每渗透在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
对段建华的书法,我觉得应该侧重这样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对古典的深度挖掘。以往,书法家们对于“二王”乃至魏晋帖学书法的研究学习往往停留在几个著名法帖如《兰亭序》 、《圣教序》的临摹上,片面地进行字形的取舍或者借鉴,并没有从技法、气息到文字的演变、书法风格的变迁等方面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而段建华对于“二王”体系应该是从书法史学的发展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他把这个体系看作为一个庞大的矿藏,由表及里一层一层的挖掘,不断的梳理和提炼.非常虔诚而专一。就是这种十数年的挖掘,使得他最终对“二王”帖学体系能够融会贯通,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统筹。
二、技法的纯正与丰富。作为受到学院书法专业训练的段建华,他从历代书家身上,更多的是研究它们是如何继承、拆解、衍化了“二王”技法的。段建华从纵向上拓宽了自己对这个体系的研究,从历代书法家身上寻找“二王”笔法的蛛丝马迹,通过梳理、提炼乃至揭密,完成了他对于“二王”技法的继承。在这种继承的同时,他也窥测到了历史上不同书家对于“二王”技法的不同且合理的理解与运用,这对于段建华技法的纯正和丰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相信,段建华在做这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时,一定是建立在对这个庞大体系的科学梳理、合理取舍包括对书法史学的深入分析、推理才完成的。
三、气息把握的精准。当代书法因为展览催生了急功近利情绪,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浮躁气氛,通过几次和段建华的接触以及他平时的低调做人做事,都能感觉得到他的平和与与世无争的心绪,除了学养和心绪,长年面对“二王”,用笔墨、用心与古人对话,使他深刻的体会到了魏晋时期先人们的精神气质,那种气息仿佛附体一样,自然从容地流露于笔下,字里行间充斥着古穆安静的气韵,没有一丝烟火气。这也是段建华的过人之处一一他精准的把握了魏晋的气息。
四、绝妙的集古能力。学习古典,需要一种火候的准确掌控。如果我们细心的审视段建华的书法作品,会发现他的作品中很多字或者很多字的局部看起来特别熟悉,它的原形可能就来自于“二王”体系中某个法帖。在似与不似之间,具有一种极耐看的陌生化审美效应。这是段建华在创作中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法——“集古字”,但是这种“集”是他对“二王”通化之际的合理运用,而不是机械的照样搬弄。他有很强的形象记忆能力,对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笔画都会逐一消化。单凭这一点,已经足够说明段建华对于“二王”体系经典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只有如此,才能够将“集古字”做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且没有刻意的痕迹。
五、独到的开拓能力。一个有个性的书法家必然有其独到的一面,在段建华的作品中,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开拓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二王”体系的拓展如前所述,他有能力把书法史中的经典片断有机组合到了“二王”体系中,从中提炼出了可以弥补技法单一的元素,充实了艺术语言;二是对于楷书的拓展,当行草书成为当代书法的主流书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寻觅“激活唐楷”的路径。段建华却在近两年突然拿出了自己的楷书,他的楷书回避了唐楷中规中矩的法度造成对性情的约束,不仅气息高古,而且温润通畅,格调流露着魏晋风骨。
以上所论,仅为笔者一家之言,同时也会受到自身角度的局限。段建华已经引起了书坛广泛的注目,同时他也身体力行地带动了一大批书法同道参与对“二王”的追求和探索。段建华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分析和解说的元素,这需要对他做一个长期的动态跟踪才能够更好的解读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