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简述中古声、韵、调到今天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7-29
汉语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简述---上古与中古的语音 最早记录了汉语文字的,是甲骨文。这种殷商时期记载占卜祭祀的文字,是今人了解早期汉语语法与其他一些特征的重要材料。从当时的卜辞例来看,商朝的汉语词序已具有与现在汉语相同的"主--谓"或"主-谓-宾"形式。但当时的汉语文法简单,卜辞所用的,多是一些简单句。各词类的界限也不如今天来的那么精细。另外,商人所使用的汉语,其词汇量相当有限,又由于受到思维水平的限制,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所占的比例就要比表形象概念的小很多。 从殷商至今的3000多年间,汉语无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现代语言学家将汉语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两晋以前的上古时期 ,从南北朝到北宋的中古时期,从南宋到清前期的近古时期,以及从清中后期到现在的现代时期。在这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中,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会发生革新。但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变化绝不是杂乱的,无序的。相反,汉语的发展是很有规律的。正是这种规律性,使得今人试图了解我们母语的发展史成为可能。 先谈谈语音。 利用谐声字的声符来考证早期汉语的语音,是第一种要介绍的研究手段。清代的著名学者段 玉载通过研究《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得出了"同谐声字必同部"的结论。举个例子,"攻,红,江,项,扛,讧"等字的现代读音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声符都是"工",因此在这些字被造出的上古时代,其读音应该是相同或者极其相近的。所以如果我们有条理的归纳 没一类同一声符的字,就可以较为准确的对早期造字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有一个大致印象。 到了稍后一些的春秋中叶,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韵文集《诗经》。抛开书中诗的文学价值不论,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它们的押韵情况上。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当时的一首押韵诗,放在现在看,很可能就有问题了。毫无疑问这些诗在被作出的时候是符合押韵原则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某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诗经》时代,即春秋时期,汉语的声调与现在或中古时代不同。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古时期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在《诗经》诞生的上古期,四声却是平身,上身,长入身与短入声。所谓"入声",即是指发声时只作势而不爆破的音。例如,"急"读成"gieb","灭"读成"miad"。 长入声在发展中渐渐变成了去声,而短入声则成为中古时的入声。 上古汉语的声母比诸后来的唐,宋,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差异就更 明显了。汉语史上有所谓"古无轻唇音"之说,这说的,也是上古声母系统的一大特点。 唇音指的是发音时从双唇或唇齿部分发出的音,现代汉语中的"f",就是一个唇齿音。 而轻唇音,指的就是类似"f"这样的唇齿音。相应的,双唇音如"b",就是一个重唇音。“古无轻唇音”就意味着上古汉语中不存在“f”,“v”这样的音。所以在上古时代,“负”读如“背”,“附”读如“部”,“佛”读如“弼”,“逢”也成了“蓬”---所有的轻 唇音都以重唇音发出。这也是为什么“阿房宫”会被记作“阿旁宫”,“汾水”会被写作“盆水”。直到今天,南方的一些方言如上海话,依然保留了轻唇音读如重唇音的特点。 普通话的“孵(fu)”在上海话中被读作“bu”,“防(fang)”被读做“bang”。另外,朝鲜语作为一门接受了部分上古汉语词汇的外语,也保留了一些这方面迹象。所以,是的,只有重唇音没有轻唇音,是上古汉语的特色。 晋代以前汉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舌上音。舌上音的发音部位近似现代汉语中的翘舌音,如“zh”,“ch”。传统的音韵学用“知”,“彻”,“澄”等字的声母来表示舌上音。可是在中古以前,这些以舌上音发出的声母,却是读作舌头音的。舌头音是像“d”,“t”这样的舌尖塞音。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解释舌头音与中古舌上音的区别。生活在春秋时的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际上,在当时他应该是这样读的“ 爹爹为爹爹,不爹为不爹,是爹也 ”。现代闽地方言还保留了上古舌音的一些特点。在闽方言中,知被读做“di”,“猪”则读做“dv”。英国人称他们用 来称呼茶的单词“tea”是引自中国,实际这个发音正是借自具有古舌音特点的闽方言。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古时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 反切注音,是汉语在中古时代初期发展中的一项奇妙的发明。反切就是选取两个汉字,前一个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称为反切下字,取反切上字之声母,反切下字之声调和 韵母,合二为一,就一个拼出一个新的声,韵,调俱全的音。比如“同泰”,“泰同”切 “大通”,而“通大”又切“同泰”。这种注音法兴起于汉魏佛教兴起之际,受拼音文字 的梵文启发,人民对汉语的音节结构有了新的认识。现代学者再运用反切法,就可测估出 中古早期南北朝到唐初时,汉语的语音。而进行这种研究时的参考资料,正是当是所著的 韵书,其中很突出的一部,就是北宋真宗时期成书的《广韵》。《广韵》实际上是隋朝成 书,后失传的《切韵》各增订本的集成,因此它虽然著于宋,描写的却是隋代中古前期的 语音。拿《广韵》与上古汉语语音比对,就可以发现,在隋唐之交,本来是长入声的“岁” ,“害”,“试”,“易”等字都已经变成了去声。本来是平声的如“上”,这时也改为去声。 中古时代本身前后约有七百多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语音系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广韵》里,因为成书的北宋时代语音与唐初相比已有了一定的变化,所以一些新的注音方式都已经被提到。很幸运的,一个叫守温的生活在唐末的和尚,发明了一种对汉语语言史研究很有帮助的注音法。 守温和尚在总结汉语反切上字的基础上,结合梵文的一些字音,创造出了汉语三十字母,后经五代和北宋学者增订,成为三十六个字母。守温三十六字母事实上是唐末到宋初 汉语声母情况的很好总结。在守温注音法诞生的年代,前面提到过的舌上音和轻唇音已经产生。例如“发”原来的声母“b”,这时已经演变成了轻唇音“f”,由于没有舌上音而被 念作“tiao”的“超”,也变得比较近似现代的“ch”。 但是必须要指出,读守温字母时,仍然不能用现代汉语去理解。因为汉字的音毕竟 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见,溪,群”等字,在当时还都是舌根音。如“见”表示的是 “g”,“溪”表示的,则是“k”。这在今天的一些方言,如广东话称牛为“ngiu” 上海话称牙齿为“nga”中,仍有保留。 从该字母表可以看出,中古时代汉语的声母仍像上古汉语一样,有清浊之分,而不像现代汉语,已经舍去了浊音。所以中古时代后期的汉语,因为有了轻唇音和舌上音而拥有比上古时期更多的声母,又因为仍然有清浊之分而使得声母多于近古和现代。换句话说,中古时代的汉语,其声母和韵母系统,是各时期中最复杂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