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基础知识漫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邹燕勤 肖相如频道

导读: 膏方是什么?哪些人能吃膏方?什么时候吃膏方?看看文章了解一下!


内服膏剂是用药物加水,反复煎熬,去药渣后浓缩药汁,再加入糖类和胶类收膏而成的稠粘药物,因起滋补作用,所以常称作“膏滋”,其煎熬的药方称膏方。



内服膏方的组成有中药饮片、胶类药、糖类、贵重药等。


中药饮片是膏方的主要部分,是由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综合辨证,针对治病与调补目的开出的大复方, 一般药味在20~60味,根据辨证对象症情而定。


胶类药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鱼鳔胶等药胶,是膏方中补益身体的组成药物,又是制膏成形药物。临床可以单胶使用,也可几种胶类合用,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没有胶类药收膏,膏滋就较稀,为半流汁状,有胶类药收膏的膏滋就很稠,为半固体状。


糖类可用冰糖、白糖、红糖、饴糖、蜂蜜等,各种糖在功效上有一定的差异,有单用一种或几种合用的,糖类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糖尿病人不选用以上糖类,一般选用木糖醇,使膏滋甜味可口而不会使血糖升高,但剂量要适当,过多易引起腹泻。


贵重药包括参类,有生晒参、红参、西洋参等;动物药类,有鹿茸、蛤蚧、紫河车、珍珠、海马、海龙等;植物药类,有参三七、川贝母、西红花、枫斗(铁皮石斛)等;菌类药,有冬虫夏草、虫草菌丝粉、灵芝、灵芝孢子、银耳等;药食两用类,有胡桃肉、黑芝麻、桂圆肉、红枣、莲子肉、百合、白果等。


常根据治疗及保健的需要而选用。


可以另煎取汁,收膏时加入很贵重类药,如冬虫夏草,可磨成粉,收膏时调入以免造成浪费。



服用膏滋药主要是起治疗作用,同时也可起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 补中寓治,治中寓补。


发挥 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抵御外邪侵袭 的作用,所以既能治病又能防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具体包括补益气血、平衡阴阳、调治脏腑等作用。


膏方最大的优点是:


膏方是辨证论治的, 一人一方,是个体化治疗, 是符合个人的特点而开的方剂,针对性强,疗效高,与千人一方的保健品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膏滋方是个大复方,有的三十多味药,也有的五六十味药,根据需要而定,治疗上可以多脏器同治,气血阴阳同调,抓住重点,照顾全面,既治病,又调补。


而平时的汤药,药味只有十味左右,只能抓重点治疗,整体调治作用不如膏滋方好。


第三,膏方可节省时间,免去每天煎药的麻烦。节省药材,一料膏方几十味药,制成后可服用50~60天,其用量一般比中药汤剂少。制膏时煎煮时间长,直至药渣煎烂,药的成分易出来,故疗效好。


最后,制成膏滋后,浓度高,体积小,携带及贮藏保存方便,服用时口味好,人体易吸收。



膏方的服用人群,包括有慢性疾病病情稳定的患者,亚 健康 人群和康复期患者。


慢性疾病常见有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


脾胃病;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男子不育;慢性疲劳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或心梗恢复期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等各种慢性疾病,在病情稳定时可用膏滋治疗及保健强身。


健康 的人一是无任何疾病,也无虚弱症状,二是具有很好的 社会 适应能力。


亚 健康 状态的特征是自觉身体有种种不适,失眠,健忘,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忧郁焦虑,神疲乏力,腰背酸痛等,而体检中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这些人群表现出活力不够,反应能力减退, 社会 适应能力下降,有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


要从亚 健康 状态回到 健康 状态,除了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心理卫生外,中药膏方的调理是非常有效的。


康复期患者,如手术后、失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肿瘤化疗、放疗后等身体恢复过程中,可用辨证膏方调理能促进身体的恢复,并增进 健康 。



对于急性病患者,如急性炎症患者, 应先治急性病,抗感染治疗; 慢性病急性发作,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也宜先治疗后再服用膏方。 危重病患者,病情变化多端者不宜服用。


痰湿太重者,不宜滋补,先要化痰止嗽,病情稳定后方可服用。


腹胀腹泻,胃纳少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者,先要治病,才能进补。


服用膏滋时,忌食萝卜,因膏滋有补益之品较多,而萝卜是消食之品,补品尚未消化吸收而已排泄了,降低了膏方疗效。


服膏滋时, 不宜用茶叶水冲饮, 因茶叶含鞣酸,能解药性,影响疗效,绿豆也能解药性不宜食用。


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品及太温性食品,忌海鲜虾蟹,以防过敏,影响服膏。忌食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过腻、过甜、过硬、油炸等食品,宜食易消化之品,让膏滋充分发挥作用。



常人在冬至后第一个九天称头九,开始服用,第十天至第十八天为二九,以此类推到五九、六九, 其实并不需要这样限制,只要需要也可提前服用, 乃至一个冬季也可服用二料膏滋。


当今时代,因有冰箱可贮藏,只要病情需要,任何季节都可制膏调治。


服用膏滋,早晚空腹各一次,初服可每次半匙,约量5~10g,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每次可达10~15g。


要以当天开水调化后饮下,如膏滋较稠可以隔水蒸化后服用。取膏滋的汤匙一定要开水烫过,揩干,在固定一处取膏。



膏滋方是辨证论治的,不是随意开列的,不分虚实,不分气血阴阳、不分脏腑,盲目滥补,是非常有害的。


要由有经验的大夫,通过望、闻、问、切,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史、体质、年龄、脉搏、舌苔,还要参照体检中出现的各种指标而进行辨病、辨证论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也就是一人一方,不能一膏多人服用。


选药不能用大温大热大寒大凉之品,宜用平补、清补、调补,用甘平或甘而微温之品,或甘而微寒之品,缓缓图治。


药物的用量也是因人而异,温燥太过则易伤阴液,寒凉过分则易伤及阳气。


对于小儿滋补特别要注意平补,不用滋腻之品,制膏时不用鹿角胶、龟板胶、人参之类,宜用饴糖、蜂蜜、冰糖之类制膏,不宜长期进补, 见效后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可以停服,以免偏胜。


正式服用膏滋时,一般常先服用开路方。


开路方的作用有三:


1. 祛除病邪,使有病者趋于稳定状态,可以接受膏方的治疗与调理;


2. 调理脾胃功能,使脾胃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膏滋,如脾虚湿重患者先用开路方健脾化湿,开胃助运,症状改善后再服用膏方调补,提高膏滋的疗效;


3. 了解服用者对开路药方适应性的反应,有预试服的作用,使正式开膏方时辨证更加准确,疗效更为理想。


但对老病号,病情比较了解,在慢性病病情稳定时可直接开方。


另外,对一些患者,通过四诊及检查,辨证施方有把握者也可直接处方。新病号,病情简单,证候明确,亦可直接开方。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