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这么一句话,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一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与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遥相呼应的另一句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命运和运气这种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人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福气修为都是靠自己努力而来,要学会满足,别让欲望蒙蔽了心境。真正有福气的人,懂得顺其自然。该来的会来,好好珍惜;该走的会走,不必强求。

我们的老祖宗曾有句俗语这么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说的就是有福气(福相)的人不用劳碌奔波福气会降临你,没福气的人呢就是终日不得闲累死累活的干,到头来还是各种不顺心如意。

但古人的“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搁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典型唯心论言论。换句话来说就是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福气的人做什么事都不用过多操心(努力),该是你的东西老天自然会给他什么,也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因为天生的“好福气”;而命里无福的人就算每天为了生活忙于奔命,但到头来还是啥都没有,诸事不顺心。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何尝不是双关语,既夸奖那些成功的人士,又暗中带有讽刺的意思。

人常说没有那个人的成功是偶然或者必然,每位功成名就的人背后都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这就是别人口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熟悉 历史 发展历程的人应该知道,古往今来的英雄伟人那个人知道自己天生福命,又有哪个人生在福地,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一步步走到名垂千史的帝王,靠的不光是福气,还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元朝末年,有两个风水师,寻龙找穴。

这天来到一处,走累了,在歇息,其中一个人环顾四周,然后起身又看看刚坐的地方,然后神秘地向另一个人笑笑,问道:老兄,你看出什么没有?另一个人也起身左右看看,说道:灵倒是有,气嘛,就少几分,非上佳之地。

这人说:非也,有灵有气,还要配得上天意啊!我自忖一生行善累德,教化乡里多年,有心忝此贵地,老兄意下如何?如若不然,咱二人可打赌,我在此穴插一干枯柳枝,十日为限,若能发芽返青,则是宝地,百年之后,我则忝之,如若未见青芽,我还随老兄一起再寻游,如何?

另一人点头默许。

随即寻得一枝干柳插在一个早就点好画圈的地方,二人便去寻找住宿人家了。

事有凑巧,巧在有福之人身上,还在给地主做工放牛的朱重八,正巧躺在一旁的河岸下边,一字不差的听得一清二楚,随即爬上来找到那个柳枝,并在一旁做了记号。

回到家,把这事告诉了老爹,老爹也很惊讶,叮嘱儿子不要随便乱说。

朱重八每天都去看几次,说来也是神奇,到第七天时候,干柳枝果然返青,到了第八天就开始发芽,朱重八将此事告诉老爹,老爹沉思良久,嘱咐儿子:夜半时分,趁机把那柳枝拔掉,再插上一枝相似大小的干柳枝。

朱重八不解其意,但还是照老爹的意思做了。

待到十天已过,两位地师又来到这里,当然,朱重八也早就河岸下边等着了。

一个说:老弟啊,看来这里并非你的归宿,还是随我继续云游吧,十天都过去了,看来这里少气,供不上来。

另一个说:此穴乃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格局,此穴可保八代贵人,若是有缘人得之,可再续八代安稳富贵。可是为什么柳枝不发芽?随后两人就离开了。

朱重八回去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爹,老爹琢磨着:一点红,应该就是这个穴,我们老朱家,不就是红色嘛,八代,再续八代……那不就是“重八”?老头按耐不住兴奋,高兴的一天都乐呵呵的。

可是天不凑巧,一天,有一只金色凤凰飞来落在了那个柳枝复活的宝地上,停留鸣叫,有人禀告县太爷,凤凰落栖之地必有宝玉,于是县太爷亲自去看,这时凤凰见众多人来就飞走了,所落之地都变成了红色,县太爷就命人使劲往下挖。(至此,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格局才算形成。)

可是,地是地主老财家的,地主老财也想要,怎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县太爷也许诺得到宝物平分,地主老财这才答应。

朱重八老爹知道县太爷在挖那个地方,心里甚是疼痛,可也不可奈何,只怪自己没有那命。

县太爷命人挖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还全是癞石头,压根不像是有玉石的地,挖了一天也没有个结果,众人累的谁也不想动,也没有了刚开始的那股子劲,也不想什么宝贝玉石了。于是就这样不了了之。

挖了那么多一个深坑,没挖到一件宝贝,还毁了地方,地主老财心里那叫痛啊。

没多久,朱重八老爹久病难医,去世了。留下朱重八一个人,也没有钱买棺材,又没有地方安葬,于是去求地主老财赐一个地方安葬。

天意就是天意,天意难测!该是你的怎么着都跑不了,不该是你的,争破了头也是白费力。这个地主老财平时都是扒人家的皮,喝别人的血,哪有从他身上占到便宜的事。

但是巧就巧在老天已经把宝地穴位都挖好了,现成的。无福之人得之而不要,有福之人失之复得,好像老天爷在替你管着。在地主老财眼里,那个被挖了大深坑的地方也没用了,于是就答应给朱重八安葬老爹。不知不觉,不费心机,就自然而然的占了宝穴,还是挖好的。乡亲们都说:朱重八老爹好福气,老天爷给找到,县太爷给挖穴。只有朱重八内心隐隐约约的感到机遇来了,老天爷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

后来,朱重八登天子位,传十六代,正应了重八的数,至崇祯登位是第十七代,国家已经乱套了,可惜没能守住一个完整的家国。

人们常用“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无福之人难居有福之乡。”来解释一些人大富大贵的原因。

传说东北王张作霖大帅,小时候家境贫寒。

张作霖老爹张有财,在辽河畔上与人发生争执,向赌徒索取赌债,被赌徒踢死在辽河滩上。

张有财死后,张家无钱厚葬。

于是,张作霖买了一口薄棺,就地将老爹埋葬在辽河滩。

谁知道,张作霖歪打正着,埋葬老爹的河滩之处,竟然是一个龙穴。

于是,张作霖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成为称霸一方的乱世枭雄。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追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传说韩信的母亲是一位姓姬的富人的千金小姐,名婉如。婉如小姐是富人独生女儿,父母十分溺爱。二位老人生怕女儿一个人孤单寂寞,家中豢养了一只宠物猿猴,日夜陪伴小姐。

这只猿猴颇通人性,整天陪伴小姐玩耍,不离小姐左右。时间久了,小姐便与猿猴产生了感情,并不把猿猴当成异类。小姐经常与猿猴玩耍到深夜,困倦了,便与猿猴相拥而眠。

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小姐腹部越来越凸起,以为小姐患病,便找来了郎中为小姐诊治。郎中为小姐把脉片刻,向小姐的父母拱手相贺:“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你家小姐有喜了!”

小姐老爹闻听此言,顿时目瞪口呆,心中无比震惊:小姐尚未嫁人,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曾与外人往来,喜从何而来?

待送走郎中之后,小姐父母便追问女儿腹中胎儿从何而来?小姐万般无奈,只得以实相告:胎儿乃是猿猴之子。

老爷闻言恼羞成怒,遂命家人打死猿猴,将小姐逐出家门。

后来,小姐在寒窑中产下一子,这个孩子便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淮阴候韩信。

韩信长大以后,有一天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老翁见到韩信,对韩信从头到脚审视良久,手捻银须,微微颔首。

老翁对韩信说道:老夫看你小子有异人之相,日后定有不凡之举,成为不凡之人。

“谢老翁吉言,恳请老翁指点一二。”

韩信闻言,心中暗喜,忙躬身施礼,向老翁讨教。

“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无福之人难居有福之乡,冥冥中,自有定数。公子现在之所以不能得志,皆因为你父亲埋在无福之地,如果能落在有福之乡,公子前途当不可限量。”老翁看向韩信,含笑说道。

韩信闻言,躬身颔首,恳请老翁指点一二。

老翁默默颔首,抬头手指淮阴东南方向一座高山,说道:“此座山中藏有两把神椅,一把金色,一把银色。公子若将其老爹骨灰扔到金椅子上将来可称帝,扔到银椅子上将来可称王。”老翁言罢,招手让韩信走近身傍,在韩信耳边叮嘱了韩信几句。

老翁言毕,化作一缕清风,不知所踪。

韩信匆忙回到家中,向母亲问明父亲理葬之处,遂挖出猿猴骨骸,用包袱仔细包好背在身上,依照老翁所言,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攀上了那座高山。

韩信爬到山顶,候到夜晚子时,跪在山巅,闭上眼睛,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念念有词,叩拜不止。

韩信正叩拜间,忽听一声轰隆巨响,山林震撼,地动山摇,宿鸟惊飞。韩信睁开眼睛,大惊失色,只见大山中间缓缓裂开一条巨缝,一道金光一道银光辉煌耀眼,从裂缝中喷薄而出,直冲霄汉。韩信目光向裂开的山缝底部望去,果见山缝底部出现了两把椅子:一把金色,一把银色,光芒四射,刺目耀眼。

韩信又惊又喜,急忙从身上解下包袱,对着金色椅子扔了过去。不料没有扔准,包袱落在了银椅子上。

后来,果然如仙翁所言,韩信没有当上皇帝,只当上了王——齐王,后来又被刘邦贬为淮阴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