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雅鲁藏布江水引入塔里木盆地会如何?造出超过青海湖30倍的大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南水北调工程 自建成以来缓解了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同时促进了南方经济。 工程横跨四大河流,为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而在我国另一边, 西藏的 雅鲁藏布江 ,它是世界上第九大流量的河 ,长度位列世界十五。其分支河流众多, 流经的地区几乎遍布整个西藏地区,同时还有周边的中亚国家。

离西藏不远的新疆, 塔里木盆地, 总面积达到53万平方公里。 但这里环境恶劣,以雅丹地貌为主, 其中还有知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里因为常年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化作用严重,人们很难在这里发展。

可要是把雅鲁藏布江像南水北调工程那般,将水引入塔里木盆地会怎样?

雅鲁藏布江 的改造难度大吗?如果要将雅鲁藏布江水引入塔里木盆地需要做出哪些改变?雅鲁藏布江要是完成这样的开发,能够给 新疆地区 带来怎样的改变?

时至今日, 雅鲁藏布江的开发依旧只是在周边进行简单的 水利发电 ,并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这是为什么? 以青海湖4451平方公里的面积为例 ,水源如果在塔里木盆地汇集,真的可以像传言那样,轻而易举地造出超过 青海湖30倍 的大湖吗?

要说 雅鲁藏布江 的改造难度有多大,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出来的, 先来看看雅鲁藏布江的地理分布情况吧。

河流总长在 3848公里 ,其中用作主要灌溉和运输的河流平均深度为30米, 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35米。 河流平均流量约在每秒19800立方米, 是典型的辫状河流 ,容易受到河道迁徙和撕裂影响。

特别是在春季,因 喜马拉雅山 的积雪融化,这里容易发生灾难性的洪水, 河流径流量提升带来的破坏力不容小视 。不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同时还流向 印度、尼泊尔边界、孟加拉国北部

在印度, 由雅鲁藏布江带来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 ,它的河流平均流量位居世界第三, 其有着十分充足的水能,水利资源丰富。 而且在河流的河沙搬运量里,仅是雅鲁藏布江就提供了每秒 19800立方米 的泥沙排放量。

往国内来看, 青藏高原 的主要水源地在东南部,随着海拔降低,降水量逐步增加。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包括 长江流域 之间的横断山脉,各个地区相互连接,山连山、区连区。

另外内陆盆地地区大多数都极其干旱,降水只在山谷高坡地带聚集。因此从整个地理环境来看, 如果想要进行调水,只能选择下游地区,并且需要绕过山脉和盆地 ,最后到达 塔里木盆地 ,可以说是绕了一个大弯。

如果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建设,那么工程队伍将会面对各种盆地和山路地形, 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山脉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被改造。

如果以 南水北调工程 为借鉴案例,雅鲁藏布江要以 怒江方向为调水计划 。这至少会有240千米的引水路线,而怒江到黄河有500千米的距离。光是从调水路线拟定来看,这样一个初期工程就相当于 南水北调西线扩展工程的两倍。

在《西藏之水救中国》一书中,军旅作家 李伶 就提出过这样的设想。 该设想的方案便是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入手,途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最后到大渡河,总引水量高达 2000亿立方米左右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没有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去进行设想,如果真的要设立成本,这种方案在可能的预估情况下, 至少需要1万亿人民币,时间年限至少以数十年为计。

这种成本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对国力都是极大的消耗,如果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运转方案进行盈利, 这笔买卖一定赔得腰都直不起来。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会被影响,或者说会受到哪些影响, 新疆周边 的地区是否真的会因此改变。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还是需要从地理环境和气候上入手。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区,周围有各种山脉,同时还受青藏高原的气候影响,因此水汽难以进入。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所以 塔里木盆地 常年干旱,降雨量极少

在已有的记录中,西部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为57毫米,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降雨量不超过78毫米, 最低降雨量仅在10毫米左右。 总体来看,塔里木盆地干旱是基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难以形成降雨, 即便从雅鲁藏布江引入水源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降水少、干旱等问题。

另外还有一点特别提出,新疆地区的部分盆地有 高度盐碱化的沙漠 ,就算引水成湖也是咸水湖,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对于青藏高原来讲,引水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自身的维护。

受高原气压影响和洋流作用, 青藏高原的水流总体呈现时空分布不均,季节降水差异大的问题。 冬季降水量少,积雪增多,引水而出的雅鲁藏布江会进入水流少的状态。前面我们也提到 雅鲁藏布江 的水流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冰雪积水, 因此冬季入水量少会成为一个较大的隐患。

而周边的居民必然会因为流水减少,从而增加地下水的开采,这会破坏青藏高原的地下河环境。同时 青藏高原 本身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生态灾难。

至少在今天,雅鲁藏布江的开发仅存在于理论和想象之中,无任何实用性。 我国当下对雅鲁藏布江仅是简单利用就还遭受到了邻国的批评。

由于 雅鲁藏布江本身流经面积广,经过多个地区和国家 ,在过去并没有相关的水文管理条例,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所以在 水文利用 这方面一直都是相互谦让,其流经的水域由 西藏、印度和孟加拉国共享。

我国在 雅鲁藏布江 修筑的藏木大坝 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电 ,并不是将其进行截流利用。然而印度政府却始终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妥。近年来这种反对声音越来越强烈, 兴许在未来可能会相关的利用条例会对雅鲁藏布江进行划分。

雅鲁藏布江 对于周边地区的居民来讲,意义重大。由此流过的 恒河,孟加拉国都是雅鲁藏布江的受益者 。虽然孟加拉国经常遭受洪水带来的损失,但也离不开河流带来的经济发展。

另外 雅鲁藏布江 带来的洪水影响,也使得受影响的地区呼吁分享低流量时的气候信息, 以此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尽管 联合国 并没有阻止任何相关流域的国家在上游修筑水坝,但我国也还是 经常参与到洪水救济的活动中。

从长远的角度和利益上来看,开发 雅鲁藏布江 也许并不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事。综上而言,雅鲁藏布江现在该咋流就咋流,观望也不总是坏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