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你需要的只是那2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日本的杂物管理咨询师 山下英子 写了这本《断舍离》。先解释一下,断舍离的意思:

断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 ——舍弃家里的破烂儿;

离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山下英子总结了扔不掉东西的 三种类型 :

逃避现实型 :因为工作繁忙而不去收拾;

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比如我,扔不掉的背后所隐藏着的真相,是自己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但其实情感是真实存在的,物品可能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不该是情感的寄托。有心,则物非物,那就不必留下了;无心,物即是物,留是更不必了。

担忧未来型 :喜欢把目光集中在“平均五次中会出现一次的情况”。其实: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是不是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派不上用场呢?

其实我们常常会去收拾,但仅仅是将物品归放整齐,但这只是整理;如果真能执行“断舍离”,留在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我所喜爱、需要而且适合于我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换言之,身边的物品也是如此,只靠其中的20%就足以应对生活了。如此一来,经过精心挑选、深思熟虑后留下的物品自然要珍惜爱护小心摆放,不自觉间空间就变得明朗起来,只需要定时拂去灰尘,而不必再大动干戈地收拾。毕竟, 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

在购买时,我们常常关注 性价比 ,但“ 需要、合适和喜欢 ”才应该是考虑的重点。自从有了“断舍离”的概念之后,消费观念有了改变,不再执着于比较大容量和小容量折算成单位容量时价格的比对,毕竟物品都是有保质期的,况且这是一个更新换代太快的时代, 合适自己的“容量”才是最划算的选择 。

相由心生,物显人品。这里的“品”是指品味,但不是用钱堆出来的品味,而是用心,用心对待自己,别人才会用心对待你。有一点的确感触很深,身边哪怕一支笔的小物品也看出来是花了心思挑选的,这样的人,你其实是不敢怠慢的,赠送礼物时必然也是要去花些心思的;但如果身边都是些随便买的东西,礼物便也只是随便送送。这就好比一面映射出你的自我形象的一面镜子。

在一起居住的两个人甚至多个人总会有一种收拾的困扰,收拾前,先映入眼帘的总是别人碍事的物件。但如果你已经意识到“ 不需要通过物品来强调自己的存在 ”,那么那种“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看着就烦”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了,就像是投射在镜子里的影子一样。 往往是自己就一言不发地进行断舍离,身边人也会兴冲冲地开始收拾。

在收拾的时候, 尽可能不让自己感觉到压力 。因为即便是一点压力,都会让人觉得好麻烦。如果有东西让你觉得碍事,即便只是一瞬之间,也要在发现的时候一一击破。这让我想起“ 科学管理法 ”,哪怕是简单的存放茶叶这件事,也可以对于原本的步骤进行分析,看看哪些可以省去、哪些可以重叠,毕竟在日常用品那里,人们总是更偏向于只需动一下手就能解开的夹子,而不是绕了一圈又一圈的绳。

“ 七成收纳原则 ”:即使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也不能塞满,留出三成空余,让人有想收拾的欲望。

看得见的地方则只能放 五成 ;

家里装饰性的地方只能放 一成 。(这点可以参照杂货店里的货架上总是塞得满满当当,而精品店里则是零零落落地摆放着。)

有的时候,丢掉很难,那就反过来,筛选出定量的自己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东西。

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自从开始执行起断舍离后,身边的物品都是自己喜爱的,并经常用的。那些不常用但又很好的东西,要么送人、要么咸鱼上便宜转售、要么放进楼下捐赠箱。这对于物品本身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吧。毕竟哪怕就是一条咸鱼,也还是会期待着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把握住物品的“出口”之后,那“入口”自然也是需要有所控制的。现在我已经可以在上完课要穿过一座座商场回学校的路上不朝商店瞄一眼地轻松穿过,当然心里也是靠着默念“喜欢、合适、需要”支撑的,哈哈,虽然感觉有点神神叨叨,但是很有用,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忽然想入手的东西,也会先让它在购物车里躺一个星期,避免让一年十一个半月都用不上的东西入手。

“断舍离”不仅仅可以执行在物品上,我觉得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可以适用的,丢掉那些让你觉得负能量爆棚的交际,结交真正相处舒服共同进步的朋友,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种状态真是轻松自在啊。

正如山下英子在文末所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