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爱比较孩子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带宝宝在小区玩,但凡遇到月龄相仿的孩子,家长们就开始比较了,如果抱着孩子,有家长就说,谁家比你家还小呢,都可以下来走路了,如果孩子不讲话,有家长就说,谁家孩子和你家差不多大都能流利的讲话了,如果你家孩子瘦瘦的,有家长就说,谁家宝宝吃的特别多,胖嘟嘟的很可爱……

家长这些不分个体差异就进行的比较,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没有多少价值可言。

家长总爱拿孩子做比较,通常有下列两方面的原因:

有些家长认为,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能让孩子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会促使孩子像榜样看齐,能让孩子更努力更上进。实际上,这种比较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不 健康 的心态,得不偿失。

比如,看孩子在学校的排名,若是比较靠后,会让孩子产生压力,继而抓紧时间学习,从短期来似乎很有效果。

但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比较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会让孩子的心态不 健康 ,也许因为家长的比较孩子进步了几名,但是不 健康 的心态会给他带来很多的不愉快的体验,也会让他在未来习惯于去攀比。生活中比谁家的房子大、车子好,职场中比较谁的办公室大、工资高。

这种观点也会不自觉的传递给下一代,这种攀比的心理就一代代的向下传承。

认为自家孩子优秀,家长也跟着很自豪,殊不知孩子每个阶段都在发展变化着。评价一个孩子的指标很多,学习好、艺术好、懂礼貌等等都可以评价。

有些家长特别喜欢拿自己的长处比人家的短处,处处透露着骄傲。孩子其他方面不好,甚至可以拿孩子的衣服是名牌来比较。这样特别容易误导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骄傲自满的性格也慢慢形成了。

海豚爸爸告诉我,他从小很反感他爸爸在别人面前夸他,常常指着家里一面墙的奖状对亲戚、邻居夸他,说他比村长家孩子、比校长家孩子都优秀,那分明是在夸自己。只是当时小,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家长在秀优越感的同时,也许无意中引起了孩子的反感。

家长拿孩子攀比,根源还在家长身上,爱比较孩子的家长,在其他方面也爱比较,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别把自己的原因让孩子背锅。

这个问题存在预设。它预设了家长总爱比较孩子,存在着一种或者某些心理原因。如果问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是什么心理,你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这跟心理没有半毛的关系。如果说家长爱比较孩子,没有什么心理,只是闲着无聊,随便聊聊,其实也说的过去。没有目的,没有什么内心的驱动。只是家长们在一起,告诉下别人信息,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就像告诉别人,今天要下雨了一样,不存在半毛的情绪在里面。

有人会说,比较孩子,是为了赢得自尊心,优越感,也许有的家长会这样吧。老实说,家长不光只说孩子的优点,孩子有缺点,他们也聊的,那这又做何解释。老实说,人们在一起总得有东西聊,要不然就尴尬了,而孩子容易想起来,所以聊的也多。就像一个做设计的人,跟他聊天容易想起跟设计有关系的东西,聊的也就是这些。

想想看,优秀的人只有20%。那家长聊天聊孩子,聊到的80%的孩子都不是优秀的,你说怎么给他们带来优越。人不像物理学,原因引起结果。我们的行为随机性很大,根本找不到那种单一的原因。如果一只老鹰飞过家长的头顶,他们也会聊起它,有人说,我去年也见过一只,比这只还大。不是说家长爱比较孩子,而是人喜欢比较。人喜欢做区分,对什么都喜欢比较一下,找些差异。聊到我家的猫时,我也会去比较我家的猫是不是比你家的那只更胖。仅此而已。

家长比较孩子,孩子感受到后,对孩子而言是一件很受伤的事情。

家长的心理可以理解为: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意,只不过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己“无能”的防御。

对孩子而言,是有条件的给予孩子爱,表达出的态度是:你必须怎样怎样,我才认可你!孩子感觉不到自己被接纳。如果这种话说多了,孩子就会破罐破摔,因为他们认同了家长的评判。

爱,就像一首歌,优美而无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