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调解条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人民调解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人民调解的名义开展调解活动。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五条 人民调解活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公序良俗;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同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工作体系。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具体指导本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本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活动进行业务指导。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人民调解工作予以支持。

  工会、妇联、残联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合人民调解工作。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于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十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支持、参与和配合人民调解工作。

  倡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优先选择人民调解解决民间纠纷。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有关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在医疗、消费、婚姻家庭、物业服务、交通事故、生态环境等民间纠纷易发、多发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有关规定产生。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从下列人员中推选:

  (一)本乡镇、街道辖区内已设立的其他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

  (二)本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

  (三)在本乡镇、街道辖区内居住的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年公民。

  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设立单位或者设立组织推选。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包括:

  (一)调解民间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二)开展民间纠纷排查,预防民间纠纷发生与纠纷激化;

  (三)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导公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四)向设立单位或者设立组织、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第十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并经协商一致,可以在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信访机构等矛盾纠纷集中受理、处理的基层单位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

  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为具有专业特长、社会公信力高的人民调解员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以自然村寨、居民小区(楼院)等为单位,设立人民调解小组。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室、个人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小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单位或者设立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3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

  (一)设立、变更、撤销人民调解组织的;

  (二)选任、聘任、罢免、解聘人民调解员的。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前款情形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并向社会公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