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真的是“按部就班”打下来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早举行的一个,也是解放军第一次在拥有相对战略优势的前提下与国民党军进行的大决战。是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彻底解放东北全境。战前,东北野战军是一支超过100万人的庞大部队,占据了东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而国民党军只有55万人的兵力,占据着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首尾不能相顾的战略要点。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战略优势,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辽沈战役是在“按部就班”地执行战前计划,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国民党五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正如把美军丑化成裹着毛毯射击的少爷兵一样幼稚,把五十万大军视如无物的做法也只会显得论者无知。当我们关闭上帝视角,把自己带入到 历史 环境之中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次的战略抉择都是那样的艰难,却又是那样的精彩。

战前的敌我态势

国民党在东北的55万大军主要分布在以沈阳为核心的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战略要地上,除却长春陷入了东北野战军的层层包围动弹不得外,锦州和沈阳的大军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守备和野战能力。同时,沈阳、锦州濒临渤海湾,能够得到国民党海军的支援。而东北野战军连续在四平、长春两地的攻城不下,使得东北“剿总”司令长官卫立煌相信,在东北他虽然还做不到反攻林彪,但是依托大城市坚守自保却还是能够做到的。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蒋介石要求他率沈阳主力西撤锦州,进而入关的命令,企图经营东北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这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卫立煌“通敌”,是内奸,是故意把国民党军留在东北以便被东野消灭,而是在其战略思维和政治利益考量指引下的必然结果。

对于东北野战军来说,如何把战略优势转化成战略胜势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孙子兵法》有“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经典论断,从这个原理出发来看,东野的最佳方案当然是促使猬集一团的国民党军分散开来,从而对其实施各个击破。但是5月份攻击长春不利,欲引沈阳集团北援而歼灭之的计划又落空,使得林彪分敌而击的策略失灵。三大坨敌军究竟先吃哪一个,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

5月份的长春之战已经证明了长春不是最佳选择,那么沈阳和锦州应该先选哪一个呢?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无论是军委还是东野,都不曾把沈阳摆在攻击的第一位上。这是因为沈阳地处长春和锦州的中间,一旦其受到攻击,长春、锦州之敌很有可能对其实施对进救援。即使两地之敌作壁上观,盘踞沈阳的第九兵团有十万精锐之师,战斗力较强,这就难保沈阳会成为第二个四平、长春。所以,攻击长春不利使得林彪除了南下北宁线攻击锦州之外,就再无其他的选项可以选择了。

攻城打援还是攻城阻援

在《林彪不南下——“犯上直谏”背后的战略考量分析》一文中,我曾分析过林彪不肯南下作战的战略考量。再联系到东北在1948年7、8月间由于大雨所致洪水泛滥,道路泥泞不堪,后勤补给困难,卫立煌还以此为借口不肯撤往锦州。因此,林彪若是真的在5月间就南下锦州作战,其结局还真不敢设想。林彪与毛泽东就锦州问题的争执不下,最终竟意外地使其避开了雨季作战,防范了可能的风险,这一点恐怕就连毛泽东、林彪自己都没有想到。

1948年9月12日,在经过了东北铁路总局一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解决了东北野战军铁路运输的问题后,林彪命令各路大军启程南下,开始北宁线作战,辽沈战役就此展开。但是对于林彪来说,南下并不意味着必然攻锦,攻锦并不意味着必然攻城,这场仗该怎么打还得细细考量。虽然毛泽东在9月3日的电文中提出“攻占锦(锦州)、榆(山海关)后回师歼击由沈阳撤退之敌军”,但是林彪在9月3日给军委的电文中还是把战役部署重点放在了打援上,林彪称:

“我军拟以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线各城,然后待北面主力陆续到达后,进行逐一歼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并准备歼灭由沈阳向锦州增援之敌,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对长春之敌,以现有围城兵力,继续包围敌人,并准备乘敌突围时歼灭该敌。”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翻一翻粟裕在8月10日给军委电文中提出的济徐战役方案,其思路跟林彪的北宁线作战方案思路几乎完全一致,都是企图用攻击敌重点防御的城市来吸引敌军救援,然后把重点放在打援上。不过毛泽东却一眼看出其中的漏洞——攻敌必救的必字如何保证?所以他要求粟裕既要真攻城,也要真打援,粟裕对此也是赞叹不已。对于林彪的计划也是如此,而且由于林彪很鸡贼地把作战目标框定在北宁线各城,并没有把锦州这个核心突出出来,这使得毛泽东不得不对此予以明确。9月5日,毛泽东复电林彪,原则同意其部署,但是他还是强调“你们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要预先设想继续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控制整个北宁路(除平津段)于我手,以利尔后向两翼机动。”7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林彪,指出“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所以他要求林彪“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这一封电报后来和10月10日的电报一起合编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收入《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是典型的“攻城打援”,这跟济南战役的思路是一致的。林彪的想法却是“攻城阻援”或者“围城打援”,并不愿意把锦州和沈阳之敌一起收拾。虽然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攻城、打援都需要集中优势兵力,如果同时进行势必使得兵力紧张。林彪不喜欢把部队兵力用到极致,他深谙《孙子兵法》“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道理,所以他才会在攻锦问题上显得那样迟疑不决。一旦有些风吹草动,这根敏感的神经势必要跳动一下。

关内还是关外

9月27日,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结束,毛泽东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辽沈战役的战略思考中去了。他在这一天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居然再次把之前提出的入关作战构想拿了出来,提出“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我则可以主力移攻山海关、滦县、唐山、塘沽,并且只要有可能便应攻占葫芦岛、秦皇岛,完全肃清锦州、塘沽之线,直迫天津城下,迫使国民党用空运方法从沈阳调兵增防平、津。”一提到入关作战林彪就头疼,这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而毛泽东这次竟然改变了之前攻锦打援的方针,改变了9月5日毛泽东提出的“秋季作战的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思路,甚至改变了之前把东北之敌留在关外解决的想法,这是林彪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于是,林彪再一次犹豫起来。

林彪在9月28日向军委提出了先打锦州后打锦西的计划,虽然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但是他的心始终放不下来。10月2日,在得知国民党新5军及95师增兵葫芦岛的时候,林彪立刻改变主意,想以此敌情变化为借口回师攻打长春(事实上没有回师北返)。当然,这一次的请示电文除了得到毛泽东接连两封措辞严厉的责备电外,还得到了毛泽东“应集中精力,力争于十天内外攻取锦州,并集中必要力量于锦州同时歼灭由锦西来援之敌四至五个师”的答复。于是,林彪调整部署,决心拿出六个纵队攻击锦州、四个纵队对付沈阳援敌、九个独立师对付长春。其部署动作之快,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前一刻钟还在犹豫不想打锦州的统帅的命令。这可能也说明了林彪真正的顾虑并不是锦州,也不是锦西,而是关内。

是战是守还是走

与解放军不同的是,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始终没有能够在是战是守的战略问题上达成一致。蒋介石起初想把关外国军撤回关内,结果遭受了卫立煌的抵制。在锦州被围很可能遭受攻击之后,蒋介石又催促着卫立煌赶紧出兵救援。卫立煌的思路始终都是婴城自守、各安天命,不管是长春还是锦州,他都不愿意出兵去救。他认为以锦州的防御力量,足以抵挡东野的攻击,而如果自己出兵相救,很能堕入林彪攻城打援的计划之中。于是我们看到,受蒋介石直接指挥的17兵团在司令长官侯镜如的带领下拼命攻击塔山,从沈阳出来的廖耀湘第9兵团却慢慢吞吞地向西开进,时刻准备退回沈阳。在这样的相互掣肘、各行其是之中,国民党不败才是天理难容。

由于四纵死守塔山,国民党军救援不顺,锦州陷入重围之中。1948年10月9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全歼守敌9万余人,生擒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17日,国民党长春守军60军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起义,19日,长春和平解放,东北的战略局势从之前的我攻敌守一下转变成了我攻敌逃。战略局势的变化促使战略行动的改变。毛泽东在18日致电林彪,称“我们所最担心的是沈敌从营口撤退向华中增援”,所以他要求林彪迅速攻占营口、葫芦岛。于是原定的打援方案不得不转变成堵截敌人逃跑的方案。不过林彪却认为,只要抓住沈阳集团的核心廖耀湘兵团主力,在野战中将其吃掉,营口、葫芦岛也就不成其为问题关键了,将其交给从长春腾出手的北线各部去攻占即可。19日,毛泽东复电对此表示同意。

当然,辽沈战役胜利的功劳有一部分是要记在蒋介石头上的。若不是他三番五次要求廖耀湘兵团出沈阳西进,又在锦州丢失后要求廖耀湘兵团夺回锦州,那么蜷缩在沈阳的第九兵团还真不容易这么快就给打掉。同时,其依托沈阳的机场撤回关内的可能性也就会大大增加。正是在蒋介石、卫立煌的矛盾中徘徊迟疑,廖耀湘失掉了最后生机。在电影《大决战》里,林彪有一句精彩的吐槽“不管是回沈阳还是出营口,七天之前他(指廖耀湘)干什么去了?”最终,廖耀湘集团在林彪的乱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战法下一溃千里,十万大军荡然无存。到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结语

纵观整个辽沈战役,我们发现其中较为明显的战略变化有三项:一是变入关作战为关外作战,把开始的以锦、榆为主的攻击目标变成专攻锦州,以整条北宁线为战场变成专打北宁线北段,这其中不仅仅有林彪的犹豫,也有毛泽东的调整。二是变攻城打援为攻城阻援,在国民党东西两面援助锦州的态势下,林彪没有执行毛泽东连续大举歼敌的命令,而是逐次展开作战,确保了每一战都是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的大歼灭战。三是变阻敌逃窜为野战歼敌,在锦州、长春顺次解决之后,林彪没有执行毛泽东控制葫芦岛、营口的命令,而是调集大军北上,在野战中消灭廖耀湘。最终乘势攻下沈阳,结束了东北战事。

在世人印象中,林彪似乎是一个谨慎有余、冒险不足的将领,其实辽西会战足以证明,林彪也是很有冒险精神的,他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关门打狗,给廖耀湘战略思考的时间,这就极大地减少了自己的伤亡,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战略效益。而其不怕打乱建制的以乱对乱的战法更是将其战术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指挥是非常高明的,当然,毛泽东的战略指导也是非常高超的。《孙子兵法》说“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以辽沈战役观之,古人诚不欺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