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简介_聊斋86版田七郎简介_田龟源五郎银之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田华,原名刘天花,1928年出生,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1940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队学习。1944年加入中国 *** 。曾任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抗敌剧社演员。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文工团、 *** 政治部话剧团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国妇联第二届执行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演的影片有《白毛女》、《党的女儿》、《秘密图纸》、《法庭内外》等。

说到田华,人们就会想到白毛女;讲到白毛女,也就自然会想到她的扮演者田华。可以说,在现在四五十岁的一代中国人中,田华和白毛女已经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深刻地印在了脑海中。如今的田华已经年近八旬,顶着一头白发,成了一名真正的“白毛女”,但人们依然能够在各种与电影有关的活动中见到她的身影。

和很多中国早期电影明星不同,田华是一名纯粹的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演员。她一生为党的表演事业奋斗,塑造的银幕形象,也多是对党无限忠诚或者是被党拯救培养的角色。

1928年出生于河北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田华,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她的童年是在贫困、饥饿和眼泪中度过的,打柴、抬水、推碾子、挖野菜,幼小的她样样都能干。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要采杨穗儿、柳穗儿来为一家人充饥度荒。虽然生活贫困,田华性格却很活泼,一有点空闲她就又说又唱的,还会像男孩子那样爬很高很高的树。12岁时,田华离开了家乡,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战争环境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严格的业务训练使她进步很快。剧社经常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出,田华有机会在许多话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话剧演员。

田华真正走上银幕,是从1950年拍摄电影《白毛女》开始的。白毛女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使田华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逐渐深刻,让她在电影银幕这块表演田地上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她表演的新天地。

田华艺术的高峰期,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也翻开了新的篇章,电影从制作观念、实践方法、理论系统,甚至到属性,统统来了个彻底的颠覆,这一时期也被统称为“十七年电影”时期,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多通过对英雄人物光辉形象、事迹的高歌和对普通劳动者身上所体现的可贵品质的赞美,来讴歌社会主义,并给予民众具体而感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这一时期田华主演的影片,大多成为这个时期的电影艺术的代表作品。对田华来说,她进入了表演艺术的

1950年,电影《白毛女》准备拍摄。田华没有美丽动人的外貌,但她来自农村与部队田华简介,对农村生活和革命战争有深刻丰富的体验和积累,所以她能够对广大贫苦农民怀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能真心实意地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为她赢得了出演喜儿这个角色的机会。她塑造的喜儿淳朴、善良、勤劳而又不屈不挠,赢得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喜爱。1956年在文化部举办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白毛女》获一等奖,田华也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白毛女》能成为新中国电影探寻民族风格的重要作品,田华功不可没。

主演电影《白毛女》之后,田华又相继主演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奴隶的女儿》等多部电影,她的表演朴实自然、情真意切,富于生活气息,形成了生活化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在《党的女儿》中,田华成功地扮演了李玉梅这个角色。虽然这个角色感情起伏较大,还要在殊死搏斗中显示出主人公的智慧、觉悟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但田华演起来却错落有致、拿捏得当、粗犷中含有细腻,标志着田华的表演从个性化的展现,进入到了性格化的塑造。茅盾在评价该片时曾说:“田华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1940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经常跟随剧社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出,并且在许多话剧中都担任角色。

1950年,田华获选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翻拍自同名歌剧的剧情片《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这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此片田华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1958年,田华在根据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的历史题材电影《花好月圆》中扮演范灵芝 。在历史题材影片《党的女儿》中扮演李玉梅。同年参与拍摄历史题材电影《江山多娇》,田华在剧中扮演女青年岳仙。

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军队电影演员。

1962年在根据海南战役史实改编的纪实影片《碧海丹心》中扮演肖汀。

1963年拍摄剧情片《夺印》,饰演女主角胡素芳。

1964年在历史传记类影片《白求恩大夫》中扮演老冯。

1965年拍摄悬疑谍战片《秘密图纸》,扮演女侦查员石云。

1978年田华在历史题材影片《奴隶的女儿》中扮演曾未之。同年在反特故事片《猎字99号》中扮演党委书记。

1980年田华主演纪实电影《法庭内外》,扮演刚正不阿的女院长尚勤,凭借此片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1年在剧情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颜少春。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纪念大会中,田华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2008年参演导演江平执导的青少年励志电影《寻找成龙》。

2009年9月,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的音乐舞蹈晚会《复兴之路》,和陈铎一起朗诵词作家庄奴、乔羽合写的诗歌《海峡愿景》。同年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

2010年客串演出由朱时茂自导自演的贺岁喜剧电影《戒烟不戒酒》。 10月16日出席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并获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2011年6月,参与在庆祝中国 *** 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演出。9月参演张扬执导的温情电影《飞越老人院》。

2014年1月16日参与“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晚会演出,朗诵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台词片段。

2017年12月18日,参演电影《步步为营》。

2018年1月7日,出席“薪火相传迎新春——2018年老艺术家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1月20日,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8春节大联欢”。4月30日,参演的电视剧《宣武门》开播。

2018:宣武门

2018:步步为营

2015:执行(电影)

2012:飞越老人院饰演:田老太太

2010:戒烟不戒酒客串: *** 班

2009:寻找成龙

1988:柳菲的遗书多梦时节

1986:党小组长决策小铃铛(续集)

1985:通天塔

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980:法庭内外

1978:峥嵘岁月猎字99号奴隶的女儿

1965:秘密图纸

1964:白求恩大夫

1963:夺印

1962:碧海丹心

1959:江山多娇风暴

1958:花好月圆党的女儿

1950:白毛女

田华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团长、全国妇联委员、文联委员、影协理事,现在也还有很多社会活动,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但她却总是一副精气神儿十足的样子。问到她的养生之道,她认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中,老有所为是最重要的。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适应社会,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田华常提起她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比上很不足。下联是:比下很有余。横批:知足常乐。

她喜欢和年轻人多交流。她认为年轻人的朝气会感染老人,他们的欢笑更会感染老人。心情好了,身体就不容易衰老。

田华有一套自己的锻炼方法。坐时、躺时就顺便支支腿脚、胳膊;在艺术学校闲着的时候就爬爬楼梯。每天她都坚持念绕口令。她认为,老年人不宜剧烈运动,活动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满头银发的田华,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她说一个人的生命会走向衰老,但一个人的心应该永远年轻。

田华认为田华简介,心理养生很重要。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心理养生主要应淡泊、乐观、善良、宽容。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的心志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将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从而解决矛盾、克服麻烦、逾越困境。

善良心存善良,就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宽容学会宽容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能及时排泄仇恨、委屈,保持正常心态,防止出现不良心理的恶性循环。

主演的《白毛女》在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一等奖,田华本人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提名

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法庭内外》

获奖

2010年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第12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

田华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色性格之间不同的再挖掘。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些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晚年,仍以高昂的感情,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继续一个演员的职责。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