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08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怀抱着救国救民的梦想,一腔热血,一身武艺,想要拯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年轻人,总是这样,冲动却真诚,一往无前,全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勇,抱着一个开天辟地的理想,觉得世界就在自己手上。
更何况,这位年轻人也有资本,他不仅有高超武艺,更有绝妙文笔,还有家中祖辈留下的万千资产。
当时的国家,被来自北方的强悍游族部落占据,懦弱的帝王子孙一路南逃,定居江南水乡,从此只敢遥望北方故土,不敢与强壮的敌人一战。
那些被遗弃在北边的百姓,日盼夜盼自己的民族有朝一日能收复故土,再见辉煌,不再受他族蹂躏,却等不来南方的一个准信。
年轻人就出生在这样的动乱时代,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北方土地。还好,他的爷爷在他族的官僚体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赚得一份庞大家业,留给自己的后代子孙。
有人骂他的爷爷是叛徒,可只有年轻人知道,爷爷不过是忍辱负重,赚得的钱财,都交与年轻人,只愿后人能继承遗志,收复中原。
年轻人没有让爷爷失望,他拿着万贯家财,不为享受,却只撒钱招兵买马,加入那些英勇善战的游击部落,一起抗击他族的压迫。
可自己民族的根基毕竟还在南方啊,年轻人多么想跨过那条浩浩荡荡的大江,去往南方,告诉那些龟缩在南边的帝王子孙:这里还有你们的子民,你们难道忘了他们吗?
等他人的拯救是没有结果的,年轻人决定自救,他带着几十个勇士,突出敌人重重的包围,跨过天堑一般的长江,来到那位南方帝王面前。
南方的帝王与臣子们看到远道而来的他,惊喜不已,连连赏赐,还承诺,只要你过来南边任职,一定让你实现收复故土,恢复中原的理想。
年轻人是多么高兴,他没想到能收获如此多热情真诚的支持。他仿佛透过这些热情的面孔,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自己的爷爷在天之灵,露出的高兴面容。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上一代人的家国安定的理想,在下一代人的人生中实现,多么美好的愿景!
他连夜赶回北方,只想尽快告诉同甘共苦的兄弟们,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但当他来到游击队的营地时,看到的却是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被叛徒斩首示众,当作向敌人的献礼。
悲愤交加的他,只率轻骑几十,一马当先,冲入军营,手起刀落,立斩叛徒的头颅,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已经被他扫荡干净。
如此强健的身手,难怪之后当他重返南方,带领军队,与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厮杀,未尝败绩。
只差一步,他就能实现多年理想,直捣黄龙,赶走异族,收复故土,恢复中原,告慰祖辈在天之灵。
当他还年轻的时候,他也觉得,这一切很简单,有力量,有资金,有什么艰难呢?
只要自己够努力,理想总有实现的一天。
当他垂垂老矣,躺在树荫底下,徐徐摇着摇椅回首往事时,不禁哂笑,当年的那个年轻人,怎么如此天真?
还没踏入 社会 ,还没经受磨砺的人,特别是能力出众的人,总会以为,世界就在自己的掌心之中。
只有历经沧桑,才知道,原来这个 社会 ,没有那么简单。
不是你有钱,你就能恣意纵为,不是你有才,就能纵横天下。
等你老了,方明白,世上有太多事情,叫做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只剩下夜来梦中,才能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理想。
而现实中,年轻人只能接受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悲哀,远望沦陷的北方故土,哀叹一声,那堆在书屋中的万字平戎策有什么用呢,不如拿给邻居家当柴火烧了,换来一点种树的技术书籍,换来最实在的果实。
这位悲凉老去的年轻人,就是那位能文能武的辛弃疾,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却在南宋朝廷政治的复杂博弈中,无法报国,抱憾终身。
最难过的,莫过于,年轻时以为能够行走四方,年老方知世事难料,悲凉入骨,只剩淡淡一句“天凉好个秋”。
当他老年时,躺在自家的屋檐下,对着那些写满平生理想的一封封奏章,唯留一声悲凉的叹息,穿越 历史 的时空:“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