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加拿大有什么贸易往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8
中国与加拿大的经贸往来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8年,加拿大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贸易代表处,其后在大连、天津设立了类似机构。1936年,中加贸易额828万加元,中国对加拿大逆差84万加元。建国后中加经贸发展是一个比较顺利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双方贸易起步并顺利发展。中加两国贸易50年代以民间贸易为主,正式贸易关系始于1961年中加小麦协定,为后来中加政治和经贸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贸易规模比较小,年均贸易额l亿美元,1970年贸易额1.5亿美元。1970年10月中加两国建交以来,签订了一系列协定,比如,1973年10月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为两国正式经贸合作拉开了序幕,1979年10月签订的中加经济合作议定书,促进了双边经济贸易关系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0年至90年代末,中加经贸关系处于稳定发展状态。该时期中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80年代末期双边贸易额达到12亿多美元,1991年22亿美元,1996年32.34亿美元,1999年达到47.67亿美元。1980年加拿大开始对华直接投资,1983年中国在加拿大设立贸易企业开始对加投资。之后,中加相互投资及合作联系不断加强,两国领导人频繁会谈并签订一系列协议,直到1999年11月,中加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翻开了新篇章。 第三阶段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加两国政治合作关系深化,经贸关系也不断加深。中加经贸合作已从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在贸易发展方面,呈现以下特点:(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地位上升。2001年中国进入WTO,促进了中加经贸合作稳步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加双边贸易总额79.32亿美元,2003年突破100亿美元,2006年为231.8亿美元,2007年1~7月,双边贸易额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出口107.5亿美元,进口6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47%。中国是加第二大贸易伙伴,加国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作为整体)。(2)贸易领域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从早期的单一结构不断走向优化。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粮食、机电、化肥、纸品等;从中国进口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鞋类、箱包、玩具、塑料制品等。(3)贸易方式存在差异。2004年,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出口约占25%,加工贸易出口约占70%;进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进口约占60%左右;加工贸易进口约占30%。(4)贸易主体多元化,主要指国有外贸企业、外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都参与对加拿大贸易,特别是民营企业贸易地位逐渐上升。 在经济合作方面,2002年,中国新批4家在加投资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208万美元;加国在华新增投资项目708个,合同加资11.48亿美元,加国实际投资5.88亿美元;2006年,加国企业在中国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53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底,加拿大在华投资项目达100145个,实际投资56.01亿美元,涉及行业主要有石油开发、机械、电子、通讯、化工、轻工、食品、纺织、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服务业等。中国在加国直接投资共20.16亿美元。涉及行业主要有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建筑承包、农牧渔业、餐饮业、科技文化交流、交通运输、咨询服务等。与加拿大开展经济合作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二、中加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发展潜力 中加两国同处太平洋沿岸,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西方工业强国,两国在资源禀赋、资本及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和消费等互补性很强,为中加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资源禀赋差异。其互补性表明各自的比较优势中加经贸合作的稳定发展得到两国资源基础的支撑。两国基本形成了加拿大作为资源大国、中国作为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国际分工格局。加拿大与中国均为幅员辽阔的国家,资源条件可以互补,自然地理及旅游资源各有特点。加拿大矿产、石油与天然气能源、森林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矿产品、粮食、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资源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可以满足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能够满足加拿大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资本及技术各有优势 中加两国技术水平不同,加拿大在农业、林业、能源、环保、交通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特别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技术及生物技术,可以弥补中国农业大国技术不足,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料和技术。其次,加拿大资本和技术雄厚,在化学工业、航空工业、车辆制造等资本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中国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贸易及国际收支多年连续顺差,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客观上到了向外投资的转折时期。可见,两国在技术和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三)经济结构与产业具有一定互补性两国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加拿大是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不同。加拿大在高科技产业、电信、石化等行业有优势,可以弥补中国之不足;中国的轻工产品、电器、电信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加拿大市场上销路广。加拿大服务业发达,与中国落后服务业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经济结构差异为中国与加国双方经贸合作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生产和消费市场的互补性中国人口多,购买力较强,表现出的商品和服务需求给加拿大提供了众多机会。中国需求及市场规模推动了商品价格 上升,扩大了加拿大出口值。加拿大对中国出口小麦、航空及运输设备、纸品、有机化学品、矿产设备、能源、环保设施、生物技术产品等;从中国进口计算机、通讯设备、工业机器、测量及控制仪器、汽车零部件、石化及钢铁制品等工业品。加拿大通过进口便宜的制成品,抑制了加拿大近几年的物价上涨及通货膨胀,开放的市场为中国轻工产品及消费品提供了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加两国经贸发展得到两国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中加两国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时代,其发展趋势显示出巨大的经贸合作潜力。一是中加两国在农业、交通、信息和通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2006年双边贸易额仅占各自外贸总额的2%左右;在能源、矿产、金融、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等领域的贸易与合作还有潜力可挖。二是相互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还有潜力可挖。加拿大对华直接投资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电子高技术、新材料、再生能源利用及环保、服务业等,不断扩大投资范围,逐渐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转变为“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中国对加拿大的投资逐渐扩大,从投资传统优势的产业转向矿产、能源、科技文化交流等;逐渐把投资加拿大的目标“满足本国产品需求”转变为“开拓国际市场”。在双向投资上,2006年加拿大对华直接投资额尚不到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中国对加拿大的投资只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不足0.5%,可见,中加相互投资的增长空间还相当大,中国“走出去”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中加两国的经济形势为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特别是巨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引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转化为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力,同时提高了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加拿大近几年资本输出大于输入,逐渐重视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机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