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五步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作文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一个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反映这个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并通过作文水平来检验这个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到了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作文教学“五步法”。

一、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写作信心

大多数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痛,或者觉得没啥写,或者无从下笔,总之认为作文太难了。

为了消除畏难情绪,培养兴趣,增强写作信心,我用下面的图像,引导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此图横轴表示时间的推移,纵轴表示作文篇数的增多,射线L表示作文水平提高的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文篇数的增多,作文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很直观。但是在实地训练中,某一阶段的作文水平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但从理论上讲,每练一次,作文水平都会提高一点,学生看懂了这个图像,不用讲多少道理,自然会用实践去验证,这种方法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94级的学生张庆峰,原来对写作文没有兴趣,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焕发了写作热情,他积极写作,反复修改。一篇《别情如梦怕成真》的“成名作”,终于在校园月刊《苗苗》上发表了,这使他跨上了写作的起跑线。现在他已加入了第一高级中学成立的文学社,并发表了多篇佳作。

二、范文引导,点拨章法

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点拨。二十多年来,我注重用学生自己的范文,去引导点拨学生怎样作文,力求使学生从内心对怎样作文有所感悟。二十多年来,我收集了学生的范文30多篇,结集为《浪花朵朵》,其中不少是征文参赛中的获奖作品,我常常给学生读一读他们自己同龄人的范文,这些作文更接近他们的生活,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也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教材中的范文时,我除了突出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外,对章法的分析不是简单地条分缕析讲理论,而是紧扣学生的写作实地加以点拨引导。在教学《背影》时,我指导学生,写作文要反复点题照应,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启发学生怎样从平凡小事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在教学《故乡》时,通过开头和月光下西瓜地里两个场景的景物描写的对比,使学生领悟到,景物描写要服从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

这样以来,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写作实践和教材中关于章法的理论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下水“三练”,付诸实践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游泳理论,而不去下水练习游泳,他将永远站在岸上“望水兴叹”;学生如果只懂得点儿写作理论章法,而不去下水作文,那也只能永远“望文兴叹”了。

下水“三练”,付诸实践,这是作文教学“五步法”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许多名家的经验之谈。鲁迅曾说:“作文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所以只有勤练习,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在这方面,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或观察日记),此为“一练”。或者随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或者针对某种现象发表评论,大到一人一事一物,小到一花一草一木一虫。有所感悟都可以写进日记,或者叙述描,写或者抒情议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灵活性,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一篇日记可能就是一篇优秀作文。

二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仿写,此为“第二练”,就是要求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用鲁迅的话说,“读”就是“看”,“写”就是“练”。徐特立有条重要的学习经验,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徐特立对写读书笔记的重视。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记录名言警句,名人典型事例,优美的词句段落等;二是写心得体会,这种方法需要留心观察和坚持,坚持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材料就越多,写作时才会左右逢源。

三是要求学生写好每篇练笔作文,此为“第三练”。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直接实践,是学生基础知识、写作技巧以及内在气质的综合测试。因此我要求学生作文内容要实在,要反映真情实感;是在布局谋篇上要与众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但学生的作文能否达到这样的要求,还有待于老师在批改中发现和讲评中点拨。

四、重视讲评,在改中提高

批改是讲评的基础,要讲评好,首先得从批改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在批改中我不是所有的作文都批都改,而是把学生作文分成AB两组交替批改。对写得比较好的重在批;对存在败笔的作文重在指出修改意见,不代替学生改;对不合格的作文,在讲评后要求重写。这样批改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给学生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讲评时,我把第一类作文作为范文推荐给学生,第二类作文更有讲评的价值,因为这类作文对学生来说更具普遍性,也更适合他们的胃口。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讲评之后要求AB两组同学交叉修改,第二类作文往往是璞玉辉金,这类文章修改之后,也往往能成为范文。学生的写作水平正是在这一次次修改中提高的。每一次作文从写作讲评,学生都会从中悟出一些作文之道。

96级学生王芳芳爱好写作,热情很高,但是总不能成功,经过了解,发现她写作时只求数量,而且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我启发她,让她总结一下上初中以来在作文方面的得失。她把发自内心的感受,都融注在《我的作文之路》这篇作文之中。她在文中写道:“当学校创办《苗苗》月刊时,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作文一定会被发表。可是一篇《秋情》“去”了,毫无音讯。当我得知月刊上没有我的作文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再也没有勇气和热情给《苗苗》投稿了。可是当我重新拿起一期《苗苗》看完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文章的不足,才真正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我又鼓起勇气,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写作。”后来她对我说,这篇文章她修改了5次。从这次成功中,她尝到了反映真情实感和反复修改的甜头,她这一次发表,一发而不可收,一连在《苗苗》上发表了8篇文章,学校《苗苗》文学社也因此吸收她为编委成员。

五、提倡写作文“后记”

学生从修改作文的实践中得到了感悟,教师如果不引导其总结整理,这些感悟就会成为过眼烟云,这对促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损失。

为了使学生实现从写作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我每讲评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作文“”后记”,把这次作文的得失总结出来,这样写,成功了,为什么?那样写,失败了,原因何在?应该怎样写?通过写作文“后记”,学生会不断从中悟出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门道,从而又用以指导以后的写作实践,这种方法代替了教师的理论说教,效果显著。

辛勤的汗水必然换来累累的硕果。十几年来,我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指导学生写了不少的优秀作文。

2006年在“武陟县首届《作文指导报》中小学生优秀作文讲评”活动中,我所辅导的司林钊的《我爱我们的集体》和李亚楠的《这里风光独好》双双获奖,作品见于《作文指导报》上,我也因此荣获“优秀园丁奖”。

2001年以来,我所辅导的作文,在我校月刊《苗苗》上发表的就有33篇之多。二十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路径——作文教学“五步法”,这种方法给了我不少回报,也让许多学生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进一步创新提高,继续为祖国的文艺园地培养出更多的奇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