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AB面之一孔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那日,小孩放学给我讲“我们道德与法制老师说,古时候有个小孩叫孔融,他吃梨的时候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专门挑小的吃。我以后也要把大的苹果给你吃,我吃小的。”

“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可谓深入人心,是为了让人学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仪之道,但历史要辩证地看,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的孔融,且不说是不是真的让过梨,即使他真让过,他自己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让个梨,后人给写进了三字经和教科书,成为“尊师敬长”的典型案例!

孔融作为东汉(25-220年)末年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是有的,治国理想政治抱负也是有的,并且也不是你我凡人能比的,但是他的为人确实是很有争议的。后世历史爱好者,总认为孔融让梨,可能因为家长和私塾先生就是这么教的,社会风气就是这么要求的,当时也没有高考制度,私塾先生和家长都嘱咐过了,孩子你想出仕吗?好好包装自己,等着举孝廉。

长大后的孔融怎么样了呢?

孔融(153-208年,56岁),184年31岁入朝为官,建安七子之一,是个社会名流。成长过程中有以下主要事件:

(1)十岁,独自拜访洛阳名士李元礼,强攀亲戚关系,说孔子和老子是好朋友,所以孔李两家就是亲戚。无论哪朝哪代这种抖机灵在有些地方吃得开,在有些地方吃不开,你得有真本事才行。当时太中大夫陈韪评价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才能”,本意也是好心提醒孔融这孩子,低调点,别总耍小聪明,不可口无遮拦, 孔融马上接话:“那陈韪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要不现在怎么混得这么差?)” ,据说在场之人都笑了,那是因为他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10岁的孩子能抖这样的机灵还是蛮聪明的。但假设这个记录是真实的,一个孩子,讽刺自己的长辈且是太中大夫,合适吗?

(2)16岁的孔融害死了他的哥哥孔褒。孔褒好友张俭因获罪到孔褒家避难,孔褒不在家,16岁的孔融就自作主张收留了孔褒。后被举报,孔家获罪。据说孔融孔褒孔母三人争相赴死,以至于当值者不得不请示朝廷,朝廷下令杀他哥,咱不知道朝廷那个皇帝的脑袋是不是让门挤了,要是依照现在的法律肯定是谁干的谁有罪,要这样,曹丞相日后可能会少很多烦恼,可朝廷偏偏就治了哥哥孔褒的死罪。这个故事,讲朋友义气保护良臣(张俭)都是对的,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单位,在机关,你一个下属,不要随便替自己的领导和上级表态做决定,否则会死人的。

(3)56岁他害死了全家。史料记载是,184年,孔融入朝为官,是个刚正不阿的清官,后来多次得罪董卓太师,遭太师嫉恨,被放到北为北海国相(小官),颇有一些政绩。但是跟曹丞相这样的大佬比,他还是显得才器粗略了些。董卓完蛋后,196年,曹操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来到许昌,在朝中做官。要不怎么说孔融才气粗略些呢,没有曹丞相维持朝政,他孔融可能还要在北海呆着。此时的他,身为建安七子之一,已是名士领袖,喜欢发表公共言论,抨击时事,尤其是喜欢骂曹丞相一家,据说四海之内的名士都服气他!在许昌的时候,他自己政治军事水平有限,但看不惯雄才大略的曹操全家,骂完了曹操骂曹丕。

《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你看你看,孔融的嘴巴多能嘚吧。曹操问他“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来自哪本书?孔融说“这故事是我自己随便编的!就为了讽刺你曹操父子!”

反正吧,文人有的毛病孔融都有,文人没有的毛病孔融也有,最后没事就发表对曹丞相名声不利的言论,曹丞相忍无可忍,208年也“想当然耳”地编了个理由,决定杀了他。孔融有没有为了自己活下去而服软不知道,但是他为自己的孩子求情了,希望放过自己的9岁小儿和8岁小女, 孔融没想到的是教育出的孩子都是狠角色,小女毫无惧色的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凛然赴死。“倾巢之下无完卵“经典成语就此诞生。

当时,很多所谓正派名士都认为曹丞相是窃国贼,所以孔融虽然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但是他之于曹操的对抗,是符合传统忠国忠君之道的,也该为后世传诵。

所以,看待孔融,要保留一些历史辩证的眼光,毕竟史料记载也不见得就是全面的,后世解说也有后人的偏好。流传千年的正面人物,自然有其光辉伟大异于常人的一面,不然早就湮没于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