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机理 之六——中医是初级阶段的整体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上一篇: 中医的机理 之三 中医要激发人去理解生命

中医的整体观形态

中医有鲜明的整体观特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中医哲学理念是整体的。“道”是中国人的理论源头,它在医学上表现为元气、元阳、精气神、血气等概念,这是整体的感知;在此之下,中医有阴阳、平衡、天人等哲学观点,它们都是整体的概念;中医的支柱就是两个字“阴阳”,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阴平阳秘”即健康,“阴阳失衡”即为病,“阴阳离决”即面临死亡,所以要调整阴阳,手段就是“因而和之”。与其说阴与阳是对立的二元,不如说两者相互依存,为浑然的整体服务。

其二,脏腑是中医眼中的生命的主体结构,这是整体的概念,以此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把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组织各自不同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生理活动要靠各个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这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建立了,构成和巩固了整体理论框架。

其三,中医是整体综合地看待身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认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都可能影响生理机能,引起疾病。例如外感风寒病证,皮表受邪,可导致皮肤肌腠营卫不和,因此产生恶寒、发热、脉浮等症。这是由于肺与皮毛相表里,外邪袭肺,而使肺气不利所致,肺失宣肃,其气上逆,则发生咳嗽。

其四,诊断也体现了整体性,由于身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因此要整合判断,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异常表现,由表及里地了解和推断内脏之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这就是中医四诊的理论基础。四诊所支撑的“证”即是人体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涌现性。中医认为,人有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个方面的变化,中医辨证以阴阳为纲、为起点,然后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别阴阳、辨虚实、查寒热,这些都是基于生命的考量。

其五,治疗更要从整体出发。中医的治疗手段,无论中药,还是针灸按摩等等,都要基于整体。论治则要注意生命的阴阳气血失调情况,并从协调阴阳气血及脏腑的平衡出发,扶正祛邪,切断病变在脏腑间相互传变所造成的连锁反应,通过整体的治疗效应,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中医着眼于生命怎样失衡,然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认为无论什么毛病,只要恢复平衡,症状必定随之消失,这样的均衡观也遵从了整体生命。

各个层面都决定了中医科学的整体观特性,中医也有各种分解的企图,在具体地论述,很多中药也要针对性地起作用,但整体的氛围是主导,和西医相比,分解的分量有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基本没有解剖学基础

考察解剖学基础也能帮助理解医学的整体观特性。如果一门医学,它有丰富的解剖学实践,就会不可遏制地往更深入的地方进发,追求更透彻地了解身体的细节,就会隔膜甚至排斥生命整体。这是不言自明的,学术上没有悬空态。

中医是不是建立在解剖学之上,答案不能立足于表象,不能以偏概全。中医经典有初步的解剖学尝试,但缺乏持续的、一步步深入的解剖学实践。人们最初要把身体打开看个清楚,《灵枢》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但浅尝即止,仅限于打开身体,用眼睛观察了五脏六腑的位置,用尺子量了各自的尺寸大小,对其功能做了简单猜想,就完成解剖工作。古人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当时的医疗实践,从当时的文化和哲学中吸收营养,总结了一套强想象性质的宏观描述体系。

解剖学之于中医,简单到让人们知道了某些大器官,空洞的思索得以落地,因此敢于进行医学的思辨,没有太多实用价值。比如对脉诊合理性的论述:“心脏搏动的原动力来自体内的元阳,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来自气的推动,血管壁的弹性取决于元阴的滋润作用”;比如痰饮概念中,有形的痰并不起多大作用,无形的痰往往大行其道。

这里,细节的,容易观察和思考的,会采用解剖学生理学认识,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往往会使用想象的概念,换句话说,解剖学是服务于医学思想,西医就反过来了,医学理论跟随解剖学而去。

中华重心悟,轻视实践,这也阻碍中医对身体的进一步探索。有学者指出:“中医虽然早就知道人死后‘可剖而视之’,但对于广大临床医生来说,重要的知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四诊合参’等中观和临床实用的知识,而不是解剖之类的以认识为目的的知识。”连中医自身也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既然如此,解剖已经失去“神”的身体,又有多少实践冲动呢?

后来,解剖实践基本上停滞了,北宋有一定的解剖学尝试,但都收效甚微。一直到清代中后期,王清任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脏腑图。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需改正。

这是可贵的科学尝试,但没有得到同侪的支持,没有形成科学研究风尚。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甚至讽刺说,《医林改错》越改越错,忘却了相关行动的重要意义,因为短期缺陷否定长期正确性(从实用的意义上,这样反而留下了整体观医学,但我们不能因此赞扬这些反对者)。大约中医格局已经坚固,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经书中寻找答案,沉迷于主观的推断已经很久了。后来,西医解剖学成果也没有对中医产生明显影响,中医还是可以算作没有基于解剖学的科学体系。

为弥补缺陷,中医进行丰富的主观创造,把生命当作整体,重视七情导致的身体反应,立足于环境影响以理解生命和疾病;形成司外揣内的方法,发展了辨证治疗思路,注重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实践上,注重发展药物和针灸等,探索身体不同部位受到不同方式的灼烧、放血、或针刺之后的反应;也积极思考治未病等先进概念,并探索食疗、养生、健身等方面的医学用途。

诸多方法和思路都降低了对身体解剖的需求,走了和还原论医学截然不同的路子。

中医是初级的整体观

中医在整合地理解生命,是懵懂地选择了站队,毕竟缺乏深思熟虑,没有预先规划,还没有充分思考整个格局,更缺乏洞察未来的能力。再加上科学意识薄弱,技术不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有效性不高,只能算初级的整体观。

整体观医学着眼于生命,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医着眼于生命,中医长期执着于对疾病的治疗,导致生命意识的淡漠,比如,“有是病用是药”的理念中,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生命都不一定存在。但人们并没有多么痛心疾首。

整体观医学在还原论之上,中医离理想状态还差得远,很大程度上和西医平行,处于同一层次。

当下的中医往往立足于有病状态,这个状态下,中医和西医平行,都是要治病救人,各种医学只有擅长领域的不同,只有效率的区别。今后去到健康态,要把握轻微病态,这是生命的层次,当然更高。

从技术角度看,中药和西药,银针和手术刀,往往是平行的,今后能立足于生命驾驭西医工具和方法了,中医的层次就上升了。

从形式上看,中医结构还不完美。完美的结构,是一切都从“道”出发,先形成周全覆盖生命特性的哲学观点,再细化成反应生命特性的理论和观点,再细化成理解生命的思维模式和推理思路,再细化成协同生命的方剂和方法。只要围绕生命而构建,每个细节都是完善的,各组分之间相互印证,相互支持,每个环节都能承上启下,彼此支撑。

事实上,中医还差得太远,组分之间的衔接不够,很多理论无法上溯到哲学观点,更勿论“道”,体系的漏洞不少,有太多累赘的东西,对同一个对象,往往在重复诉说,混杂着表达,冗余而啰嗦。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这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协同。既然要感知生命,就要理解整个周期,当下只有断面的理解,医生只能在接触病人的那一刻用心体会,还很不够,需要立足于时间展开,去到前期后期。

再从准确性有效性方面看,中医的缺陷非常明显;理论上,中医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对生命的感知还有限;治病能力上,中医还有很多不足;在治未病方面,保障民众健康长寿方面,中医的有效性并不高。

诸多这些都说明,中医还只是初级阶段的整体观医学。

需要从两个方向改进:往前走,去到疾病前期;往上走,上到那些生命显著存在的领域,努力凸显生命整体,以发挥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