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行政听证办法(2022修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听证程序,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行为而需要组织听证的,适用本办法:

  (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具体行政行为;

  (二)涉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

  (三)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

  (四)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应当组织听证的其他行政行为。第三条 行政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独立听证的原则。第四条 市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全市行政听证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区行政听证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第二章 听证组织机关和听证人员第五条 拟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听证组织机关。行政机关拟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听证组织机关,经协调一致可以确定由其中一个行政机关组织听证。本级政府认为确有必要的,也可指定由其他行政机关组织听证。

  拟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市、区人民政府的,由市、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或市、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第六条 行政机关组织听证所需经费列入其预算,不得向听证参加人、旁听人员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七条 听证由听证组织机关指定独任听证人或者指定三至五名听证人组成听证组。组成听证组的,听证组织机关应当确定听证组的首席听证人。

  从事具体行政行为听证活动的听证人须经市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培训,并取得听证人资格。具体办法由市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另行制定。第八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举行行政听证的,听证组织机关必须组成听证组主持听证:

  (一)拟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

  (二)拟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

  (三)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九条 听证组和独任听证人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听证活动,维持听证秩序, 制止违反听证纪律的行为;

  (二)依本办法规定决定终止或者延期听证;

  (三)要求听证参加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四)询问听证参加人;

  (五)独立提出听证建议或处理意见。第十条 听证组织机关应当指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担任书记员,负责听证笔录的制作、听证文书的收发、听证联络等与听证有关的事务性工作。第十一条 听证参加人包括陈述人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第十二条 陈述人是提出与听证事项有关的事实和证据,陈述有关法律依据和理由,参与听证相关活动的人员,包括部门陈述人和非部门陈述人。第十三条 非部门陈述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参加听证,并向听证组织机关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第三章 听证程序的一般规定第十四条 除下列情形外,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

  (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二)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对象是未成年人,经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申请不公开听证的;

  (三)其他非部门陈述人申请不公开听证的。

  公开举行的听证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参加旁听。第十五条 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书记员查明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和到场情况,宣布听证纪律和听证会场有关注意事项;

  (二)首席听证人或者独任听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听证人、书记员,宣布听证事项和听证内容,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部门陈述人陈述意见、理由、依据;

  (四)非部门陈述人陈述意见、理由、依据;

  (五)听证事项需要双方陈述人质证、辩论的,在听证组或独任听证人主持下进行质证、辩论;

  (六)首席听证人或者独任听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第十六条 书记员应当将听证会的全过程制作成听证笔录。

  听证笔录经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或者补正后当场签字或者盖章;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书记员应当记明情况附卷。

  听证人、书记员应当在听证笔录上签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