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器件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1) 元件的选择
阻容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解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uF~3000u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还需并联小容量(0.01uF~0.1uF)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2) 分立元件的选择
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三)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
选择的期间种类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例如选择晶体三极管时,首先注意是选择NPN型还是PNP型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是大功率管还是小功率管,并注意管子的参数 PCM , ICM , BVCEO , ICBO , β , T和  β 是否满足电路设计指标的要求,高频工作时,要求 T = (5~10) , 为工作频率。
(3) 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所以选用集成电路来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它不仅使系统体积缩小,而且性能可靠,便于调试及运用,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
集成电路又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国内外已生成出大量集成电路,其器件的型号,原理,功能,特征可查阅有关手册。
选择的集成电路不仅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电路图的绘制
为详细表示设计的整机电路及各单元电路的连接关系,设计时需绘制完整电路图。
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 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片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
有时一个总电路由几部分组成,绘图时应尽量把总电路图画在一张图纸上。如果电路比较复杂,需绘制几张图,则应把主电路画在同一张图纸上,二把一些比较独立和次要的部分画在另外的图纸上,并在图的断口两端做上标记,标出信号从一张图到另一张图的引出点和引入点,以此说明各图纸在电路连线之间的关系。
有时为了强调并便于看清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关系, 每一个功能单元电路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2) 注意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和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而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
(3) 图形符号要标准,图中应加适当的标注。图形符号表示器件的项目或概念。电路图中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一般用方框表示,在方框中标出它的型号,在方框的变新两侧标出每根线的功能名称和管脚号。图中,大规模器件外,其余元器件符号应当标准化。
(4) 连接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通常连接可以水平或垂直布置,一般不画斜线,互相连同的交叉除用原点表示,根据需要,可以在连接线上加注信号名或其他标记,表示其功能或其去向。由的连线可用符号表示,例如期间的电源一般标电源电压的数值,地线用符号(┴)表示。
本书是在总结多年教学基础上,根据电子测量和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系统设计基础以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等。本书的编写力求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注重对读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