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案例分析专项训练(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问题:

  1.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补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4.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

  【答案】

  1.不应口头技术交底。(1分)

  正确做法:技术交底应对全体人员书面进行,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1分),并归档(1分)。

  2.(本小题5分)

  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离开现场是错误的(1分),正确的做法是: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1分)。导管埋深保持在0.5~1.

  错误(1分),正确的做法是: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1分),并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1分)。

  3.(本小题6分)

  减少浇筑层厚度(2分);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2分);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2分),冷却集料或加冰块(2分);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2分);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2分)。(每条2分,最多6分)

  4.(本小题4分)

  不正确(1分),因为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3分)。

  5.(本小题2分)

  还应验算支架的刚度(1分)和稳定性(1分)。

  (四)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结构形式为:5×20+3×36+5×20m。

  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泵送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在预制场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立即终止。

  问题:

  1.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2.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

  1.不正确。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1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2分)以张拉应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1分)

  2.不能,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2分)

  (五)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桩基础,桩径1.5m,桩长30m。承台最大尺寸为:长8m,宽6m,高3m,梁体为预制砼T形梁。跨越引桥部分T梁跨长30墩高8-20m,地势起伏较大。

  钻孔时,项目部将废弃泥浆排入河道。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桩桩凝土浇筑,导管埋深保持在2-6m左右。

  为避免桩顶砼出现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要求,项目部提出的原因可能有:(1)桩顶超灌高度不够;(2)砼浮浆多;(3)孔内砼测定不准。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1#主墩钻孔桩开钻前夕,承包人接到监理工程师指令:石油部门要在墩位处补充调查地下石油管线,要求1#主墩停止钻孔桩施工3天。监理工程师程师根据机械设备进退场申请单和现场核实,确认有两台钻机停工,其中一台为租赁,其分摊进退场费用后的实际租赁费2000元/天;另一台为,投标报价为台班费1600元,停置费1000元/天。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针对引桥30m预制T梁的架设,采用双导梁架桥机、吊车、跨墩龙门吊这三种架设方法哪种最合理?说明理由。

  2.项目部将泥浆排入河道不正确,请指出正确做法。

  3.针对项目部提出的桩顶砼不密实原因,指出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列式计算1#主墩钻孔桩停工3天可索赔的钻机停工费用。

  【答案】

  1.采用双导梁架桥机合理。因为该引桥墩高,地势起伏较大,无法采用吊车、跨墩龙门吊作业。

  2.应设置排水沟、沉淀池,泥浆尽可能重复使用;最后使用泥浆罐车外弃。

  3.桩顶砼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桩顶10m范围内砼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浇筑最后阶段,孔内砼面测定采用硬杆式取样法测定。

  4.2000×3+1000×3=9000元。


更多相关试题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