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合作医疗年年涨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1-01
新农合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医保之一,没有职工医保的人大都会买一份新农合,生病住院可以报销,而且报销力度也不小,一年缴费一次就行,但是关于新农合的费用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大家都在说新农合的保费越来越贵,这是为什么呢?

新农合为什么年年涨?

【1】报销待遇不断提高,这是新农合年年涨价的主要原因,每年都在提高新农合的报销待遇,将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纳入到门诊报销中,提高大病报销比例,而保费一年只涨了几十,其实对于参保人来说是很划算的。

【2】物价与医疗原材料上涨,这是最直观的现象,同一样东西每年的价格都不一样,大都是往上涨价,而且我们缴纳的职工医保其实每年的费用也都在上涨,只是说上涨的费用平摊到12个月里面,所以大家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而已。


新农合保费的确是年年上涨,但是总地来说参保费用不贵,一年几百块钱若是没有生病,皆大欢喜,毕竟生病住院了就算是报销了,自己还需要自费一大笔钱,若是真的生病住院了可以报销的钱远远是高于你缴纳了的保费的。

新农合的保费年年上涨的原因如上,若是真正的困难群众,没有能力缴纳新农合,政府是有相应补贴和帮助的,被证明的确困难自己自己可以不用出钱,政府给你全额缴费,生病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咨询当地村委会、社保部门,了解具体办理政策。

关于新农合的最新好消息:

【1】可以跨省进行报销,只要你参保的地方及时的把你的参保信息上传到互联网里面,就医院的医院是定点机构,那么在就医的时候是可以直接跨省报销的。

【2】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简单来说就是生病住院了费用自己只要交三成,其他的所有费用都可国家为你报销,比如你生病住院一共花费了5000元,那么自己只需要出1500元,国家替你承担3500元,这对比你缴纳了的几百元的保费,是不是非常划算呢。
第2个回答  2022-01-01
医保涨价也是个正常事,主要有几个原因:1、社会经济水平在提高,大家工资在涨,物价也在涨,当年100块钱可能够在饭店里吃好几顿饭,现在吃一顿都不一定够,钱的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2、医疗费用在攀升。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10966亿元,人均卫生费用828元;而到了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72306.4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5146.4元,都比2007年时翻了5倍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医保缴费只翻了1倍,对比起来是不是觉得医保真挺不容易的。3、保障水平提高。

这第3点得单独开一段仔细讲讲。新农合10块钱保一年的时代里,保障水平是住院一年只能报几百元,门诊不能报销或者只能报十元、二十元,可以说这种保障力度是非常不充分的,完全不能解决人民的医疗保障需求。近年来,国家医保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居民医保的保障待遇越来越好:医保目录里已经有2800种药品,甚至可以报销很多临床必需、价格昂贵的创新药;糖尿病、高血压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半以上;很多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比原来高很多;门诊保障也逐渐提升,一些特殊病、慢病也可以门诊报销;起付线降低了,报销比例提高了……这些保障待遇的提高,都需要充实的基金池来支撑,居民医保从2012年支出只有675亿元涨到2020年的8165亿元,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3个回答  2022-01-01
第一,加强了新农合的保障力。
保障力度增大,简单来说,可以报销的药品种类增加了,可以报销的大病种类也增加了,原来这个药不能报销,这个大病用的药也不能报销,现在保障力度增大了可以全部结算。

第二,诊察的次数增加了,医生的诊察增加了。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有点不舒服,马上就去看。这一点很好。比原来的病拖了很长时间,刚刚看到了大病,但是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小病去乡卫生病,去县医院,大病去大医院看看,大医院条件好,花钱也多。以前做了小手术,几百元都可以解决。
现在农民的条件也变好了。当然想去大医院。

第三,国家补贴增加,清算比例增加。
新农合的资金来源由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金共同负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物变好了。缺点也来了。各种慢性病,例如高血压,这在农村已经很普遍了。
为了让投保人能在基层经得住疾病,调整了新农合的政策,精算了医药品的种类,增加了大病的费用结算的种类。
结算的种类增加的话,结算的比例也会变高。
简单地说,这原本是无法报销费用的药费。不能报销大病的各种支出,现在随着国家清算比例的提高,这个药费可以报销。

综合以上种类,我觉得国家补贴的钱增加了,报销的钱当然多了,我们农民新农合缴费也相应提高了。这可能是新农合年涨价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22-01-0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年年涨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医疗成本大幅上涨。我国卫生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各种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当然这也意味着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报销金额越来越多。对于小病来说报销的比例是越来越大的,记得去年感冒我去我们村的卫生站买药,买了四五盒药才花费6块钱,可以说报销的比例很大。现在对于很多重大疾病都纳入了大病保障,都可以纳入报销范围,可以说报销的金额越来越大。

第三,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虽说是农民自愿参保,但是随着新农合的推广,参保的人数是越来越多。而农民长年累月地干农活,身体多多少少会留下病根,很多病都是慢性的,因此新农合几乎是所有农民的参与。此外,对于建卡立户的低保农民是有很大优惠的,而且有的地方老人的年龄越大缴纳的费用越低,这些都来自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之,新农合缴纳的费用年年上涨,但是农民害怕伤病,很多农民都不敢停交,都害怕被病压垮,新农合也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5个回答  2022-01-01
新农合制度于2003年正式启动试点,2008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到今天,新农合已经有了16年的历程,听老一辈人说起,当时的新农合缴费标准为每人10元,到了2012年变为每人60元,到了2018年每人220元,2019年的标准为每人250元,16年间缴费标准翻了25倍。

当然,因为新农合政策至今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因此这个缴费的标准已经上已国家发布的参考标准作为样板,各地缴费标准不尽相同,比这个标准低的有,高的也有,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关。

其实国家早就已经作了回复

新农合费用逐年上涨,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个别人甚至对此抱有其他的看法,以此作为拒绝缴纳新农合的原因。其实,为什么涨价,官方早已经作了回复。

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有网友留言咨询为何新农合年年涨价的问题,对此早已经有了回复结果:

概括来说,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逐步释放,等等。其实细细想来,背后还是有原因的:

首先,报销标准在不断提高,新农合政策从2003年至今,报销标准不断再提高,报销范围在不断扩大,现在不少地方的报销比例都在70%以上,针对贫困户的报销标准甚至在90%以上,要满足收支平衡,必然得提高收缴比例。其次,受大环境影响,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不光物价在涨,药品价格也在涨。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收费标准提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虽然收缴标准在逐年提高,国家补助的标准也在同步提高,比如,2010年,国家补贴120元每人,2011年上涨至200元每人,2012年240元每人,到2019年,补贴标准已经达到了不低于520元。
新农合收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大家尽可放心。新农合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政策,虽然标准在不断提高,但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虽然是自愿性缴费,但还是建议及时缴纳为好,切莫抱有侥幸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