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人类之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这本小说的创作过程比较特殊,起初是导演库布里克想拍摄一部科幻电影,于是邀请阿瑟克拉克创作了剧本,并一起讨论编剧,电影《2001太空漫游》于1968年上映,而小说随后出版。当时正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实行的几年,小说出版一年后,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登陆月球,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外太空的土地。

趁着工作空闲的几天,有幸拜读了这部科幻大作,读罢思考良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说篇幅并不长,共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发生在不同的时代,由一个神秘的“黑石”串联起来。

1、太初之夜

在很久以前的非洲大地,可怕的恐龙早已经结束了主宰,这片干枯的不毛之地上,生活了一批猿人,他们不够小、不够快也不够狠。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们已经离灭种不远。望月者是这群猿人的首领,他的父亲在一次捕食过程中受伤而死掉了,但他们猿人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长久的记忆,不会为丧父而感到悲伤,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担心,就是填饱肚子。

有一天黎明,望月者和其他猿人发现了一块长方形的黑色石板,他们用手摸,用石头舔、用牙咬,最终得到一个了不起的结论,“这块岩石一定是夜里长出来的,就像很多植物一样。”

晚上,石板突然振动起来,振动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摄人魂魄,猿人都像在梦游般往前移动,望月者和他的猿人部落聚集在石板周围。突然,一个个挑逗又难以言说的魅影,在巨石的表面和内里活动起来。猿人的心智被探测、体态被记录、反复被研究,潜能被评估,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进化。直到有一天,猿人们发现石板不见了,正如它出现时那么突然,而他们也学会了用骨头、用石头对付凶猛的豹子以及各种恶劣的环境,成为了非洲大地上第一个学会使用工具的物种。

2、黑石的秘密

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万年后的今天,为了缓解人口压力,人类在月球建立了移民基地,数以万计的人类移民月球。这时,月球上的一个基底突然被隔离起来,人们纷纷猜测此地可能发生了“瘟疫,”弗洛伊德博士是少数知道真相的科学家之一,原来所谓的瘟疫并不存在。基底封锁的原因是因为在“第谷环形山”,科学家发现了一块长方形的黑色石板—TMA-1。石碑的长宽高之比为1:4:9,即前三个自然数1,2,3的平方,无论科学家用多么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黑石的变长之比都是精确的1:4:9。更为可怕的是黑石已经埋在这里超过三百万年,而那时还没有人类。也就是说,黑石是外星文明的产物,人类也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石板被科学家从地下挖出来,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石板上,石板周围的人都听到一阵尖锐的电子声音,好像收音机的报时信号由于电流太强而扭曲,极其刺耳。这段电子声音如同某种非物质形态的能量,从月球表面直往深远的星空而去。

3、人类的起源

鲍曼和普尔是发现号的两名宇航员,飞船上另外三名同事还在休眠当中。鲍曼和普尔负责看守发现号,之所以叫看守,是以为发现号真正的船长,并不是这两名人类,而是一个超级人工智能—哈尔。发现号的最初目的是探索木星,而当黑石被发现之后,飞船的任务内容作了些变动,至于任务具体内容,只有休眠中的同事和计算机哈尔知道,鲍曼和普尔对此一无所知。

有一天,哈尔告诉鲍曼和普尔,飞船的一枚探测器发生故障,普尔出舱进行维修,在普尔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宇宙仓突然失去控制,急速向普尔撞去,他命令哈尔立即停止宇宙仓,但没有成功。于是普尔和宇宙仓一起,消失在茫茫太空。普尔牺牲后,鲍曼成为飞船上唯一清醒的人类,他想要夺得飞船的控制权,却被哈尔拒绝了,他想要提前唤醒另外三名同事,却未曾想打开休眠仓的时候,飞船瞬间处在真空环境,鲍曼躲进宇宙仓逃过一劫,另外三名宇航员却牺牲了。

这时,鲍曼终于确认了一个事实,哈尔叛变了,是他杀死了另外四位宇航员。

在得知真相之后,鲍曼发疯似的破坏哈尔的神经单元,这个时候,他也知道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原来,当初从黑石发出的能量波,目的地正是土卫8。而发现号此次航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外星文明。

发现号如一叶扁舟,漂泊在茫茫太空中。三个月后,发现号深入幅员辽阔的土星卫星体系,在土星轨道上,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倏然出现在飞船面前,和月球上发现的一模一样,不过更加巨大,飞船渐渐靠近黑石,这时,黑石像时空之门一样缓缓打开了,鲍曼的宇宙仓穿越黑石,看到另一个浩瀚的宇宙。

鲍曼看到创造人类的主宰、银河系最高级的智慧,曾经也和人类一样,在另一个世界里诞生。

当他们掌握能力,便开始向群星出发,当血肉之躯面临极致时,当他们打造的机器胜过他们的肉体,就是搬家的时候了。首先是头脑,然后只需要他们的思想,最终他们搬进了由金属和塑料打造的新家。他们不再建造宇宙飞船,因为他们就是宇宙飞船。不过,机器躯体的时代也很快过去了,在无休止的进化中,他们学会了把知识储存在空间本身的结构中,把自己的想法恒久的保存在凝冻的光格中,他们成为了辐射能的生物,最终摆脱了物质的束缚,转化为纯粹的能量之后,他们又改变了自己,在千百个世纪之后,那些被他们舍弃的空壳,在无意识的死亡之舞中短暂颤抖之后,崩裂成尘,现在他们是银河系的主宰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神一般的力量。他们变成了农夫,而茫茫宇宙就是他们的农场,人类只是他们其中的一种农作物。而黑石只不过是他们创造生命的媒介。

鲍曼在黑石中漫游,在他的四周,高达数千英里的火焰在慢慢腾起而又落下,他却感觉不到一点热,宇宙仓缓缓降落,最终,分离仓停在一片光洁的地板上。

这是一间雅致,但再也寻常不过的饭店套房,房子内的陈设布置,几乎和地球上一模一样,但这些都是仿制品,鲍曼在房间里吃了些东西,洗了个澡,在床边黑石的注视下,终于沉沉的睡去,等鲍曼再次醒来时,他重新降生为婴儿,一个知晓宇宙奥秘的星孩,在黑石的帮助下,他进化为更加高级的智慧。鲍曼翱翔在宇宙中,最终停留在地球上空,他注视着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陷入了思绪当中。至此,小说完。

小说的创造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读罢不觉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折服,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我们或许不是宇宙的唯一生命,我们究竟从哪里来,或者我们将去往何方,我们能否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探索更加遥远的外太空。我们能否摒弃这一具有缺陷的血肉之躯,进化为更加高级的生命。当然,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只能留给未来了。

不过,人类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仰望星空之时,或许我们也在慢慢进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