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篇:生或死,必须的选择(2)圣人的生死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中华迷你美帅哥儿列子系列4-2

02 圣人的生死选择

以上对人生所面临的两种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圣人是如何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生死抉择的。

其一、孔子的修升之路:生死与国家、社会

孔子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青少年时期,勤学乐教,初试仕途,官至鲁国大司冦。此期的精神境界:“乐天知命之无忧”。二是中年时期,周游列国,致力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仁义之道,推行社会改革。此期的精神境界:“乐天知命之大忧”。三是晚年时期,整理、领悟、传承中国文化。此期的精神境界:“无乐无知、真乐真知”。

1、乐天知命之无忧

何谓“乐天知命之无忧”?列子告诉我们,修养自身,任凭自己穷困或通达,懂得生死由命,而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况且有生有死的肉体的这个自己,并非真正的自己,说不定真我是哪方的灵魂呢,懂得了人生的使命所在,心里不必考虑当下时代的治乱变迁,所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这就是初级的乐天知命之无忧。列子原文:“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

对于常人来说,这个修养境界已是极高了。一是看穿了人生的实质,超越了物质的局限,认为精神境界的修养重于物质条件的改善。即“修一身、任穷达”。二是看穿了生命的实质,领悟了生命的来源和归宿,懂得灵魂才是真我,肉体的生死只是暂时的,决定不了真我的来去,所以可以轻轻松松,无牵无挂。即“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三是把握住了人生的根本,即“快乐无忧”。是啊,一旦没有了快乐,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但是,这却只是成功人生的一半和一端,只是半命而非全命。了断了一己的生死,解除了一己的负担,却忘记了自己跟众人是割舍不断的,无法避免别人干扰,无法独善其身,亦无法一己独乐,更无法借助别人修炼成长自己。进一步看穿人类万物之间的关联,懂得万物一体,万物互补,才是更高的境界。对此,孔子在青年时期即有感知,所以成就了周游列国的特别实践,较早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境界。

2、乐天知命之大忧

孔子大半生皆处于“乐天知命之大忧”的境界中。列子告诉我们,孔子之所以修养自身,整理文化,培养人才,是为了实现天下大同,人类和谐,人人快乐安康,尤其自身要达到应有的境界;却极为失败,又不知道如何改革,所以感到非常忧虑。列子原文:“汝(颜回)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遗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面,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之所忧。”

从保障自我,到协同天下,再到通过治理天下而提升自己,这是人生的巨大飞跃,也是真正“乐天知命”者的所谓大慈悲、大胸怀、大境界。但是,这却不是人生的顶峰。因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是成长自己,取得快乐,而不是消耗自己,造成忧虑。此时虽有较大的心念和能量,却没有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合道方法。那么,这个合道的方法途径又是在什么境界中产生的呢?

3、无乐无知、真乐真知

经过数十年的主动作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周游列国之后,孔子带着深深地体悟,再次投入到文化典籍,尤其是周易的研修之中,终于完全进入了“无”的境界:“无乐无知”;“知而亡情、能而不为”,实现了“真乐真知”、“真知真能”。列子原文:“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

何谓“无乐无知”?就是既不喜欢什么,也不讨厌什么,既不主张什么,也不反对什么,既不展现什么,也不回避什么,既不强调外因,也不强调自我,既不呈现为主动(阳)状态,也不呈现为消极被动(阴)状态,而是阴阳合一,归于零,即无、介的状态,随着外物的阴阳变化,自然(随时)因应相应的行为。如此,则“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一切该做到的,皆无声无息而自然地做到了。即“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总之,入“无”(道)而生生不息,就是孔子总结出来的,一条“无所由”、“无用而生”又无限快乐的人生之路。

其二、列子的修炼之路:生死与众人、外物

列子为我们介绍了自己如何修道,如何“游学”的过程,其修炼境界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无是非利害

列子首要的修炼是与别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老师老商氏的教导下,列子三年做到了不敢说谁是谁非、何利何害,五年懂得了如何消除自己的是非利害心念,七年达到了心中没有是非利害念想,也没有了是非利害言论,九年才真正做到了“无是非”、“无利害”,即“无我”,随心所想,随口所言,也不知道是关乎自己的,也不知道是关乎别人的,外在的言行和内心的感念,共同得到了提升。列子原文:“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外内进矣。”

经过九年修炼,列子终于达到了御风境界,将自己完全融入了众人和外物,将“无所由”、“无用而生”的人生演绎到了极致。

2、务内观、取足于身

进入“无”的境界,除了表现在如何对待自身上,还表现在如何对待“外物”上。与外物纠缠不清,就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自身修炼,入静禅定,放空内心。在这方面,列子跟我们一样,也出现过大偏差。

最初列子喜欢出游,所游偏了方向,以至于壶丘子老师不得不喊他过来问话。这个时候,列子还在振振有词,洋洋自得,自以为是,大言不惭地说:“别人出游,就是想要看到一些事物而已。而我出游,则是要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游玩啊游玩啊,没有能分辨出游玩真谛的人呀!”于是老师毫不客气地对列子教导了一番。老师说:“你出游本来就跟别人一样,怎么能说跟别人不一样呢?凡是所看见的事物,本来只能看见其变化。更重要的是,你们只知道所游玩的外物没有故旧的,却不知道自己的内在状态也没有故旧的,同样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可是,你们只顾一心游玩外物,却不懂得用心体察自身。游玩外物,是为了追求外物丰富,体察自身,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圆满俱足。获得自身的圆满俱足,是游玩的最高境界,而追求外物丰富,是游玩所达不到的。”列子原文:“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

外物,即是“有”,相对而言,其自身的内在状态,即是“无”。唯有“无”才能生“有”,而靠“外游”直接去追求“有”,根本就是不合道的,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自此,列子便以为自己并没有明白游玩的道理,于是“终身不出”,一心“内观”,终于在对待“外物”上,达到了“无用而生”的境界。

其三、龙叔的成长困惑:生死与灵窍开启

龙叔本来已经基本做到了“无所由”、“无所用”,却没有实现“无用而生”,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有忧虑。忧虑什么?忧虑自己对夸奖没感觉了,对诋毁也没感觉了,得到了什么也不高兴,丢失了什么也不难过,看待活人如同死人,看待富裕如同贫穷,看待人如同猪,看待自己如同别人,在自己家如同住旅舍,看待自己的家乡,如同野蛮的国家。而且对于这些毛病,赏赐爵位不能改善,刑罚威胁没有作用,盛衰利害不能改变,悲哀快乐不能转移,所以无法侍奉国君,结交亲友,调教妻儿,管制下人。以上这些,本来就是圣人“无所由”、“无所用”的正常表现,龙叔却把它当成了疾病,所以虽有了圣人的行为,却得不到圣人的待遇。为何会这样?因为龙叔的“无”还不彻底,还不纯净,对是非利害还有一定的留恋,虽然行为上做到了,而心里的纠结还在。一旦彻悟一切皆空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身心合一、内外和谐才是人生的成功,就可真正走上“常生”之路。

经过文挚“背明而立、向明而望”的肉眼透视,原来,龙叔的内心六窍皆通,只有一个灵窍不通,所以才会出现“以圣智为疾”的心结。其实,文挚对龙叔症结真相的揭秘,即可打通龙叔的灵窍,使他实现最后的升华。总之,“无所由”、“无所用”,活出灵魂,放空一切,化有为无,由无生创,由创生有,由创生乐,由虚入道,就是我们步入“真乐真知”、“真知真能”、生而不死、兴而不衰、乐而无忧的不二法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