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提前知道哪些事情才能教育出一个好男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4

俗话说:男女有别,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不同,比如男孩的语言能力,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比女孩弱等。同时,因为男孩和女孩将来担任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不同,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因此,父母要教育好一个男孩时,需要知道这三件事:

一、母亲要帮助父亲树立威信。

《养育男孩》一书中,写到:

男孩从6岁左右到13岁的这段时间对爸爸来说至关重要。这是爸爸对孩子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在儿子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

父亲的人生态度会影响男孩对待人生的态度,孩子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感受一切,父亲是孩子的榜样。

但对小孩子而言,父亲榜样形象的建立往往源于父亲的权威。

一个受到孩子尊重,在孩子心中有威信的父亲,是不是男孩更乐意去模仿?父亲越优秀,孩子越崇拜。


而爸爸的威信,除了靠父亲自身的言行和表现自己树立的,比如说话算数、有责任心和担当,另外,还要靠母亲帮助树立起来。

如果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比如说孩子父亲不会挣钱、不心疼人等,只会让孩子在心里有怨恨、反抗父亲,从而父亲失去了威信。

还有一种母亲,只能自己管儿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父亲指出她的错误时,这位母亲不但不听,还跟孩子的父亲发生矛盾,她不允许父亲插手孩子的教育,仿佛孩子只是她一个人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当儿子到了青春期,母亲管不住了,父亲的威信又没树立起来,儿子也不听父亲的,儿子的教育就像马儿脱了缰,失去了控制。

树立父亲的威信,这就要求母亲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维护父亲的形象,对父亲的优点要赞赏有加。不当孩子的面,攻击、贬低父亲,如果和父亲发生矛盾,要尽量私下父亲沟通。


二、父亲要尊重母亲。

男孩是根据父亲的言行来观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爱人的。

生活中,遇到问题,父亲和母亲商量沟通,共同解决,而不是摔东西,发脾气,责怪妻子,父亲做到对孩子母亲尊重,爱孩子母亲。孩子从父亲身上也学会控制情绪,也会更爱自己的母亲,等他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也必然会尊重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妻子,家庭会幸福美满。

朋友小娟向我诉苦,她家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经常和她顶嘴,在学校里,儿子的人缘也差,经常欺负女同学,已经被几个家长投诉了。

小娟儿子之所以会这样,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熟悉小娟老公对小娟的行为就可略窥一二。

有次到小娟家里吃饭,小娟儿子过来问小娟数学题,小娟没想出来,小娟的老公嘲笑小娟: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我都怀疑你没上学。


然后,回过头对儿子说:“你问你妈是白问,你妈那么笨,怎么可能知道?”

儿子一听,从小娟的手里夺过本子,“我这么有你这么笨的妈妈,再也不问你了。”

所以,小娟说起她儿子的情况,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父亲对妻子的不尊重,怎么可能不影响儿子呢?

父亲对母亲不尊重,儿子当然也不会尊重母亲,因为母亲是女性,儿子会认为女生也不值得尊重,因而欺负女同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父亲们说:

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


三、不要担心孩子犯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就说过: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弱,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

很多父母在教育男孩时,过度保护,害怕孩子犯错,不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只要愿意去尝试,父母就不要怕孩子犯错,孩子只有在尝试和犯错中,获得各种知识、经验,有了这些犯错的经历后,在以后的成长中,才可以规避更多的错误,从而学会正确解决问题。


当孩子能多次自己解决问题后,就提高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一种“我觉得我行”的自信状态。有自我效能意识的人可以从失败中恢复回来,他们处理事情时考虑的是如何应对而不是担心哪里会出问题,从而更从容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

所以,孩子每一次犯错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犯错就意味着孩子获得更快地成长。

所以,父母在教育男孩时,不要担心男孩犯错,因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往往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其身正,不令而性行,”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塑造好的榜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