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建国35周年大阅平身高多少厘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4-10
前不久网报云南红河州一士兵持枪离队,信息披露该士兵身高165cm,由此我对中国人身高的变迁产生了兴趣。中国人身高的变迁总体呈下滑态势,建国后又慢慢增长。

夏商周及以前中国人身高是增长态势,据考古发掘,四川发现一句古巴国时期一武馆遗骸,据推测该人生前身高应在165cm 左右,结合其身旁的武器残骸,此人在当时应属于魁梧型。中国人的身高在春秋秦汉时期达到了顶点,大部分人身高达到了190cm。依据如下:1、根据《秦律》对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划分标准,以身高六尺五寸为成年人,秦时1尺约合27.7cm,也就是说身高达到现在的180.05cm才能叫成年人,才能受刑罚。由此可见,那时的人身高普遍在180cm以上,难不成秦人有保护矮个子的想法?不是的,是那时人的身高普遍较高而已。2、汉律继承改造了秦律,其中对免于刑罚的人群完全继承了《秦律》,秦律规定:对年满80周岁、8岁以下幼童、待产、侏儒等不受刑罚。我们现代人要是穿越到秦汉时期估计大部分人都是侏儒了!《寻秦记》中说项少龙身高190cm多点穿越到战国时期就认为是很高大的,其实错了,项少龙只能算是一般人。3、秦长城许多人都见过,城墙上的挡墙有多高看过的人都清楚,如果秦人真如电视剧中那样的话,打仗不真得跟《川军团之血战到底》中胖娃说日本人那样——打仗得带板凳?4、 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士兵披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持戈配剑,操12石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根据文献: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1石就是现在的27斤,12石就是324斤。古时候弓箭通常分为1石2石等等,李广拉3石弓就叫善射。怎样区分呢?弓箭反握,在弓弦的中间挂1石的东西能拉满就是1石弓。由此可见魏武卒在身体素质之好。汉武卒很厉害,他们的杀手锏就是“斩马剑”,何为“斩马剑”,就是加长加宽加厚的双刃重剑,使用时采用双手持握姿势,上劈身披甲胄之骑兵,中之者无不一分为二,力气大点的士兵能连人带马劈为两半,没有一定身高的士兵能劈到骑兵的头么?北方游牧民族所骑的马皆为后世所称的蒙古马,蒙古马的特点是耐寒、旱、饥,但高度通常只有150cm,达到160cm就是神驹,加上骑兵的上半身,怎么也得190cm以上,由此可见汉武卒的身高。

在看北宋,据史料记载:北宋军队分为驻守京城专事野战的禁军,其身高标准为5尺5寸,宋时1尺约合31.1cm,即171.05cm,而驻守各地维持治安的称为厢军,其身高标准为5尺2寸,即161.72cm,可见士兵身高较之秦汉已经下降很多,而当时蒙古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65cm,日本的更加矮小。

最后看看明清,因为没有找到史料记载,无从查证,但是看看满清所传世的盔甲也能窥视一般,个人感觉普遍身高不会超过165cm。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的身高有了缓慢的增加,解放军现在的征兵标准是男不低于162cm,女不低于158cm,而警察的身高要高点,起码要168cm,应该来说中国人现在的身高较秦汉是低了许多许多,大约能跟北宋时持平。

中国人身高下降的原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但看看秦汉时期的身高,可以排除人种劣势的原因,后天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一是虽然生产力一直是发展的,但人均占有量并没有更上生产力发展的脚步,导致人的饮食下降,直接影响后天的发展。

二是医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化规律。

日本人从每个学生一杯牛奶做起,普遍身高已经达到了178cm,棒子的身高(包括朝鲜)也有176cm,而作为泱泱中华,国人的平均身高只有174cm,既然先天没问题,那就做好后天的努力。

发展体育运动、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势在必行!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第2个回答  2016-04-10
7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