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

[Fe(H2O)6]3+,[Cr(H2O)5(OH)]2+,CO32-,HSO4-,H2PO4-,HPO42-,NH4+,NH3,Ac-,OH-,H2O,S2-,H2S,HS-,NO2-.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解析:

主要看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状态:

[Fe(H2O)6]3+:实际上就是 <Fe>3+
<Fe>3+ + 2H2O = <Fe(OH)>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Fe(OH)>2+ + 2H2O = <Fe(OH)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Fe(OH)2>+ + 2H2O = Fe(OH)3 + <H3O>+(=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OH>- 而产生 <H3O>+,所以应该归为“酸”。

[Cr(H2O)5(OH)]2+:实际上就是 <Cr(OH)>2+
<Cr(OH)>2+ + 2H2O = <Cr(OH)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Cr(OH)2>+ + 2H2O = Cr(OH)3 + <H3O>+(=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OH>- 而产生 <H3O>+,所以应该归为“酸”。

<CO3>2-:
<CO3>2- + H2O = <HCO3>- + <OH>-(=表示可逆符号)
<HCO3>- + H2O = H2CO3 + <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HSO4>-:硫酸一级完全电离,所以只考虑电离,不考虑水解
<HSO4>- + H2O = <SO4>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产生<H3O>+,所以应该归为“酸”。

<H2PO4>-:
<H2PO4>- + H2O = H3PO4 + <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HPO4>2-
<HPO4>2- + H2O = <H2PO4>- + <OH>-(=表示可逆符号)
<H2PO4>- + H2O = H3PO4 + <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NH4>+
<NH4>+ + 2H2O = NH3·H2O + <H3O>+(=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OH>- 而产生 <H3O>+,所以应该归为“酸”。

NH3:
NH3 + H2O = NH3·H2O(=表示可逆符号)
NH3·H2O = <NH4>+ + <OH>-(=表示可逆符号)
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Ac>-:
<Ac>- + H2O = HAc + <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OH>-:
<OH>- + <H3O>+ = 2H2O(=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所以应该归为“碱”。

H2O

在水溶液中就是作为溶剂本体存在,不显酸碱性

<S>2-:

<S>2- + 2H2O = H2S + 2<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H2S:
H2S + H2O = <HS>- + <H3O>+(=表示可逆符号)
<HS>- + H2O = <S>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产生<H3O>+,所以应该归为“酸”。

<HS>-:
<HS>- + H2O = <S>2- + <H3O>+(=表示可逆符号)
<HS>- + H2O = H2S + <OH>-(=表示可逆符号)
水解程度 > 电离程度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

<NO2>-:

<NO2>- + H2O = HNO2 + <OH>-(=表示可逆符号)
消耗 <H3O>+ 而产生<OH>-,所以应该归为“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