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纷乱的生活整理内心的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4
《内在革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的作者曾撰写畅销书《活在当下》,被广泛认为是个人成长方面的导师。与此同时,我还阅读了另一本美国作者所著的《扔掉坏人生》,其作者自称为改变美国数十万人生活的顶级整理专家。将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尽管《内在革命》探讨的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减压,而《扔掉坏人生》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整理技巧,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教会人们如何更加轻松、从容地生活。一方面是内在的心灵整理,另一方面是外在的物品整理,虽然方法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
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心志过大,而他们能够参与和掌控的世界又受到诸多限制,那么他们很容易感到生活疲惫不堪。正如书中所述,我们渴望某种生活,却发现自己被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中。佛教认为,人生的七大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渴望而不得的痛苦在七大苦中排名很高。佛教强调人生充满苦难,提倡人们应该息心、息缘。人生是否真的如此,也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在佛教看来,我们就像鱼儿一样,在苦难的海洋中沉溺而不自知。既然忙碌和困苦似乎是生活的标配,我们所能做的可能只有锻炼出强大的内心,在各种不如意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作者认为,成长的关键时刻在于你发现治愈所有伤痛的核心力量存在于自己内心的时候。就像作者本人,经历了丰富而充满挫折的人生,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了自我转变,从而拥有了全新的人生。实际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充满各种经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些经历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通过分享和传播来实现自己的新生。这需要智慧和天赋。正如村上春树所言,作家需要有进入房间又能抽身离开的能力。我们的自我成长和内在成熟,实际上都源于对经历的外在总结和反思的能力,既能融入其中又能跳出来看待。如果一个人只是沉浸在现实表面的困扰中,抱怨不已,不能从内心的深处吸取养分,那么他们的生活最终可能会陷入僵局。
整理内心与整理生活的区别是什么?丢弃生活中的杂物可能只需要片刻的挣扎,一旦真正丢掉,就不再看到它们。然而,环境对心情的影响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需要这种告别过去的仪式,而有些人可能并不在意生活在混乱的环境中。但是,一旦内心混乱,那就是无尽的烦恼。大部分人所经历的痛苦、困惑和不快乐,即使是由外在环境引起的,但真正的痛苦却是来源于我们对它们的看法。一旦人们陷入执念,有时很难将自己从深渊中解救出来。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励志故事流行。然而,励志故事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们只是一时的安慰剂,对锻炼自己的心智没有多大帮助。如果仅凭别人的几句话就能为心灵提供燃料和动力,那么成长确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导致我们生活和心灵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书中的一段话概括得非常到位:我一直以为人生的挑战是克服障碍去实现目标,其实我错了。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可怕的混乱,与那些未曾实现的事情无关,相反,它们与那些“并非我所期待,但我却得到了”的事物有关。正如作者所警告的:最终决定你是谁、提升你身份的,并不是如何处理那些期望和希望的事物,而是如何应对那些不期待的事,如何挺过那些没有预料到的事,以及如何走出那些看不见的地方。
在我们的生命中,真正需要处理的,可能不是理想如何实现,抱负如何得以施展的问题,而是那些我们不想要却深深陷入我们生活的东西。那些东西,就像《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情》中所说的,是让我们绝望、让我们麻木的无数个反复的日子。所有心灵的煎熬,也正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情。最后,以书中最触动我的话作为结尾:你最好暂时先做一个无名之徒,如果你继续做自己已经擅长的事情,那么你将不会有任何收获。是的,在寻找内心力量之源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一颗天真而顽强的求知之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