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背景及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国际背景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恶劣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所处的国际形势极为严峻,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国际反共战争的威胁之中。
国际反共战争的威胁可追溯至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期望世界革命能够迅速蔓延,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孤立的局面,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然而,这些革命由于帝国主义的镇压、社会党人的背叛和共产党人的错误,很快失败。到1923年,保加利亚九月起义、德国汉堡十月起义、波兰克拉科夫十一月起义相继失败后,欧洲革命再次陷入低潮,俄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国家在1918年起,勾结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在1918年至1920年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退了帝国主义的干涉,粉碎了反动派的叛乱,初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干涉失败,欧洲的共产主义革命受挫,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状态:帝国主义国家无法消灭苏联,不得不与之和平共处,但从未放弃反苏立场,总在寻求机会进行侵略和颠覆;苏联力量相对弱小,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对外采取的唯一正确策略是和平共处,借以利用和平机遇壮大自身力量,争取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苏联与国际资本主义呈现一种本质上对立却又不能不和平共处的关系。到1925年,除美国外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承认了苏联,并建立了外交和商业贸易关系。1933年,美国也最终承认了苏联。然而,在这种和平共处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无法克服的经济危机,仍然保留反共战争的野心。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各国为维护统治和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有些国家(如德、意、日等国)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公开宣战,三国甚至结成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旨在“协力防止共产主义的破坏”,实行孤立苏联、包围苏联、准备条件对苏联发动战争的政策,直接将战争矛头指向苏联。于是,欧洲和远东成为两个战争策源地,局部战争频繁爆发。实际上,在斯大林时代,共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他各种局部战争(包括地区战争、国内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等等)也不断爆发,而且经久不息。当时的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始终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始终处于战争或备战的特殊条件之下。苏联不仅经历了国内战争,而且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大规模的卫国战争,可见,在当时,战争的阴云是非常浓重的。这种持续的反共战争威胁的国际形势必然会对斯大林思考如何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