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问题一:扶贫领域包括什么 1. 教育项目:主要涉及校舍的建设、危房改造、对贫困学生和教师的资助。 2. 医疗卫生:主要涉及修建和改建县、乡镇、村卫生院所,购置医疗设备,逐步实现村村有卫生室、开展医生培训和卫生知识普及工作。 3. 人员培训:“治贫先治愚”。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能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部每年投入资金对两县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等劳动技能、医疗卫生、教育师资,以及普法、扫盲、妇女 *** 等。 4、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扶贫措施。主要是集中资金、综合扶持,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整体推动贫困村的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整村推进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村内修建道路、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沟渠、兴建沼气、推广种植、养殖项目等。5. 产业扶贫: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村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引资主要领域有:边境商贸开发、房地产开发、矿产开采、水能发电、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

问题二:扶贫包括那些项目 1. 教育项目:主要涉及校舍的建设、危房改造、对贫困学生和教师的资助。 2. 医疗卫生:主要涉及修建和改建县、乡镇、村卫生院所,购置医疗设备,逐步实现村村有卫生室、开展医生培训和卫生知识普及工作。 3. 人员培训:“治贫先治愚”。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能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部每年投入资金对两县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等劳动技能、医疗卫生、教育师资,以及普法、扫盲、妇女 *** 等。 4、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扶贫措施。主要是集中资金、综合扶持,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整体推动贫困村的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整村推进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村内修建道路、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沟渠、兴建沼气、推广种植、养殖项目等。5. 产业扶贫: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村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引资主要领域有:边境商贸开发、房地产开发、矿产开采、水能发电、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

问题三:扶贫领域所涉职能部门有哪些? 你好!扶贫办办公室,希望能帮到您!

问题四:扶贫领域资金有哪些 有整村推进项目资金 一个项目投入70万元左右 产业化扶贫项目、科技扶贫项目资金一个项目要50-100万 连片开发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左右 雨露计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资金,培训一人补助1000元 移民扩镇项目资金,转移一人补5000,一户2万元。

问题五:扶贫帮困工作都有哪些方面 一、注重培育“造血”机制,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各村资源特点、符合产业导向的帮扶项目,在当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保障薄弱地区的长远发展。

二、注重规划引领,做好薄弱地区规划与整体区域规划的衔接和适应,在镇级层面建立“造血”单元,搭建区镇联合发展平台,防止走“村村冒烟”、分散低效发展的老路。

三、注重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政策衔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农村综合帮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并及时加以评估完善,将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四、注重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农民收益分配权,帮助村级组织逐步增加收入,增强村内公共服务支出能力,从多方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坚持在当地党委、 *** 领导下进行,帮扶方和受帮扶方做好充分的沟通协商,统筹各类帮扶资源,细化帮扶工作方案,思想统一,责任到位,以更大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共同为经济相对薄弱村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问题六:扶贫领域资金有哪些 免税免利息

问题七:行业扶贫具体指什么 在《纲要》中,我国未来十年“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逐渐清晰:
―――专项扶贫。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革命老区建设等。
―――行业扶贫。包括明确部门职责、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等。
―――社会扶贫。包括加强定点扶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门的作用、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等。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构建了国家扶贫战略的完整体系,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将共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问题八:扶贫领域四大类突出问题是什么 弄虚作假

问题九:扶贫都干什么的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基本内容扶贫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
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第三,把 *** 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经历阶段阶段一,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贯彻生产自救方针,采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产和“以工代赈”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改变农村面貌,保障贫困户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阶段二,个案型的扶贫阶段。1978年以后,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入手,依靠国家、集体力量和群众互助,采取干部分工负责、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阶段三,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阶段。1983年起,国家在继续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同时,投入更大力量对贫困地区实行经济开发。在 *** 的领导和帮助下,各有关部门、机关、团体积极配合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挥当地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开辟生产门路,实行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政策调整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第二次调整是在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经过重新调整,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 第三次调整发生在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时年出台,纲要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以此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扶贫对象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大多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贫困线。中国的贫困线主要以是否达到温饱为标准来确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1985年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年人均收入在 150元人民币以下者为贫困型。以后各地实行的标准有些上升为 200元,有的发达地区多至1000元。列入贫困线内的扶贫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国有18个片,包括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类地区生活条件差,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第二类,零星的贫困县和贫困户。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劳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
扶贫标准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2011年11月1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

问题十:精准扶贫政策有哪些 精确扶贫资金在保证资金精准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权力,避免资金项目安排与实际需要脱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因素法测算切块分配到县,给县一级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 *** 。当然,虽然县一级拥有自 *** ,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须精准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
在保证精准到户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其次,是要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如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要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助脱贫;对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要通过低保政策加以解决;对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要通过移民搬迁进行解决,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要通过医疗救助进行解。此外,还要建立干部联系贫困户子女教育助学机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享受到教育帮扶政策。
在确保脱贫成效精准方面,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 视情况而定,精确扶贫资金在保证资金精准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权力,避免资金项目安排与实际需要脱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因素法测算切块分配到县,给县一级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 *** 。当然,虽然县一级拥有自 *** ,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须精准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
在保证精准到户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其次,是要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如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要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助脱贫;对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要通过低保政策加以解决;对住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要通过移民搬迁进行解决,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要通过医疗救助进行解。此外,还要建立干部联系贫困户子女教育助学机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享受到教育帮扶政策。
在确保脱贫成效精准方面,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