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总是不自觉鸡娃?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鸡娃可以说是现在的家长,每个都不陌生的词语,自从“鸡娃”上线以来,“内卷”一词也开始被家长们熟悉。

在这场“赢在起跑线上”,“鸡娃”是为了让孩子宁愿有个不快乐的童年,也不想让他拥有不容易的成年,到“内卷”下谁才是赢家,再次让鸡娃的家长们都更焦虑了。

与鸡娃父母们不同的另一个极端,不少父母都想不明白,上世纪还是孩童的我们,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鸡娃,也没见过哪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鸡娃,如今自己升级为父母,怎么感觉世界都变了,自己不鸡娃反而变成了不称职的父母?

如果说是顺应时代需求也就罢了,可是再看看当今的世界,说起鸡娃,貌似也只有中国家长能担当,哪怕有人说美国人也鸡娃,可最出名的“虎妈”,骨子里也是中国人。

再看看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家,如今他们的佛系教养模式依旧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什么开放式教育,什么坚决不刷题,什么快乐教育,更注重孩子心理 健康 成长……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我始终不明白同样一个世界,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教育方式,而我们却选择了一种最苦的方式,直到前几天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才发现,大概这才是现在的我们“鸡娃”的终极原因,因为鸡娃是唯一一条可以通过自己把握,且有最大概率获取自己想要生活方式的方法。

有这样一组数据回归分析图表,横轴为收入差距,纵轴为放养型(permissive)父母比例,权威型(authoritative)父母比例。

通过两图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以瑞典、挪威、芬兰等比较典型的北欧国家 ,整个 社会 收入差距较小的环境下,父母都比较倾向于放养 ,而以中美两个国家为典型的国家,父母却以权威型居多。

首先讲讲那些放养型教养的父母,单从 社会 制度上来说,我们也都知道北欧国家 社会 福利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比如生个孩子不仅母亲有产假有生育津贴、 育儿 津贴,连父亲也会有相应的 育儿 福利。

另外从整个 社会 的收入水平来讲,总体收入差距非常小,穷得没本事的,靠着福利也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拼命有钱的,也就比拿福利混日子的人强一点点。

从整体性价比来说,你努力10分可能只比那些不努力的人强1分, 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不太会有父母选择用孩子最痛苦的方式,去争取那一点点的甜,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收入差距越小,父母对孩子越没有什么期待, 放养方式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符合 社会 给予父母的选择。

就像如果父母能保证你一生衣食无忧,你还会拼尽全力去学习以为了争取赚更多的钱吗,没必要!

再看权威型父母居多的中美国家,从这次的危机下也能看出,美国破碎了我们以为的天堂之国,一场病让我们知道,原来美国也有那么多看不起病,买不起保险的贫困阶层。

贫富差距越大,父母就越焦虑,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生在底层,往上爬是每个人的本能,如果鸡娃是能让阶层上升,那么又有哪个父母愿意放过这样的方式。

尽管贫富差距能激起人们的奋斗欲,但却不是我们鸡娃的唯一动力,我们之所以去鸡娃,是因为看到了教育回报和鸡娃的潜在关系。

2017年,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 社会 调查”,其中的受教育水平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鸡娃的动力。

在这组数据面前,学历不再是单纯的学历,给祖上光宗耀祖的荣誉,而是直接跟金闪闪的金钱挂钩的东西,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相对于在贫富差距小的国家,高收入跟低收入可能只是差几倍,但在贫富差距大的国家,这 差距却可能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样的物价支出,却有着数十倍的收入差距, 面对如此差异,也使得不同 社会 环境下的父母被迫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在2012年一篇论文中提到,1990年前的中国教育回报率并不高,1990年后才开始显著增加,而在1997年到2006这十年间, 多一年教育,就可能让收入相差达到20%, 于是当当年的孩子到如今正好升级成了父母,鸡娃,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对于如今鸡娃最让人诟病的地方,莫属于这类抱怨:为什么我们的孩童年代,没有人鸡娃?

其实这并非难以理解,我还依稀记得当初我爸我妈总会把“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挂在嘴上,别说鸡娃了,要不是义务教育,父母甚至恨不得不让我去上学,有空回家多做点事赚钱不香吗。

尽管父母并没有鸡我,但都说“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相对于繁重的体力活,我更喜爱的是上学读书写作业这些更轻松的一点的事,也因此每每我父母看到我在学习,都会骂我又偷懒。

另一方面,在80年代之前流行“大锅饭”,不管国企还是私人,不管经营状态好坏,工人做事是否努力,都力求平均,在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太大差异的情况下,努力提升自我自然就不是必须,读书学习对于当时来说,确实是无用论,也因此大部分家庭都选择散养,也不失为一种最经济实惠,性价比高的教育方式,毕竟没人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是从90年代开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越来越响,贫富差距的开始拉大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回报的比例正在大幅上升,书读的越多,脑子里越有东西,越能带来相应的价值。

于是随着 社会 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差异开始越来越巨大化,教育回报也就成了父母唯一能为孩子提前抓住的东西,于是鸡娃也就成了符合当下家长选择的一个选项。

记得之前有这样一段让80后笑哭的话::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找了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自己出生的时候,提倡只生一个好;自己能生娃的时候,鼓励多生孩子,上要照顾4个老人,下要照顾2个孩子,还要拼搏攒买房首付……

要我说,80后的人确实太悲催,但同样的,也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考,时代是发展的,你以为的铁饭碗,也许在哪一个时间点,就突然变成了连泥都不如的东西。

我上学的时候,所有长辈都叫我去学会计,他们说,无论 社会 如何发展,一个公司总该有一个记账的人,可如今谁能想到,最赚钱的行业会是学历不高的主播,甚至是一位卖女性化妆品的男性,而这些在我们长辈眼里,如今依旧无法理解,简直颠覆他们的价值观,是大逆不道,不成体统。

鸡娃是如今教育的一种潮流,你可以独善其身,但在被别人抛下的时候,也不该有怨言,鸡娃对父母来说,确实是一种焦虑,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符合 社会 经济发展趋势的。

其实写到这里,我并不想贩卖焦虑,虽然本身我也是鸡娃的一份子,但同时我也想明白了,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但将来的路,终究需要她自己去行走,尤其在今年的特殊危机下,让我意识到人生其实是世事无常的。

我们过好每一天,就是一份对生命最大的敬意,让孩子学会爱生活,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有自己的能力去获取自己的梦想,这才应该是我们鸡娃最大的动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