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郊区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配建廉租房878套、公租房500套,已安置居民近2000户。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生活需求。在灰河乡马洼村试行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大通敬老院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截至2014年,郊区精心组织实施28项民生工程,配套资金1383.5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347户渔民告别以船为家历史,实现陆上安居。推进2844套保障房建设和380户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完成造纸厂家属区、上富强村、长江七组等老旧棚户区和城中村搬迁改造工作。完成老民师、老兽医等“老字号”人员待遇发放。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182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69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建立农民工欠薪处置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为困难群众解难解困。完善“1+6”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均提高10%。澜溪、竹园2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运营。 郊区推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先后拆并8所学校,精简教师68人。
截至2012年,郊区完成5所学校6栋教学楼7000㎡校舍建设任务。加大接送学生社会车辆的监管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学校由20所调整为14所。实施学前两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罗家村幼儿园、显化幼儿园、金路幼儿园按期开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组织开展了跨市、区、片的交流研讨活动。 郊区建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