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成语(有出处、意思、用法)

快快快

第1个回答  2009-08-09
词 目 虚张声势
发 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 义 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词 目 望梅止渴 〖成语典故〗
发 音 wàng méi zhǐ kě
释 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所向披靡
发 音 suǒ xiàng pī mǐ
释 义 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赏心悦目
发 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释 义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词 目 心花怒放
发 音 xīn huā nù fàng
释 义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词 目 望洋兴叹 〖成语典故〗
发 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释 义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词 目 举手之劳
发 音 jǔ shǒu zhī láo
释 义 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借题发挥
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去做其它的事。
栩栩如生 〖成语典故〗
发 音 xǔ xǔ rú shēng
释 义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维妙维肖
发 音 wéi miào wéi xiào
释 义 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博大精深
发 音 bó dà jīng shēn
释 义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有目共睹
发 音 yǒu mù gòng dǔ
释 义 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后起之秀 〖成语典故〗
发 音 hòu qǐ zhī xiù
释 义 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目 天衣无缝 〖成语典故〗
发 音 tiān yī wú fèng
释 义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词 目 饮水思源
发 音 yǐn shuǐ sī yuán
释 义 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词 目 瞒天过海
发 音 mán tiān guò hǎi
释 义 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词 目 趁火打劫
发 音 chèn huǒ dǎ jié
释 义 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词 目 笑里藏刀
发 音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 义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顺手牵羊
发 音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释 义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词 目 声东击西
发 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释 义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词 目 光明磊落
发 音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 义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词 目 置之不理
发 音 zhì zhī bù lǐ
释 义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词 目 目不暇接
发 音 mù bù xiá jiē
释 义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目 挖空心思
发 音 wā kōng xīn sī
释 义 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词 目 疾风知劲草
发 音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释 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词 目 众志成城
发 音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释 义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目 雨后春笋
发 音 yǔ hòu chūn sǔn
释 义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词 目 唾手可得
发 音 tuò shǒu kě dé
释 义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词 目 相提并论
发 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释 义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词 目 叹为观止
发 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 义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词 目 赞叹不已

发 音 zàn tàn bù yǐ
释 义 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
词 目 举世闻名
发 音 jǔ shì wén míng
释 义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词 目 力挽狂澜
发 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释 义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词 目 举棋不定
发 音 jǔ qí bù dìng
释 义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词 目 真知灼见
发 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释 义 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词 目 雕虫小技
发 音 diāo chóng xiǎo jì
释 义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半途而废 〖成语典故〗
发 音 bàn tú ér fèi
释 义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词 目 地大物博
发 音 dì dà wù bó
释 义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词 目 马不停蹄
发 音 mǎ bù tíng tí
释 义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目 笑逐颜开
发 音 xiào zhú yán kāi
释 义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词 目 挺身而出
发 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释 义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词 目 强词夺理
发 音 qiǎng cí duó lǐ
释 义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词 目 显而易见
发 音 xiǎn ér yì jiàn
释 义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目 随机应变
发 音 suí jī yìng biàn
释 义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词 目 一目了然
发 音 yī mù liǎo rán
释 义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词 目 义无反顾
发 音 yì wú fǎn gù
释 义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词 目 通宵达旦
发 音 tōng xiāo dá dàn
释 义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词 目 诚心诚意
发 音 chéng xīn chéng yì
释 义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词 目 信口开河
发 音 xìn kǒu kāi hé
释 义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目 兢兢业业
发 音 jīng jīng yè yè
释 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词 目 患难与共
发 音 huàn nàn yǔ gòng
释 义 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目 患难之交
发 音 huàn nàn zhī jiāo
释 义 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词 目 轻而易举
发 音 qīng ér yì jǔ
释 义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词 目 秋高气爽
发 音 qiū gāo qì shuǎng
释 义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词 目 洗耳恭听
发 音 xǐ ěr gōng tīng
释 义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词 目 千载难逢 〖成语典故〗
发 音 qiān zǎi nán féng
释 义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词 目 勇往直前
发 音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 义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词 目 不出所料
发 音 bù chū suǒ liào
释 义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词 目 蒸蒸日上
发 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释 义 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词 目 迎刃而解
发 音 yíng rèn ér jiě
释 义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词 目 迎头痛击
发 音 yíng tóu tòng jī
释 义 迎头:迎面,当头;痛:狠狠地。迎上去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词 目 灵丹妙药
发 音 líng dān miào yào
释 义 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词 目 出人头地
发 音 chū rén tóu dì
释 义 指高人一等。
词 目 沾沾自喜
发 音 zhān zhān zì xǐ
释 义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词 目 枯木逢春
发 音 kū mù féng chūn
释 义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词 目 绝无仅有
发 音 jué wú jǐn yǒu
释 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词 目 无论如何
发 音 wú lùn rú hé
释 义 不管怎样。
词 目 各尽所能
发 音 gè jìn suǒ néng
释 义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词 目 大器晚成 〖成语典故〗
发 音 dà qì wǎn chéng
释 义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词 目 如释重负 〖成语典故〗 〖FLASH版〗
发 音 rú shì zhòng fù
释 义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词 目 心花怒放
发 音 xīn huā nù fàng
释 义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词 目 以逸待劳
发 音 yǐ yì dài láo
释 义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目 齐心协力
发 音 qí xīn xié lì
释 义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词 目 理所当然
发 音 lǐ suǒ dāng rán
释 义 按道理应当这样
词 目 人杰地灵 〖成语典故〗
发 音 rén jié dì líng
释 义 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目 水泄不通
发 音 shuǐ xiè bù tōng
释 义 泄: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词 目 水落石出 〖成语典故〗
发 音 shuǐ luò shí chū
释 义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词 目 调虎离山
发 音 diào hǔ lí shān
释 义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词 目 千锤百炼
发 音 qiān chuí bǎi liàn
释 义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词 目 大腹便便
发 音 dà fù pián pián
释 义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词 目 甘拜下风
发 音 gān bài xià fēng
释 义 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词 目 学以致用
发 音 xué yǐ zhì yòng
释 义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目 淋漓尽致
发 音 lín lí jìn zhì
释 义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词 目 锦上添花
发 音 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 义 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词 目 神采奕奕
发 音 shén cǎi yì yì
释 义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目 神机妙算
发 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释 义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词 目 神乎其神
发 音 shén hū qí shén
释 义 神:神妙;乎:语助词,表感叹。神秘奇妙到了极点。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词 目 英姿飒爽
发 音 yīng zī sà shuǎng
释 义 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飒爽:豪迈矫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词 目 精神焕发
发 音 jīng shén huàn fā
释 义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词 目 全力以赴
发 音 quán lì yǐ fù
释 义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目 供不应求
发 音 gōng bù yìng qiú
释 义 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词 目 以貌取人 〖成语典故〗
发 音 yǐ mào qǔ rén
释 义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回答者: 分类名人 leiman2007 - 榜眼 十三级 2008-6-21 10:04

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鼠牙雀角 猫鼠同眠 梧鼠枝穷 首鼠两端 投鼠忌器 社鼠城狐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城狐社鼠 孤雏腐鼠
牛鬼蛇神 牛溲马勃 牛山濯濯 牛骥同皂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土牛木马 老牛舐犊 搏牛之虻 童牛角马 泥牛入海 如牛负重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吴牛喘月 气冲牛斗 小试牛刀 蜗行牛步 鸡口牛后 目无全牛 庖丁解牛 气壮如牛
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尾春冰 虎头蛇尾 虎踞龙盘 虎落平阳 虎入羊群 虎穴龙潭 虎啸风生 虎啸猿啼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画虎类狗 纵虎归山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暴虎冯河 入虎归山 两虎相斗 风虎云龙 狐假虎威 羊质虎皮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蟠虎踞 虎头虎脑 鲸吞虎据 燕颔虎颈 生龙活虎 照猫画虎 降龙伏虎 藏龙卧虎 势成骑虎 鲁鱼帝虎 乳狗噬虎 如狼似虎
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兔丝燕麦 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 狡兔三窟 乌飞兔走

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龙蛇混杂 龙骧虎步 龙行虎步 龙骧虎视 龙争虎斗 龙吟虎啸 龙蛇飞动 龙翔凤舞 龙跃凤逸 龙蟠凤逸 龙肝豹胎 龙门机床 龙脑香精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藏龙卧虎 降龙伏虎 生龙活虎 屠龙之技 描龙镶凤 成龙配套 土龙 狗 一龙一猪
第2个回答  2009-08-09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兴高采烈: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千方百计: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焕然一新: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比喻非常有信心.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有独特的风格.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鹏路翱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扶危翼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无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业精于勤---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不勤而获---指不劳而获。
勤学好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寅吃卯粮: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

半夜三更: 三更,即半夜,指午夜

钟鸣漏尽: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

金榜题名:科举时代殿试取得名次,高中红榜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

名落孙山:婉言应考落榜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差别很大,极为不同

户枢不蠹: 门轴不受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蓬荜生光: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
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元曲选外编·剪发待宾》
亦作“蓬屋生辉”、“蓬筚生辉”、“蓬筚增辉”、“蓬闾生辉”

偷梁换柱: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峨冠博带: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

袍笏登场: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

集腋成裘: 集积许多狐狸的腋毛而成为裘衣。比喻集众资以成一事
他这会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机会,捐个知县班,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里,填了部照出来。——《官场现形记》

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席不暇暖: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咫尺天涯:相距很近,却像远在天边,形容相见之难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半身不摄: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之交】 好友;至交。谓亲密如一人。

【一人有庆】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 ·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 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一之已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为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谓甚】 谓一次已经过分。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见“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 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元复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 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五一十】 ①以五为单位往下计数。②形容叙述得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一支半节】 谓一小部分。

【一不扭众】 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切万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切众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复”。

【一日千丈】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一日千里】 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 迅速。

【一日之长】 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之长】 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一日之雅】 犹言一面之交。

【一日万里】 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一日万几】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日万机】 见“一日万几”。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 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脚】 见“一手一足”。

【一手包办】 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一手遮天】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片冰心】 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 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 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一仍旧贯】 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

【一文不值】 见“一钱不值”。

【一文如命】 见“一钱如命”。

【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一心一计】 同“一心一意”。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条心。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无二】 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 理论贯通始终。

【一以当十】 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世之雄】 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世龙门】 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本万利】 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 从生到死;一辈子。

【一生一代】 同“一生一世”。

【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矢双穿】 犹一箭双雕。

【一丘一壑】 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 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 邱”。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 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样】 完全一样。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 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至於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 同“一至於此”。

【一吐为快】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第3个回答  2009-08-09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兴高采烈: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千方百计: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焕然一新: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比喻非常有信心.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有独特的风格.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鹏路翱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扶危翼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无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业精于勤---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不勤而获---指不劳而获。
勤学好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寅吃卯粮: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

半夜三更: 三更,即半夜,指午夜

钟鸣漏尽: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

金榜题名:科举时代殿试取得名次,高中红榜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

名落孙山:婉言应考落榜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差别很大,极为不同

户枢不蠹: 门轴不受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蓬荜生光: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
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元曲选外编·剪发待宾》
亦作“蓬屋生辉”、“蓬筚生辉”、“蓬筚增辉”、“蓬闾生辉”

偷梁换柱: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峨冠博带: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

袍笏登场: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

集腋成裘: 集积许多狐狸的腋毛而成为裘衣。比喻集众资以成一事
他这会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机会,捐个知县班,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里,填了部照出来。——《官场现形记》

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席不暇暖: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咫尺天涯:相距很近,却像远在天边,形容相见之难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半身不摄: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之交】 好友;至交。谓亲密如一人。

【一人有庆】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 ·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 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一之已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为甚】 见“一之谓甚”。

【一之谓甚】 谓一次已经过分。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见“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 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元复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 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五一十】 ①以五为单位往下计数。②形容叙述得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一支半节】 谓一小部分。

【一不扭众】 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切万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切众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复”。

【一日千丈】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一日千里】 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 迅速。

【一日之长】 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之长】 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一日之雅】 犹言一面之交。

【一日万里】 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一日万几】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日万机】 见“一日万几”。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 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脚】 见“一手一足”。

【一手包办】 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一手遮天】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片冰心】 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 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 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一仍旧贯】 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

【一文不值】 见“一钱不值”。

【一文如命】 见“一钱如命”。

【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一心一计】 同“一心一意”。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条心。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无二】 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 理论贯通始终。

【一以当十】 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世之雄】 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世龙门】 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本万利】 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 从生到死;一辈子。

【一生一代】 同“一生一世”。

【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矢双穿】 犹一箭双雕。

【一丘一壑】 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 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 邱”。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 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样】 完全一样。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 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至於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 同“一至於此”。

【一吐为快】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