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都江堰》|拜水问道都江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转自/鸣凤乔

1

余秋雨的《都江堰》是《文化苦旅》的第四篇。看完第一遍,根本没读出什么。前三篇都写了读后感,这一篇卡住了有点心不甘,于是死磕。

又读了两遍,读出了味道,也读出了气势。内心无比激动,有一种强烈的被震撼的感觉,仿佛“岷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盛状就在眼前。

古有李冰建造都江堰,造福百姓,名传千古。

今有余秋雨书写都江堰,追本溯源,借古鉴今。

一个冷冰冰、湿淋淋的水利工程,被余先生写得有血有肉。那诗一般的语言,读来不乏是一种享受。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的提供庇护和濡养。                 

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

说得近一点,有了他,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全文分四个部分,有点像诗歌写作中的起承转合。

2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总“起”,写法很妙,用对比的方式引出都江堰。

都江堰是老的,它到底有多老,没有直接说。万里长城老不老,它比长城还要老。

虽然它已经很老了,但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

它就像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墙上的画像,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而是依然挑水做饭,为后代发挥余热。

它更像一匹千年前的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是始终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这并不是传说,都江堰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读到这里,仿佛一下子就走进了文字里,迫切地想了解都江堰的点点滴滴。

3

承接第一部分,接下来写的是都江堰的水。

都江堰是一项水利工程,当然与水有关。这一段作者采用了欲擒故纵的写法。

在没去都江堰之前,感觉没什么好看的,因为他的本来目的是去青城山的。青城山在都江堰旁边,是都江堰的邻居。

但是在游览的过程中,作者远远地就被都江堰强大的磁场吸引住了。

那是盛大的水的磁场,空气中汇集着浓浓的水气,脸上也感觉到了湿润。无需指引,本能地就朝着目的地走去,好像被什么东西吸引着,就过去了。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汇,聚汇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余秋雨把都江堰的水写活了。自然的水有着不羁的性格,都江堰的水却是狂野中有着秩序。这秩序就是人的力量,把水与人的互动写得栩栩如生,自然而然就引出了都江堰的设计与建造者李冰。

4

第三部分写李冰和都江堰的结缘。

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功利心太重往往很难成功,所谓“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也。

李冰被分到蜀地做郡守,来到蜀地,他发现这里的首要的任务,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灌溉。

他并没有学习过水利,但是他能吃苦,肯钻研,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

大智若愚,大拙若巧用在李冰身上恰如其分。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登上了水利学思维的巅峰。

只要心系百姓,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他并没有留下什么生平故事,只留下这硬邦邦的一座水坝。

但是他治水的精魂却一代代流传下来,汉代水官做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有一座就是李冰的模样。

以后各朝各代祭李冰为水利师祖,奉为神明。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李冰的儿子就会代代繁衍。石人李冰,手握长锸,站在滔滔江边,这一站就是几千年。

5

第四部分,就到了升华主题的阶段。浮桥下的水,一边是凌厉锐进,一边是协调爽利。

这就是都江堰协调自然力的结果,旁边的青城山对这一切做了最好的回答。

青城山是道教圣地,在而水正是道教教义的象征。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迭,无比强大;

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

看似自处低下,就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只有懂了水,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这便是道。

有点深奥,不过没关系,在自然面前,努力做到顺应,听从,无我,无私,总会领悟的。

正所谓“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把拜水和问道当做一件事来做,就是领悟的捷径。

()

推荐阅读:

余秋雨《牌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冰封的牌坊

余秋雨《寺庙》|晨钟惊飞鸟

余秋雨《山河》|只有走在路上,才能真正感受活过一回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